文/

到敌人后方去

河南省卫辉市庞寨镇柳卫村,因柳毅传说而得名。1918年,刘知侠诞生于此。一个姓冯的私塾先生问卦后,为他起名刘兆麟。

道清铁路(滑县道口镇----博爱县清化镇)从村子旁边经过。去铁道线上捡煤核,在铁道附近的荒堤上放猪,身手敏捷地扒火车,时常跟着父亲在铁路道班房,听工友闲聊发生在铁路上的传奇故事,在幼年刘知侠的心中,“铁道情结”由此产生。

十一岁那年,寒门之子刘知侠才有机会进入一所半工半读的学校,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省立第十二中学(今卫辉一中)。有了文化的刘知侠蠢蠢欲动,总想去做些什么。

1937年夏天,报纸上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招生的消息,让他兴奋不已。相约三个同学,从河南信阳乘车到西安,转赴陕北延安,义无反顾地汇入革命洪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延安后,看到日益高涨的革命热潮,他就把名字改成了痴侠,痴心革命,侠肝义胆。“侠哥”,战友们一直这样亲切地称呼他。

“现在敌后方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游击战争,需要军政干部……”,抗大领导的话,刘知侠了然于心。

学习军事和政治课程时,他总是预想着实际运用的那一天,他那些密密麻麻的课程笔记,不会是纸上谈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时期的刘知侠

那年冬天,毛主席发出“到敌人后方去”的号召。其他几个大队和刘知侠所在的洛川六大队,组成抗大一分校,东迁到晋东南的太行山敌后区去办学。

行军一千多里,路上问题频出。刘知侠凭着机智和勇敢,脱颖而出。由于表现出色,在行军途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离敌人近了,刘知侠反倒毫无惧意,早年间在道班房听来的那些传奇,他幻想着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爱写日记和文学札记的刘知侠,被选为抗大的墙报委员。小小的一方阵地,给了他抒写思想的空间,他发现文字也是很有力的战斗武器。

校部出版油印的《抗大文艺》,他在上面发表了散文处女作《晚风里的一群》。

1939年5月,刘知侠从抗大毕业,因为成绩优秀,留校从事军事教学,同时也继续学习军事专业。

日本侵略者将战火烧遍中华,沂蒙山区更是战火熊熊。这年年底,抗大一分校再次接到“到敌人后方去”的命令,继续东迁。

行军是抗大的必修课,有时一夜步行一百六十多里路,练就了刘知侠的飞毛腿和钢铁意志。

每到一地,查看地图,研究避敌方案,机敏缜密的军人作风逐渐养成。

绕过敌人封锁线,行军一千多里,抗大一分校终于抵达沂蒙山区。

他手中的笔,成为武器。《山东文化》油印版的小报上,他的一篇报道,鼓舞人心。

编辑将他的名字改成“知侠”,他去问究竟,编辑说:“我把你那个病字旁去了,你既不傻又没病。”从此,他成了知侠。

1940年春节过后,经常在《山东文化》、《抗大文艺》上发表作品、写墙报、画伟人像、还会写美术字的刘知侠,被分配到抗大文工团工作,后又任《山东文化》杂志副主编。

从此,他一手握笔,一手拿枪;一边打仗,一边创作。

四次经历,十年创作,《铁道游击队》问世

在你心目中,印象比较深刻的红色经典是什么?我被人问起的时候,总会想到《铁道游击队》,而且眼前总会浮现鲁南地区那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为抗战出生入死的画面:他们“扒飞车”“搞机枪”“撞火车”“炸桥梁”……每场战斗都打得出神入化,打得敌人闻风丧胆。

而把这一切记录下来的,是刘知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3年夏,为了鼓舞战士们持久抗战,山东军区在莒南召开全省战斗英雄、战斗模范大会。铁道游击队短枪队中队长、甲级战斗英雄徐广田,讲述了作战中的一些事迹。

参加大会的刘知侠被深深打动,埋藏在他内心深处的铁道情结再一次破土而出。会后,他对徐广田进行了专访,游击队员们的形象,在他心目中愈加丰满立体。

刘知侠得知时任游击队政委的杜季伟正在附近的省党校学习,先后多次对他进行采访。

游击队员们英勇无畏抗战在铁道线上的故事,澎湃在心中,不吐不快。他创作了小说《铁道队》,在《山东文化》上连载。其间,人们津津乐道的,全都是铁道队的机智神勇。

不久,铁道游击队新任大队长刘金山(当时大队长洪振海已经牺牲)和政委张洪义的信,飞到刘知侠手中。

他们告诉他:因为战事比较紧张,只能派徐广田一人作代表参加英模会,其实战斗英雄在游击队里不乏其人。希望刘知侠深入游击队,共生活多体验,会写得更好。刘知侠深以为然。

1944年,刘知侠第一次到铁道游击队大队深入生活。当时临城、枣庄一带还有敌人,刘知侠绕道南边过津浦铁路,到达微山湖。

为了更真切地感受队员们作战的场面和战斗的豪情,他跟随队员们活动在微山湖畔和铁路线上,经常与敌人短兵相接,他亲眼目睹了队员们机智勇敢地和敌人周旋与作战。

而他,在战斗中,也将一个革命战士的素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首先是一个战士,然后才是一个作家”。

带着在微山湖中微山岛上记录下来的两大本队员们的事迹材料,他凯旋归来。

1945年,为了补充《铁道游击队》材料,刘知侠再次前往枣庄。正好遇到我军与汉奸王继美两千多伪军夜战,他即刻投入战斗。

弹雨如织,他全然不觉。当我军攻入中兴公司时,他随着一个通信员,机智地突破敌人封锁口,在火线后面二十米处,协助主攻营的教导员进行前后方的联络,并组织好在火线上和连队失去联络的散兵;制服误跑入我军阵地的少数敌人,缴械后关押起来;扑灭被敌人炮火击中的身边的民房,避免因火势燃烧而暴露我军阵地。

在战士们眼中,这个作家,是经受得住血与火洗礼的。他在枪林弹雨中获得的创作材料,弥足珍贵。

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枣庄地区的日军,继续作垂死挣扎。

铁道游击队将日军困在沙沟车站西面、微山湖东面的一块低洼地上,整整三天三夜。这支一千多人叫嚣着不向非正规军的铁道游击队投降的日军,打出了白旗。

日军向一支非正规部队缴械投降,在中国抗战史上,这是唯一的一次。

1945年日本投降后游击队的第一次新年会餐上,刘知侠受邀参加。

游击队员们把一桌最丰盛的酒菜,摆在已牺牲战友的牌位前边。没有了平时聚餐时猜拳行令的豪爽氛围,只有饱含泪水的双眼,凝视着战友的牌位。默默地喝酒,沉痛地怀念。

为了悼念逝者,也为了记住这场战争,他们提了两个建议:在革命胜利后在微山湖立个纪念碑;希望刘知侠把游击队的战斗事迹写成一本书留存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山湖铁道游击队纪念碑

刘知侠欣然领命。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熟悉了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所创造的英雄斗争事迹,也有责任把它写出来,献给人民。”

这样的创作动机,激励着刘知侠要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在那次会餐的晚会上,刘知侠被命名为铁道游击队名誉队员。

1946年,他继续到铁道游击队活动的区域走访。枣庄和微山湖畔,留下他的足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山湖

与昔日的铁道游击队英雄,同吃同住同战斗。还到老乡中,了解老乡们是怎样支持游击队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怎样与游击队一起并肩作战。

历经半年之久,铁道游击队的每一个队员,每一个故事,都在他的采访本中珍藏着,等着他创作出不朽的经典。

整理、构思、拟好提纲,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便开始动笔。

恰在这时,解放战争进军号吹响。国民党反动派集结了几十万兵力,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

刘知侠接到命令,以华东野战军政治部机关报《华东前线报》特派记者身份,参加淮海战役。铁道游击队也被编入主力部队,奔赴前线。

从1948年10月30日到1949年1月11日,他在战争的烽火中采访、写稿、发稿,有时还投入到紧张激烈的战斗中。

他的封笔之作20万字的《战地日记---淮海战役见闻录》,便是根据淮海战役时的日记整理而成,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战斗间隙,他时常想起铁道游击队。那些与铁道游击队有关的人物和故事,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解放后,刘知侠被安排在济南担任山东文联领导工作,由于工作繁忙,他的《铁道游击队》一直搁浅。

直到1952年,组织上安排文联的相关作者必须完成一个创作任务,并给了相应的创作假期,他的《铁道游击队》又重回案头。

因为有一段空挡期,刘知侠决定重温当年铁道游击队以及整个抗日时期的斗争情形。

他再一次来到鲁南,找到了小说中人物李正和王强的原型,一同寻访铁道游击队的旧址,寻访当年铁道游击队的主要战场。

那些远去的硝烟,仿佛近在眼前,游击队员们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为他的笔尖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知侠在创作

从鲁南回去后,他马不停蹄地进行创作。一年后,他的小说《铁道游击队》的底稿,便摆在了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的书桌上。

“这是一堆素材,故事不完整。”

当主编王元化问及时,编辑这样回答。

王元化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赞道:

“太好了!这部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

1954年,《铁道游击队》出版。一石激浪,引起强烈反响。捧读着这本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员们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令人肃然起敬。

《铁道游击队》各种版本共出版了300余万册,并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发行。2019年,被列入“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书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电影版《铁道游击队》海报

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舞台剧,铁道游击队的形象,家喻户晓。

铁道游击队第二任队长刘金山之子刘宁,追忆多年以后刘知侠和自己的父亲重逢时的情景时说:

“两位老人谈起铁道游击队,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泪流满面。父亲说,刘知侠了解游击队的每一个队员,也了解铁道游击队的每一个故事,是刘知侠让全国人民了解了铁道游击队,英雄们可以含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金山和刘知侠

四次体验,十年磨一剑,作为铁道游击队名誉队员,刘知侠不负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