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影院的时候,午夜的天空正飘着初冬的雨。此刻,脑子里闪现着电影《风流一代》结尾处:巧巧把斌哥一个人撇在路边,加入到了晨跑的队伍中。
在微信上预购影票时,我发现座位竟然全是空的。心想,偌大一个县城,会是我一个人的包场吗?
我很满意这个小县城,毕竟还有两家影院可供选择。看不看电影,看什么样的电影,是人们自己的选择。可惜,人们都在自己支离破碎的生活中忙碌着,以至于少有时间关照一下自己。
而在我看完这部《风流一代》,才真正认识到,贾樟柯不是来凑热闹的,他不是一个迎合大众的导演,他在走着自己的路。他的电影,就是给少数人看的,即便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永远不要低估了现实的残酷,这一点,他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但他早就看淡了世俗的一切,不然,怎会用22年的时间来拍一部电影?人生有几个22年?他坚持做心中属于自己的电影,这才是本质。
影片的故事起于山西大同,剧终的落脚还是山西大同。从这里出发,最终回到故事的原点。虽然贾樟柯是山西人,但这大概没有什么关系,三晋之地这么大,他完全可以选择别处。
20多岁的巧巧,和同样年轻的斌哥,都没有正当职业,他们的故事,从2000年大同的一处旧影院开始。短暂的感情之后,斌哥去了重庆奉节,巧巧也随后千里迢迢南下寻找斌哥。一个是闯荡天下的梦想,一个是对一段感情的憧憬。斌哥不愿与巧巧相见,大概是自己还没有活出个人模狗样吧。最后两人见面时,却以分手的形式,让这段感情在电影中告一段落。当两人再次相见,是在大同的一个超市里,此时已到了2022年。
两个人都老了,斌哥得了半身不遂,巧巧在超市做收银员,无意抬头间,彼此都还认得,只是相视无言。生活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全凭你怎样看它。
许多人大概都会有过与贾樟柯一样的梦想,努力追求不同,渴望与众不同。但在时间的这条线上,我们是一样的:一样的欢笑,一样的拼搏,又一样的衰老,一样的无奈,一样的流泪与叹息。我们脚下的路,大体是相同的,从出生开始,我们就走向一个大致相同的终点。
贾樟柯所表达的特立独行,最终还是回到大同的原点。像风一样,无论东南西北怎样地刮,终是流向了贾樟柯告诉我们的那个大致相同的方向。大同只是个地名,贾樟柯借助这个地名,表达了一个天下人普遍认同的问题,那就是人生难以逆转的宿命。
大同的世界,应该是一个理想化的所在。这大概也是贾樟柯的浪漫情怀吧,和电影留给我们的思考一样。
不只“风流”这个词,还有“一代”。事实也是如此,人生值得风流的,也就是二三十年的一代好时光,如果不珍惜,就会像风一样,流逝得无影无踪。电影中的女主角,22年前演巧巧时那么青春靓丽,22年后还是她演巧巧,人明显老了许多,或者发福了许多,让人察觉到,时光在一个人身上流走的痕迹。
作为电影中的巧巧,一个女一号,竟然在不说一句话的情况下,把导演心中的电影语言,表达得如此透彻而清晰,这就是贾樟柯吧。他心里很清楚,如此简单的情节,如此明了的故事,语言会显得苍白无力。无言的表演里,尽是人们对生活无需多言的阐释。
反映普通人一代风流的电影里,巧巧和斌哥,是你,也是我。
情节的悲凉之处,是巧巧与斌哥在奉节见面,而见面即为分手。一个男人,去外面闯荡,替别人背了锅顶了雷,梦想,终被现实刺破。同样,一个女人,千里万里地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却终是心灰意冷,炽热的火焰被现实的雨水淹灭。
折腾了一大圈儿,还是回到了原点。人从年轻到衰老的过程,不过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那么一代人,20多年,没有多少更好可供折腾的日子。所谓大好的青春年华,不过是转瞬即逝。人如鱼,在河流中,鱼无法改变河流的方向。我们,也别无选择地漂泊在风中,你怎么可能改变风的流向。
贾樟柯给这部电影最终确定了《风流一代》的名字。我们可以褒义地理解“风流”,更广义理解“一代”,这会让我们的生命有了存在的意义。就像电影的最后,巧巧加入到了晨跑的队伍里,目光坚定而从容,尽管晨光尚未到来。也正如电影开场的镜头,男人,握一把活口扳手,面前是一堆燃烧的火焰。画外音,一个男人沧桑的呐喊:“野火,野火,野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老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