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正在孕育生物制造的新花。
日前,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勤到哈尔滨调研生物经济发展情况,强调大力发展生物经济,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许勤在调研中强调,黑龙江科教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发展生物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必须坚定不移超前布局、培育壮大,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他指出,要协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在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生物能源等领域,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生物产业集群,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高地。
省委书记的重要指示成为黑龙江省级层面推进生物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动向。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快生物经济发展,强化了政府层面的宏观战略规划。
2022年3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并配套制定了《黑龙江省支持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多个方面推动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生物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制造被纳入黑龙江重点产业布局之中,成为该省重点打造的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黑龙江发展生物制造,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一方面,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黑龙江的农业生物质资源丰富,存量居全国第一。
数据显示,黑龙江年产农作物秸秆约9000万吨,占全国十分之一左右,折算标准煤超3000万吨。
近年来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黑龙江合理规划、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培育有潜力的新型生物质资源。
据统计,黑龙江全省已建成秸秆固化成型加工站1580处,成型燃料年生产能力达到900万吨,建设规模和加工能力居全国首位,安装户用生物质炉具16.2万台,使用秸秆等生物质能源清洁取暖的农户达到26.3万户。
另一方面,黑龙江也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产业门类齐全,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
目前,黑龙江省能生产40个大类、162个中类、364个小类的上千种工业产品,拥有中国一重、哈电集团等一大批“大国重器”企业。
在生物制造领域,黑龙江是全国最大生物发酵氨基酸和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基地,现有氨基酸生产能力131万吨,燃料乙醇生产能力185万吨。
此外,黑龙江还汇集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生物技术领域前沿科研机构。
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内涉及生物领域的高校院所达50家,两院院士10人,国家级创新基地25家,拥有一批生物技术领域顶尖科学家和领军人物。
其中,哈兽研拥有全国唯一的大动物生物安全P4级实验室,在医药卫生、兽用疫苗、微生物菌种、基因繁育等领域生物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
最后,黑龙江还拥有成熟的对外开放条件,作为国家重要的向北开放窗口和东北亚合作中心枢纽,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对俄生物产业合作具有独特区位开放优势。
例如,黑龙江积极依托黑瞎子岛中俄国际合作示范区开展国际生物经济高质量合作,建设中俄生物产业联盟、国际生物领域科研平台、总部注册基地,引进国际生物产业前沿技术、科研团队和知名企业。
在《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一张关于生物制造的创新产业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依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域特色,黑龙江正着力构建“一极、两区、一带”产业新格局,形成全省生物经济协同发展新局面。
其中,生物制造就落在了“两区”之一的松嫩平原,以齐齐哈尔、大庆、绥化为重点。
而这三座城市,分别有不同的定位:
推动齐齐哈尔市生物医药、生物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打造原料药和氨基酸集中生产基地
支持大庆市延伸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链,打造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基地,实现生物基与化学基材料创新融合发展
推动绥化市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和生物发酵三大主导产业延长链条、壮大规模,建设秸秆生物质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和生物发酵产业基地
此外,《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全力打造千亿级国际领先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具体来看,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可以分为国家生物发酵产业、生物基材料产业、现代合成生物产业三大部分。
怎么发展这三大产业集群,从用词就可见一斑。
对于国家生物发酵产业,用的是“建设”,表明这一产业在当地已有一定基础,以扩量升级为重点发展方向,包括:
推动阜丰生物产业园、新和成生物发酵产业园、肇东星湖生物发酵产业园等项目创新扩量升级,加快提升肌苷、鸟苷、腺苷、赖氨酸、谷氨酸、苏氨酸、衣康酸等玉米发酵产业先进产能。
引进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重点企业,推动总部经济落地,合力建设氨基酸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开发异亮氨酸、缬氨酸、半胱氨酸、牛磺酸、乳酸及叶酸等高端发酵产品,促进氨基酸产业扩量升级。
依托省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院所和国投、中粮、龙江阜丰等重点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校联合建立生物发酵产业研究院、玉米发酵产业中心,建立生物制造核心菌种和关键酶创制体系。
依托飞鹤乳业、哈尔滨秋田虹生物科技公司、东北农业大学、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等重点企业、高校和院所,推动发酵乳产业和后生元(灭活益生菌)产业加快发展。
对于生物基材料产业,用的是“培育”,表明这一产业在当地刚刚起步,以延链壮链做大规模为重点发展方向,包括:
加快开发生物基纤维、膜和多孔等功能性材料,推动伊品新材料公司生物基戊二胺及尼龙56、大庆圣泉生物质精炼一体化、京粮L-乳酸等项目加快建设,实现生物基聚酯、聚氨酯、尼龙、多糖、化工醇、烷烃、有机胺等生物基新材料规模化生产
围绕生物材料应用,支持北大荒农垦集团构建全国首个“废弃物综合利用—聚乳酸生物基新材料—可降解材料应用”的零碳全产业链,打造千亿级生物基新材料合成生物产业基地。
积极引入重点企业,打造日用、农膜、包装、纺织等可降解材料产业链和美妆、医药、食品等亲和性优异生物基材料产业链,推动形成集聚效应,促进生产成本降低和产品绿色化。
对于现代合成生物产业,用的是“创建”,表明这一产业还处于“从无到有”的阶段,以探索技术产业化为重点发展方向,包括:
支持绥化市、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省科学院、象屿集团创新合作模式,创建政研企协同的北方合成生物产业研究院,加快推动成果产业化,开发合成淀粉、油脂、功能蛋白、合成肉、未来食品等产品。
支持骨干发酵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领域重点科研院所,及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省微生物所等合作,重点布局建设有机酸、氨基酸、酶制剂、双蛋白工程等合成生物领域产业化项目,利用生物反应器替代传统种养殖方式,开发“人造肉”、“人造奶”、调味剂等新产品
生物制造是以合成生物学为底层支撑技术,广泛深度融合医药、健康、农业、林业、能源、环保、材料等下游领域的新兴产业。
区别于传统生产手段,生物制造有望从根本上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模式转型。
近期,从安徽到河北,从上海到深圳,各地密集出台生物制造发展方案,勾画“生物蓝图”,积极打造这一新增长引擎。
面对这一新的发展机遇,黑龙江具备雄厚的发展基础和极大的发展优势,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持续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快速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黑龙江积极把握生物科技进步和生物产业变革浪潮,将成为助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引擎。
—The End—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