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黄埔一期的高材生,北伐军中的一员悍将;他受命整编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并任第一任军长;1988年,经中央军委确定,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

可惜的是,他没有倒在冲锋前进的路上,却死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下。

北伐路上的悍将

许继慎,字谨生,原名许绍周,1901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一个农民家庭。许继慎自幼聪明好学,4岁就能背诵诗词,8岁破蒙入塾时,他已能熟练背诵《千家诗》、《唐诗三百首》中的大部分古诗。

1921年4月,就读于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许继慎,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选为安徽省学生总会常委兼联络部长,成为安徽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后因被安徽的反动军阀政府通缉,他逃往上海,考入上海大学,继续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

1924年春,在薛子祥、岳相如(均为国民党上海大学党部负责人)的推荐下,许继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许继慎加入中国共产党,与陈赓一道,担任中共黄埔军校支部委员会候补干事。同年11月,许继慎毕业留校,被分配在新编教导第二团任排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5年2月和10月,许继慎在广东国民革命政府的两次东征中,率部奋力作战,为击溃陈炯明等军阀的主力部队,扭转战局,立下了战功。在淡水战役中,他因功升任连党代表。在棉湖战役中,因作战勇敢任连长。同年10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第7团少校干事、团代理党代表。

北伐开始后,许继慎在叶挺独立团任第2营营长,参加了汀泗桥、贺胜桥等著名战役。1926年8月底,在贺胜桥战役中许继慎身负重伤但仍坚持指挥战斗。同年冬,伤愈归队,任第25师第73团参谋长。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驻扎在宜昌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四独立师反动师长夏斗寅发动叛乱,进攻武汉。武汉卫戍司令叶挺命令许继慎率第七十二团抢先占领离武汉20公里的纸坊,阻敌前进,并掩护后续部队开进。

当许继慎奉命率部抵达纸坊时,与敌军遭遇。许继慎当即指挥部队向敌发起猛烈进攻,在战斗中,许继慎胸腹中弹,肠子流出体外,但他仍坚持指挥战斗。战斗胜利后,许继慎由于伤势严重,被护送至上海治疗。

工农红军第一军军长

也正是因为在上海的治病,许继慎错过了南昌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局势相当微妙。病好后的许继慎蛰居在上海,过上了“韬晦”的生活。

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他无声无息。表面上看,许继慎在上海如闲云野鹤般地隐居,偶尔访朋问友,与留在上海的安徽籍社会名流来往密切。由于许继慎特殊的背景和经历,使得他成为各党各派竞相拉拢的对象。

实际上,作为职业军人,许继慎无时不刻在渴望重新披挂上阵。1930年春节刚过,周恩来就把许继慎找去,告诉他说:“中央军委决定任命你为红一军军长,前往鄂豫皖边区指挥作战。”

许继慎忍痛告别了25岁的妻子谭冠玉和一周零三个月的儿子踏上了前往根据地的路。但是没有人想到,这一去却是永诀,直到61年后,彼时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才见到了自己的父亲——矗立在皖西烈士陵园中的一尊青铜塑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4月,许继慎到达鄂豫皖边区,他将原来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后存留下来的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的三个师编为合编为红一军。军长许继慎、政治委员曹大骏、副军长徐向前、政治部主任熊受喧。

红一军下辖三个师、一个预备队、一个独立旅,共2100余人。第一师师长徐向前(兼)、政治委员李荣桂;第二师师长漆德伟、政治委员王培吾;第三师师长周维炯、政治委员姜镜堂;总预备队指挥王树声、政治委员曹学楷,独立旅旅长廖业祺。

工农红军第一军的成立,实现了鄂豫皖红军的统一指挥。

驰骋鄂豫皖

1930年5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原驻在豫皖边的国民党部队均被蒋介石调往参战,留守部队是由四川调来的郭汝栋第二十军,装备低劣,战斗力不强。许继慎抓住这一大好时机,指挥红一军大举出击,积极向外发展,纵横驰骋于淮河上游、皖西、京汉铁路南段等地,接连攻下麻埠、霍山等县城,歼敌千余人。在霍山县东北下浮桥一带,红一军迎头痛击来犯的潘善斋新编独立第五旅,毙俘敌副旅长以下700多人。

红一军屡战屡胜,捷报频传,军威由此大振。从6月至8月短短3个月间,许继慎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指挥红一军攻克数城,歼敌7000余人。红一军也由初建时的2100多人,发展到5000多人,武器装备得到极大改善,战斗力大为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1月上旬,红一军奉命返回福田河,与红十五军在商南长竹园会师。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命令,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全军共1.25万余人,下辖红十、红十一2个师,旷继勋任军长,蔡申熙任第十师师长,许继慎任第十一师师长、红四军前委委员。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在井冈山上,朱毛红军后来改编的红军番号也为第四军。

1931年3月4日,国民党第三十四师师长岳维峻率部自孝感出发,8日抵达双桥镇,孤军深入,贪功冒进。许继慎的红十一师和蔡申熙的红十师,抓住战机,协同作战,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对进驻双桥镇的岳维峻师实施突然奔袭,四面猛攻。许继慎亲率红十一师主力首先楔入双桥镇,直捣敌人指挥中枢,敌顿时阵脚大乱。岳维峻率部突围向南逃窜,被红十师截击于澴水西岸,全部被歼,师长岳维峻以下官兵5000余人被俘。

蒋介石的离间计

张国焘来到鄂豫皖苏区后,召开中共鄂豫皖特委会议,宣布改组领导机构,撤销中共鄂豫皖特委,成立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自任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会主席,曾中生任红四军政治委员,许继慎调任红十二师师长兼新设的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皖西分会主席。

当时王明上台后,全力推行“左倾”主义,对于张国焘提出的远离苏区,冒险进攻的错误军事方针,许继慎等人坚决反对,没想到的是,这却召来了张国焘的不满和报复,由此开始了骇人听闻的苏区大“肃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向前元帅后来在回忆录中记载道:

有天,部队走到商城以西的余家集,我正站在路边的山坡上看着队伍行进,陈昌浩也在。队伍里抬着两副担架,上面蒙着白布,我就问他:“谁负伤了,抬的什么人?”

他看了我一眼说:“没有谁负伤,那是许继慎、周维炯,反革命,逮捕了!”我大吃一惊。许继慎、周维炯都是师长,也成了反革命啦?!我说:“怎么搞的,把师长抓起来,也不和我说一声!”他知道我不满意,但没再说什么。按照那时的规矩,“肃反”是单线领导,决定权在政治委员。捕人他有这个权利,相反,你要过问,便是越职擅权,不允许的。搬的是苏联的那一套,有什么办法呀!

其实,对于许继慎“反革命”的诬陷来自国民党的阴谋。

徐向前元帅在回忆录中记载:

有天,蒋介石的特务头子曾扩情,派了个姓钟的特务来给十二师师长许继慎下书,搞反间计。这封信是以蒋介石的名义写的,诡称:“匍匐归来之子,父母唯有垂泣加怜”。表示欢迎许带部队去投蒋,定将受到优厚待遇,云云。

许继慎立即将特务逮捕,连人带信一起送交军部处理。曾中生和我审讯了特务,转送分局处理。我们还给分局写了封信,说明根据许继慎同志的一贯表现,他不会有什么问题。敌人下书是搞的阴谋,企图离间和破坏我们。

这个几乎所有人都能看明白的“离间计”张国焘能看不明白吗?当然明白,只是装糊涂而已。

他正发愁加害许继慎而无把柄,现在天赐良机,有了这份足够置许继慎于死地的文字材料,岂能不高兴?

秘密被害

张国焘当即召集中央分局和军委举行紧急联席会议,他首先讲话:

“同志们,目前我们的局势非常危急……昨天夜里保卫总局审讯了两个特务,他们供出曾扩情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写信给许继慎,要他们在9月15日在武穴叛乱。这些以许继慎为首的改组派反动分子,叛变企图蓄谋已久,难怪他们在鸡鸣河会议上恶毒咒骂和攻击分局和军委阻止他们带兵南下。确凿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许继慎、周维炯、肖方等人早就是隐藏在党内军内的改组派、第三党,早就暗中投靠了蒋介石,他们的目的是里应外合颠覆苏区和红军。肃清改组派、第三党在党和红军中的反革命活动,已成为鄂豫皖苏区的当务之急。解决许继慎的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为了达到排斥异己的目的,张国焘等人不惜开始对原来的同志刑讯逼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目睹当时情景的红军班长在一篇回忆录中悲愤地记下了当时的场面:

漕家河水流湍急,冲击着平浅的河滩。河滩上却出现了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情景:许继慎同志被捆在那里,遭受鞭打。当我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被打得血流满面,皮开肉绽。为什么要打我们的老军长呢?他是打了败仗,还是违抗了军令?就是犯了弥天大罪,应该军法从事,也不兴这么毒打呀!

但是,许继慎尽管被打得遍体鳞伤,仍然像一只囚禁在牢笼之中的猛虎,发出阵阵怒吼。他当着张国焘和全体审讯人员的面,列举事实,揭露张国焘品质不端,也绝不承认张国焘强加给自己的一切“罪名”。

张国焘慑于许继慎在红四军和鄂豫皖苏区的崇高威望,不敢公开将他处死。1931年11月,许继慎在新集被秘密杀害,时年仅30岁。

据不完全统计:在鄂豫皖苏区的“大肃反”中,被杀害的红军将士有军级干部 17人,师级干部 35人,团级干部44人,营、连级干部的三分之二和排级干部的三分之一,共计2500余名。

史称“白雀园大肃反”。

1945年党的七大上,中央为许继慎平反昭雪,并恢复党籍,追认他为烈士。

1981年6月30日,胡耀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深切缅怀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红军杰出将领许继慎烈士。

1983年,许继慎革命事迹被调进毛主席纪念堂陈列。

1989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3位(后增至36位)军事家之一。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