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娘,你坐这儿歇会儿,我去厨房帮帮忙。"阿明轻轻扶着母亲坐下,转身走向厨房。母亲望着儿子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那个当年替别人家小姑娘背锅的懵懂少年,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她不禁想起了十九年前的那个雪天,一切恍如昨日……

01

01

一九七三年腊月,北方的小山村里飘着细雪。李家老宅的黑瓦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院子里挂满了白色的招魂幡,为这个贫寒的冬日增添了几分凄凉。

十一岁的李阿明站在院子里,看着来来往往的乡亲们,心里空落落的。爷爷的离世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阿明记得,爷爷生前最疼他。每到秋收时节,爷爷总会偷偷给他留几个最大最甜的柿子。有时候阿明贪玩忘了写作业,挨了先生的骂,爷爷也从来不责备他,只是慈祥地说:"咱们阿明是个好孩子,下次记得用心写作业就是了。"如今,这些温暖的话语,再也听不到了。

"阿明,快来帮忙端碗!"厨房里传来大伯洪亮的声音,打断了阿明的思绪。他赶紧抹了抹眼角,跑进厨房,却在门口撞见了一个陌生的身影。那是个三十出头的女人,身材瘦小,脸上带着岁月的沧桑,背上还背着个小女孩。

"这是王寡妇,带着闺女来帮忙的。"大伯放下手中的活计介绍道。阿明这才知道,这就是村里人常说的王翠花,几年前丈夫出意外去世,一个人带着女儿过日子。

她背上的小女孩叫小荷,才五岁,圆圆的小脸蛋,大大的眼睛,睫毛忽闪忽闪的,怯生生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王翠花把小荷放下来,自己麻利地挽起袖子帮厨。灶台上的大锅冒着热气,她动作娴熟地和面、擀皮,准备给来帮忙的乡亲们做饭。小荷不敢乱动,就站在厨房角落,时不时偷看一眼忙碌的大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明看她可怜,从自己兜里掏出一块糖,那是早上奶奶塞给他的。他悄悄走到小荷身边,把糖递了过去。小荷先是一愣,随后露出了甜甜的笑容,伸出小手接过糖果。可就在这时,她的手肘不小心碰到了身后的碗架。

"哐当"一声脆响,几个瓷碗摔在地上,碎片四处飞溅。厨房里瞬间安静下来,小荷吓得脸色发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王翠花听到声响赶紧转身,脸上写满了慌乱和歉意。

"谁打碎的?这可是办丧事用的碗!"大伯气冲冲地走过来,声音里带着怒气。小荷吓得往母亲身后躲,小手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角。

"是我不小心碰到的。"阿明抢在王翠花开口前说道。他看到小荷害怕的样子,心里不忍,"大伯,都是我不好,没看住脚下。"

王翠花惊讶地看了阿明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她正要开口解释,却见大伯的脸色缓和下来:"阿明啊,你这孩子平时不毛手毛脚的,今天怎么这么不小心?算了,死人的东西不要计较,快收拾干净吧。"

从那天起,每当李家有什么事,王翠花总会第一个来帮忙。她知道李家境况不好,有时还会借故带些自家种的菜来。阿明注意到,王翠花虽然是个寡妇,但为人本分勤快,从不与人闲聊,更不会说三道四。

02

02

一年后的春天,阿明的母亲突然病倒了。多年来操劳过度,再加上伤心过度,一场重病就这么袭来。这个家更加艰难,阿明不得不辍学在家照顾母亲。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王翠花知道后,常常带着小荷来看望。她会给阿明的母亲熬些补汤,教阿明怎么照顾病人。有时候见阿明太累了,还会主动留下来守夜,让阿明去休息。小荷也会帮忙打打下手,倒水、擦桌子,虽然年纪小,却懂事得让人心疼。

"阿明啊,你要是想学种地,我教你。"一天,王翠花看着阿明笨拙地照料菜地的样子说道,"种地也是门手艺,学好了能养活一家人。"

就这样,阿明在王翠花的指导下,渐渐掌握了种地的技巧。他学会了选种、播种、施肥,还知道了不同蔬菜的生长习性。王翠花见他用心,就把自己多年的经验都教给了他,连一些种地的小秘诀也毫无保留地传授。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一九八五年。阿明已经二十三岁,在村里的农场工作,凭借着这些年学到的技术,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

那个当年怯生生的小女孩小荷,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十七岁的她,秀气的眉毛下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说话做事都温温柔柔的,经常能看到她偷偷看着阿明发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明哥,你教我认字好不好?"一天傍晚,小荷突然鼓起勇气问道。她知道阿明虽然没能读完学,但认识的字比一般人多。

阿明笑着答应了:"好啊,不过你得答应我,要好好学。"

就这样,每天晚上,阿明都会抽出时间教小荷认字。在昏黄的油灯下,两个年轻人的心渐渐靠近。阿明发现小荷学习很认真,没几个月就能认识不少字了,看到她开心的样子,他的心里也暖暖的。但阿明始终不敢表露心意,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小荷。

一九八七年的冬天,一场噩耗突然传来。王翠花病倒了,多年的辛苦劳作让她积劳成疾。那天晚上下着大雪,阿明和小荷连夜把她送到县医院。坐在颠簸的牛车上,王翠花疼得直冒冷汗,却始终咬牙不吭一声。

"阿明,你不用守在这里,回去吧。家里还有活要干。"王翠花虚弱地说。

"王婶,您就当我是自家人,让我照顾您吧。"阿明坚持道,"您这些年对我们家的照顾,我都记在心里。"

住院的日子里,阿明不分昼夜地照顾王翠花。白天要去农场干活,晚上就守在医院。小荷看在眼里,心里更是感动。她发现阿明虽然话不多,但做起事来特别细心,连换药、喂药这样的事都做得很好。

03

03

一个月的医院生活终于结束,王翠花的身体渐渐康复。出院那天,春寒料峭,阿明特意从村里赶来一辆拖拉机,在后斗铺了厚厚的稻草,又盖上几层棉被,生怕王翠花受寒。

回村的路上,拖拉机颠簸着,阿明和小荷走在后面,时不时搀扶着王翠花。田埂上残留的积雪已经融化,泥土里透出春天的气息。阿明主动接过小荷手中的包袱,两个年轻人并肩而行,影子在阳光下拉得老长。王翠花坐在拖拉机上,看着前面两个年轻人的背影,时而低声说话,时而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欣慰。她知道,女儿的终身大事,或许不用她再操心了。

回到家的第三天,王翠花打发小荷去邻村送东西。等人走远了,她才把阿明叫到院子里。春日的暖阳洒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上,新发的嫩芽正在枝头悄然绽放。

"阿明,"王翠花慢慢开口,眼神格外认真,"这些年,我看着你长大。从你替小荷背下打碎碗的事那天起,我就知道你是个有担当的。这些年你怎么照顾你娘,怎么待人处事,我都看在眼里。"

阿明低着头,脸有些发烫:"王婶,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你的心意,我都明白。"王翠花语气温和,"我看得出来,你对小荷的心思。小荷那丫头,就交给你了。我知道你是个顶天立地的好后生,能托付给你,我这心里踏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突如其来的话让阿明心里又惊又喜,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他做梦也没想到,王翠花会主动提起这事。可很快,他的心里又沉甸甸的。这些日子,村里的闲话越传越多,说他们家穷,说他年纪大,配不上小荷。

"阿明,你是不是有顾虑?"王翠花看出了他的心事。

"王婶,我......"阿明支支吾吾,"村里人说,我家条件差,说我年纪比小荷大太多,说我是在攀高枝......"

"傻孩子,"王翠花叹了口气,"我王翠花虽然是个寡妇,但也知道什么是真心。这些年你帮衬我们娘俩,可不是因为想攀什么高枝。再说了,我们家也不富裕,哪来的高枝让你攀?"

正说着,院外传来一阵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