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兵部队作为各国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主要战场,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中国,装甲兵部队的建设却是在极低的起点上起步的。

抗战时期,由于中国国防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中国军队的整体水平与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相差甚远,中国军队一直被迫在武器装备极为落后的情况下,抗击着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军,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反侵略战争的严酷现实警示人们:仅靠血肉之躯,终究难以与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相抗衡!

有鉴于此,1938年10月,毛泽东指出:“创立机械化兵团是全民族的任务!”当时,根据反侵略战争的实际需要,国共两党都对装甲兵部队的建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国民党军,利用其所处的有利条件,依靠美、苏等盟国的援助,开始着手建立起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装甲兵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军坦克部队

抗战初期 创业维艰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坦克部队出现于1926年。当时,奉系军阀张作霖从法国购买了36辆“雷诺”FT-17轻型坦克,组建了坦克队,下辖6个中队,每个中队6辆坦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该部队的部分坦克落入日军之手,其余转至关内。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陆军开始逐步建立各特种兵部队。1929年,从英国购买了18辆“卡登一洛伊德”超轻型坦克,装备教导第1师骑兵团。在此基础上,3月1日,正式成立了战车队,张杰英中校任队长,下辖3个战车分队、1个补给分队、1个修理所及数辆装甲汽车,隶属于教导师建制。这是国民党军正式组建的第一支装甲兵部队(战车即坦克,国民党军一直沿用这一称谓)。

1933年3月,长城抗战爆发,侵华日军首次使用89式中型坦克和92式重型装甲车,参加攻占喜峰口和古北口的战斗。面对日军坦克部队的疯狂进攻,军界要求组建堪与敌战的坦克部队的呼声空前高涨。为此,国民政府派参加过长城抗战的第17军军长徐庭瑶赴英、美等国考察,筹备扩建中国的装甲兵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维克斯6吨坦克

同年6月,中国向英国购买了32辆“维克斯”轻型坦克。翌年11月,在原战车队的基础上,以汽车训练班毕业学员充实之,扩编为战车营,下辖4个战车连,朱锡麟上校为营长,隶属于交通兵第2团建制。1936年3月1日,为培养机械化部队的指挥人才,成立陆军交辎学校,蒋介石兼任校长,徐庭瑶中将任教育长。该校下设战车学员队、战车教导营和战车修理厂,原战车营改为交辎学校战车教导营,担任示范教学任务。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月,战车教导营在南京方山扩编为陆军装甲兵团,杜聿明少将任团长。该团直属军政部,编有1个战车营(坦克营)、1个战防炮兵营(反坦克炮兵营)、1个高射炮兵营、1个摩托化搜索营(侦察营)以及战防炮兵教导队、预备营、补充营和修理厂等。这实际上是中国陆军历史上的第一支诸兵种合成的装甲兵部队。

在此前后,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了组建装甲兵部队的前期准备,着手培养技术骨干。1937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延安组建了摩托学校。7月,红四方面军西路军的部分人员,在新疆迪化组成学习支队,其中1大队4排共50余人专门学习装甲车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缴获的中国军队所用威克斯6吨轻型坦克,坦克上的人是日本战地记者滨野嘉夫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日军在进攻上海时动用了89式中型坦克和94式超轻型坦克。翌日,中国装甲兵团奉命派兵参战。团长杜聿明率领战车、营第1、2连和战防炮兵营从南京方山出发,经铁路输送至昆山。后以履带行军,于15日抵达南翔,被分别配属给陆军第87师等3个步兵师。该部于19日起参战,但由于使用不当,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淞沪会战结束后,同年12月,装甲兵团战车营第3连和战防炮兵教导队一部,参加了南京保卫战。

桂南鏖兵 昆仑血战

日本侵略军咄咄逼人的进攻、正面战场的连续失利,迫使中国军队进一步加速装甲兵部队的建设。1938年1月,国民政府向苏联购买了100辆T-26轻型坦克,按苏军坦克部队编制模式重新组训装甲兵部队。7月1日,原陆军装甲兵团在湘潭、祁阳地区扩编为陆军第200师,师长为杜聿明中将。该师下辖第1149、第1150战车团、第1152摩托化步兵团、第52炮兵团、战防炮兵营、高射炮兵营、搜索营、工兵营、辎重营及修理厂、野战医院等,该师装备苏制T-26轻型坦克和意制“菲亚特”轻型坦克共计160余辆。第200师是中国陆军历史上的第一个装甲师(坦克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军队第五军装备的坦克

1938年11月,以陆军第200师为基础,扩编为陆军新编第11军,军长由徐庭瑶中将兼任,副军长为杜聿明中将。原陆军第200师所属第1149、第1150战车团的第1、第2营,合编为军属战车团,两个团的第3营(汽车营)合编为军属汽车团。这样,第200师实际上已经不再是装甲师,而被改编为摩步师了。新编第11军下辖3个摩托化步兵师及战车团、汽车团等装甲、机械化部队,是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军。1939年8月,陆军新编第11军的番号改为陆军第5军,杜聿明任军长。

1939年11月15日,日军在北部湾登陆,开辟华南战场。24日,日军攻占南宁,尔后继续北犯,于12月4日攻占了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并以号称“钢军”的第5师团(即坂垣师团)第21旅团防守该地。为了保卫大后方、拱卫重庆,国民党军队组织了4个集团军约14万人的兵力,进行桂南会战,并将昆仑关作为反攻的主要方向。第5军作为当时中国军队唯一的机械化军,奉命参加桂南会战并作为反攻的主力强攻昆仑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第五军收复昆仑关

12月18日,第5军开始进攻昆仑关。郑洞国部第1师和邱清泉部新编第22师,在军属战车团的配合下,分两路向昆仑关发起猛攻。日军凭借有利地形据险死守,并不断进行反扑,双方围绕昆仑关周围的要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20日,第5军以预备队第200师投入战斗,师长戴安澜少将率领全师及战车部队,沿公路攻击前进,直逼昆仑关。在第5军战车部队的支援下,步兵连续攻击、反复争夺,经过10多天激战,至12月31日,中国军队终于收复了昆仑关,歼灭了日军第21旅团大部,击毙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取得了昆仑关大捷。

昆仑关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实施的一次成功的诸军兵种协同作战。在此次战役中,陆军部队在空军的支援下,步、坦、炮诸兵种密切协同,一举收复了战略要地昆仑关,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充分显示机械化部队、特别是装甲兵部队的强大战斗力。

远征入缅 反攻凯旋

1942年1月4日,日军第15军入侵缅甸,于3月8日攻占仰光。尔后,以4个师团共约9.5万余人分三路继续北犯,企图占领整个缅甸。日军参战的坦克部队,装备有新型的97式中型坦克和95式轻型坦克,分别配属各个师团作战。同年2月,中国政府组建远征军,下辖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共10万余人,第5军作为远征军主力,首先入缅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远征军开进缅甸

3月20日,日军第15师团在坦克部队的配合下进攻同古。第5军先头部队第200摩步师,在日军强大兵力的围攻下坚守同古,迟滞日军进攻达10日之久,歼灭日军3000多人。28日,第5军军长杜聿明中将命令新编第22师廖耀湘部,在军属战车团的协同下解同古之围。新22摩步师与战车部队协同作战,向包围同古的日军展开了攻击。29日夜,第200师在新22师及战车部队的接应之下顺利突围。

此后,日军继续进攻,中国远征军在各处与日军展开激战。远征军的战车部队积极配合步兵作战,与日军的战车部队多次遭遇,并爆发小规模的坦克交战。然而,由于英军缺乏协同作战的诚意,因而最终导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的失利。日军占领缅甸,滇缅公路被切断。

中国远征军损失惨重,伤亡达3万余人,特别是机械化重型装备损失殆尽。远征军主力被迫撤回国内,另一部分远征军(第5军新22师、第66军新38师)西撤印度,改称“中国驻印军”。

1943年1月,中国驻印军将新编第22师廖耀湘部和新编第38师孙立人部合编为陆军新编第1军,由史迪威和郑洞国指挥,改装美式装备,准备反攻缅甸,以打通滇缅公路。

在此期间,中国驻印军特别加强了装甲兵部队的建设,先后组建了7个战车营。5月,成立了“驻印战车训练班”,为战车部队培养军官;10月,组建了战车第1、第2、第3营;次年4月至7月,又组建了4个战车营。驻印各战车营均下辖3个战车连、炮兵连和补给连,主要装备美制M3A3中型坦克和M4中型坦克,战车营的军官均由战车训练班的毕业学员担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远征军坦克部队

1943年10月24日,中国驻印军新1军在美国空军的支援下,开始进行缅北反攻作战。1944年3月,新1军向缅北重要门户孟关发起攻击,战车第1营首次参战,以部分坦克支援新22师和新38师,于3月5日一举攻占了孟关,歼灭日军2000余人。尔后,新1军乘胜追击,向日军第18师团司令部所在地瓦鲁班推进。

为切断日军退路,战车第1营与新38师第113团及部分美军,编成步坦合成突击编队,穿越缅北原始森林,对驻守瓦鲁班的日军实施远距离迂回作战。3月8日,战车第1营出敌不意,一举突入日军第18师团司令部,新1军随即攻占了瓦鲁班,给第18师团以歼灭性的打击。

此后,中国驻印军分别以新38师和新22师为主,扩编为新1军和新6军。中国驻印军的其余各战车营,配合新1军、新6军继续对日军实施反攻作战,至1945年3月30日,反攻作战胜利结束,中国驻印军各部及所属战车部队先后回国。

日本投降后,1945年11月,国民党军对装甲兵部队进行整编,在重庆成立了装甲兵教导总队,石祖黄少将任总队长。同时,将国内的战车部队和从印度回国的7个战车营,统一合编为4个战车团,其他则编为装甲炮兵团、装甲汽车团等。在后来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民党的这支装甲兵部队大部分被人民解放军所歼灭,残部溃逃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