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很生动
——《那年 那事 那人:重庆1949-2024》
文/吴向阳
一座城市的历史该如何表达?岁月沧桑,纸上华章,笔墨和影像自然是极好的表现形式。
重庆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那年 那事 那人:重庆1949-2024》(以下简称《那年》)选择用小故事来代替宏大叙事,用小细节来丰富大场面,为读者还原一个有烟火气、有市井味的城市史。75年的栉风沐雨、风雨前行,用75部皇皇巨著也难以全景展现;编著者另辟蹊径,从1949年开始,每年选取一件事,通过以事找人、以人说事,用身边人、身边事来回顾75年来重庆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以近似于口述史的方式向我们生活的这个伟大城市致敬。
翻开《那年》,首先被大量的历史照片所吸引。书中文章,一共配了230幅照片,让我顿时有了“以图说史”如临现场的亲切感。这些照片,有的还原了刘邓大军进军重庆和入城的场景;有的定格了人民大礼堂工地上正在搭建的拱顶;有的留住了已经拆除的两路口宽银幕电影院。这些都是重庆人茶余饭后心心念念的老话题。跨度长达75年的这些照片,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几乎都是黑白照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彩色照片就逐渐多起来,直到后来变成清一色的彩色照片。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算是给75年发展史的一个小小的注脚。
要从75年中遴选出代表重庆精神、重庆气象的75个人和75件事,来反映重庆的历史变迁,这是很考验编著者眼光的。从1949年的“进军大西南”,到2024年的“民主村社区”爆火,《那年》的编著者从75年的众多大事件中,选出每一年特别具有话题性的代表性事件,让事件的亲历者带着自己独有的感受讲述给读者,这样,日渐远去的历史就有了态度和温度。
这些事件,汇聚了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诸多第一:1952年贯通的由中国自行修建并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1955年开园的重庆第一座大型主题类公园——重庆动物园;1956年建成的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大田湾体育场;1960年落成的中国第一座专门为放映宽银幕电影而修建的电影院——山城宽银幕电影院;1961年出版的当时发行量第一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红岩》;1966年出厂的中国第一辆重型军用越野车“红岩CQ260”;1969年通车的亚洲第一座悬索桥——北碚嘉陵江朝阳桥;1983年投产的中国第一家天然气化工化纤联合企业——四川维尼纶厂;1987年通车的“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长江索道;1989年川剧演员沈铁梅为重庆夺得第一个中国戏剧梅花奖;1991年江津成为全国第一个“双拥模范县”……通过这一个个“第一”,我们可以看到重庆向前迈进的一个个坚实脚印。
《那年》一书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且生动有趣的历史细节。1949年12月8日,西南服务团举行入城仪式,团员们清晨5点就兴奋地集合,上午10点仪式开始,团员们紧随野战部队入城。1952年5月1日,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视察文化宫施工工地,时任重庆市市长曹荻秋邀请他为文化宫题写宫名。邓小平反复书写,从36个字中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10个字。解放碑碑顶上的时钟最初是机械大钟,需要守钟人每天进入碑中,爬到碑顶,为大钟校时间、上发条,为此还专门为守钟人配了进口手表和自行车。黄桷坪发电厂的两塔烟囱均有240米高,是当年亚洲最高的烟囱和重庆最高的建筑物。如今,提档升级的发电厂已搬迁出中心城区,这两座标志性的工业建筑已经成为火热的文旅打卡点。1957年发掘的“合川马门溪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技术人员在进行修复和装架展陈时,因为头骨缺失,就为这具骨架装了一个仿梁龙的头骨模型。1995年,在四川自贡发掘出与合川马门溪龙形态相同、大小接近的恐龙骨架,这一具骨架带有头骨,技术人员这才确定合川马门溪龙“装错了头”,于是给展陈的标本换上了正确的头骨模型……
《那年》一书中,有很多这样有历史价值同时又生动有趣的细节,可以看出,编著人员充分考虑了让这部反映75年历史变迁的大著既权威,又生动耐读。
让读者通过一本书感受重庆75年的跨越式发展,就似让草木通过一滴露珠中太阳的反光感受春天的来临,《那年》这本书做到了。
作者简介:原重庆出版集团科技分社社长、总编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