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甘肃的调研报告
■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课题组
甘肃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较多,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科教资源和科技基础厚实,拥有以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一院三所”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能源资源富集,煤炭、石油、天然气、黄金储量居全国前列。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前不久,“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课题组到甘肃兰州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嘉峪关市、酒泉市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同相关专家、企业家、科学家及基层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和研讨。本文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调研情况,就甘肃以深化改革激发和增强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与社会活力,提出四方面思考与建议。
第一,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向“新”腾飞双向发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激发人才特别是企业家人才的活力与创造力。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甘肃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基础”。数字化和绿色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两大“引擎”,是加速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强劲动能。立足甘肃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要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优石化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工业母机等重点产业链,实现传统产业的数智赋能、节能降碳、提效增“绿”。要加快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以氢能、新型储能、航空航天、重离子装备、同位素靶向药物开发等为发力方向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发展区域特色数字经济产业,形成区域特色明显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有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数字经济相关产业转移。在绿色发展方面,甘肃大有可为。要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联动产业升级和绿色生产方式培育,打造数字化生产体系、绿色化生产流程、多链协同网络化组织、复杂技术交叉渗透和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提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一体发展的水平。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打好绿色转型、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国土绿化、治水兴水、防沙治沙、环境安全等标志性战役。
要在多元化用才上激活人才创造力,多维度激发创新热情,搭建“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投资人”对接平台,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要加快建设人才聚集、研发活跃的科技创新。依托兰州科教资源富集、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中上水平的优势,努力打造科技创新枢纽主引擎。加快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兰州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创新资源密集、产业趋于高端、创业孵化活跃的发展高地。以龙头企业引育为抓手,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管理,通过突出贡献人才和引进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进一步汇聚人才并激发其创新创业活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创新是创业之基,打造创新、创业、创富的“金三角”,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做大蛋糕”的必由之路,“分好蛋糕”则要抓“两头”、促“中间”,推动更多低收入者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是创业创新致富、先富带动后富的重要群体是典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有、民营、民享的民本经济。甘肃省约有中小企业65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为全省贡献了30%以上的财政收入、70%以上的出口、95%以上的涉税经营主体,在创新、创业、创富方面潜力巨大。
第二,实现“做强省会”与“做优县城”联动发展。一方面,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实施“网络式”城市化,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57个重点县城发展,推进“据点式”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实施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甘肃省城镇化率为52%,与全国城镇化率63%的平均水平相差11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潜力巨大。以“一核三带”区域发展布局为依托,带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增强省会对全省的集聚和牵引作用,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打造以兰州为中心的“兰西白定临”一小时经济圈,推动跨区域之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提高产业和人口聚集度。
分层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做强省会”的同时,以“做优县城”为重点促进城乡深度融合。要不断增强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功能品质,强化节点城市活力。县城是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在甘肃省86个县(市、区)中,68个县城及县级市城区(含兰州市红古区)的GDP总和占全省GDP的比重不足44%。要坚持“一县一策”,以县城为主、兼顾县级市城区和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立足自身资源、环境和区位条件,推动城市规划功能整合。要科学把握县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因地制宜挖掘本地特色,围绕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文化“特而浓”推进建设“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的居住及就业综合体,“走特色化路,打差异化牌”。引导特色产业向县城集聚,鼓励各地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条件,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产业集群。要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增强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引产聚人能力,壮大县域经济,在当地创造更多有吸引力的就业机会,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积极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市场双向开放,因势利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乡村集聚,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三,实现“产业创新”与“金融赋能”双向驱动。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创新创业三螺旋良性循环,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和风险投资,打通创新驱动发展的“最先一公里”,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提供强有力的优质金融服务。
金融资源、人才资源和水资源是制约甘肃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的三大关键瓶颈。在缓解金融瓶颈制约方面,要聚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多元化发展,增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加大对产业创新、绿色转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支持力度。2023年,间接融资占甘肃省融资的88%以上,远高于全国62%的平均水平,间接融资占比过高,直接融资市场作用发挥不足,金融支持产业创新还存在一些短板。实现创新发展,关键是要发展科技金融、优化金融供给结构,特别是要培育耐心资本,打造创投、创业、创新“铁三角”。“创投”是指创业风险投资,包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不同阶段的股权融资,耐心资本是其核心组成部分。甘肃谋划布局未来产业,耐心资本的支持十分重要。耐心资本更注重价值投资,坚持“长期主义”,专注于项目的长远价值与成长潜力。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要拓宽耐心资本来源,积极引导保险资金、养老基金、企业年金等开展长期投资,让长期资金成为创新创业活动的坚实“盟友”。同时,要优先将政府投资基金和国资培育为耐心资本,改革完善政府投资基金考核机制,完善尽责监督与免责容错机制和长周期考核制度,健全绩效评价制度。要大力支持企业风险投资,激励产业龙头与大型平台企业发挥战略投资作用,共同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为甘肃乃至全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要健全多元互补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银行机构创设种类丰富、层次多元的科技信贷产品,优化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与布局,加快建设专业化人才团队和服务体系。
第四,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双机遇衔接。依托甘肃独特的国家战略安全纵深优势,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国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机遇,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谱写富民兴陇新篇章。
要抓住“高质量发展”机遇,让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协同发力,构建更加有效有为、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生产效率更高技术和产业领域集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甘肃样板。甘肃作为甘宁青新蒙五省区南向发展的重要门户,具有非常独特和十分重要的经济地理位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处理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健全更加开放透明、规范高效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在营商环境改革上产生更多首创性、突破性、示范性的制度成果,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及运营成本。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利用资源优势吸引中西部头部企业到甘肃发展。要补齐通道设施短板,畅通与粤港澳大湾区、大西南以及北部湾、海峡西岸、长三角、京津冀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快捷联系。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积极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所提出的“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以“科技+场景”“企业+场景”“城市+场景”等模式,积极谋划具有示范性和市场潜力的场景,推动产业发展和培育,从传统的“给政策”“给项目”“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大胆探索场景创新和场景招商“新赛道”,形成“好场景吸引更多好项目、好项目创造更多好场景”的良性循环。
要以改革促开放,利用“高水平安全”的战略机遇,培育壮大发展动能。甘肃地域广阔、东西狭长,具有广阔的战略纵深,为保障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围绕能源、粮食、种业安全,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在能源资源方面,破立并举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大力推进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和陇东综合能源基地开发,可依托玉门现有基础设施和陇东油气资源,积极承接能源产业转移,建设国家级大型石油、天然气储备基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利用比较优势打好种业翻身仗,力求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现“双碳”目标和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切实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抓实用好“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契机,将甘肃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推进兰州、嘉峪关、敦煌国际空港和兰州、天水、武威国际陆港提质扩容,推动“公铁水空”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提高通道大容量、高强度物流服务能力,大力提升通道经济运行水平。全面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甘肃质量、标准和品牌。要坚持实行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充分发挥甘肃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门户作用。
(课题组成员来自武汉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陈 波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