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是与时俱进的,“新农村”在某种意义上是大势所趋。

从宏观来看,把几个自然村整合为一个社区来管理,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加快城镇化进程;便于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生活环境;集约土地、提高利用率,增加价值创造等。

但从现实来看,老百姓却不怎么认可,很多村民都不愿意住楼房。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难道是因为村民都观念落后,习惯了传统的村落生产生活的模式吗?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村合并”明明是好事,为啥村民不愿意住楼房

首先在农村做一个事不是基于自己良好的个人意愿出发,而是根据村民的现实需求和状况出发。有个问题大家可以想一想:

把贫困山区的村民搬出来好,还是耗费巨资把基础设施建设进去好?

如果是从经济角度看,其实前者成本更低,但世上很多事都是复杂的,不能仅仅从经济层面去考量。

而且哪怕你的道理是对的,以后的事实也能证明你是对的,比如随着年轻人的流失,最多几十年的时间过去后,很多农村也会凋零。事实上,现在很多“空心村”的情况就证明了这点。

但是,谁能说服那些就是不愿意“离开故土”的老年人?你可以说他们观念老旧,但不能强迫他们同意你的意见和方式,何况其中还有利益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诉诸利益,而非道理。

说服老年人,首先要说服年轻人,而对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利益补偿的问题。其实很多年轻人都是在城市求学或工作,他们开阔了眼界,也认同城市的社区生活,他们最关心的还是放弃农村的土地、宅基地等资产后,自己能够得到什么(就业、孩子上学、现金补偿等)。

另外老年人就算可以克服习惯,但他们住到楼房后,与子女如何相处?平常想种菜、养鸡鸭怎么办?祖辈的坟地又该如何处理?他们可普遍没有什么养老金。

传统习俗放不下,新的社会文化跟不上,于是上楼难,上楼后问题更多。不能让村民放心、安心,自然就难以施行。

而且必须要说一些村民的观念和行为问题,要知道他们有的人是为了邻居盖房子的大门朝向问题就能闹得不可开交的,你不管怎么说他,他就是油盐不进,你有什么办法?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障碍就是思想的壁垒,鸡同鸭讲,根本无话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城乡关系中,农村可以视为城市的下游单位‌。

我们也必须承认数千年延续下来的农村生态模式的合理性,在中国历史上,农民、农村是有巨大贡献的。

就只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一个家庭只要有地有院子,那吃饭、吃菜和水果的问题都能解决,如果再养点鸡鸭鹅,会点小手艺,或者男劳力每年出去打工,那日子就能过得比较不错了,足以养育几个孩子上学、成年和婚嫁。

但如果是住进了楼房,没有了营生不说,还要增加物业费等开支,吃喝拉撒都要钱,那老百姓也会算账,他们的生计怎么办呢?

农村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存活模式,是托底的地方。农村也是城乡关系中的上游单位,为城市提供粮食、劳力等资源。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巨大付出就没有城市工业化的成功。

而现在社会要实现内循环,城市变成了上游的生产单位,农村变成了下游的消费单位,但如果村民没有稳定的生产生活模式、没有钱的话,又如何托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都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工作。

假如有一天,农村变成社区,人人有工作,家家有小菜园,社区里有健身设施,村民可以自己种点葱、韭菜什么的,闲了可以去社区的休闲室去下棋、听戏等,那很多问题就好办了。

巨大的改变可能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这个事急不得,但也不能被动等。

总之,农村意味着巨大的资产,这是增量价值创造的地方,未来肯定是大有可为,农村会出现此前从没有过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管种植、养殖、矿藏等,还是度假、休闲、旅游等,农村都有非常大的潜力。而且村民住进了楼房,并不意味着非要脱离农村啊,为什么不能让村民转型为创业者和经济的参与者呢?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移风易俗,文化观念的提升,往往是在春风化雨的自然之中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