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TF令狐冲
今天咱们好好盘盘指数调仓这件事。
这件事的争议,在于寒武纪这家公司即将被调入上证50等指数,而且由于前期涨幅显著,导致后续潜在的调整空间巨大,有一种指数被迫接盘的感觉。
同时,在舆论持续发酵下,又引出大家对于“大市值宽基指数的定期调仓到底是不是在追涨杀跌”的讨论。
能被调入的股票,都是过去一段时间市值增加、进入到指数的成分股门槛的。
市值增加靠的是什么?还不是靠股价的上涨嘛。
所以,说大市值宽基指数存在追涨杀跌,从逻辑上看,好像还真没问题。
那既然如此,我们今天就以沪深300为例,看看在过去的几年里,那些被新调入进指数的股票,后续的走势到底怎么样,是不是真像大家说的,高位接盘了。
比如最经典的一次,2021年年末,沪深300指数调入了宁德时代、中芯国际等公司,同时,为了对照,我还整理了调出沪深300的公司,比如三安光电,以及当时还没ST的金科股份。
然后,把调入、调出的个股,分别做成两个组别,并计算这些股票,后半年的平均表现。
比如,2021年年末,调入组后半年的平均股价涨跌幅是-10.53%,调出组的平均股价表现是-11.83%。
调入组相对于调出组,有大约1.3%的超额收益。
这说明,虽然被新调入的公司,后续也出现了下跌,但是和调出的公司比,跌幅相对较小,起码从2022年上半年的表现上看,不存在高位接盘的现象。
按照这种做法,我统计了2016年以来,沪深300指数的每期调仓情况,以及调出组、调入组后半年的表现。
整体来看,从2015年年末至今,9年时间,沪深300一共有过18次常规调仓,其中,调出组表现更好的(黄点),共12次,调入组表现更好的(绿点)只有6次。
就像大家所预想的一样,在大市值宽基指数在调仓时,确实存在短期追涨杀跌的情况,相比于调入组,调出组的整体表现确实更强。
同时,为了更好的追踪两个组别的表现,我还分别制作了两条净值曲线。
以2015年年末为起点,截至2024年12月2日,调出组的净值为0.98,而调入组的净值只有0.52。
讲道理,这个差距确实有点大,也难怪大家会诟病将寒武纪调入上证50了。
不过咱们客观地说,短期追涨杀跌,这个确实没得洗,但是从长期看,调仓行为,也帮投资者规避了风险。
比如上面提到的金科股份,现在已经ST了,而沪深300指数,在2021年年末的时候,就把它剔除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2021年年中调出的阳光城、中南建设,现在甚至已经退市了。
所以,我们其实更应该把指数调仓,看成是通过牺牲短期波动,来换取长期稳定的一种调节方式。
手法可能比较粗暴,纯看市值,没啥技术含量,但是大道至简吧,最朴实的方法同时可能也是容错率最高的。
最后呢,还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数据。
从2015年年末至今,沪深300指数,上涨了近6%,这个涨幅是要比调出组还要高的(调出组净值0.98,相当于跌了2%)。
这其实也说明一点——
相比于成分股的调整,那些一直待在沪深300中,没调整过的公司,才是沪深300指数的核心。
毕竟,调入和调出,看似差异巨大,但实际它们在指数中的权重较低,对于指数整体表现的影响较小。
所以,如果大家是理性且遵循长期主义的投资者,不妨将指数调仓这件事淡化掉,买大市值宽基,依然是普通人参与权益市场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