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宁记忆》
威记
五湖四海一城聚,艰辛困苦几人数。
转眼芳华渐落尽,惟留初心心头矗。
致敬支宁人
在“老银川”这个群体当中,“支宁人”占有很大比重。而简单一点来说,“支宁人”是一个群体,按照人们通常的思维来理解,就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来到宁夏支援宁夏建设和发展的这些人。
他们为宁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网友说得好:“献完终生献子孙!”这也算是对他们的一个总的评价。
因为他们在宁夏历经奋斗和艰难困苦,最后很多都埋在了宁夏,而“支二代”则接过了他们肩上的重担,完成了宁夏由“一穷二白”到如今的繁庶的过程。并且他们比父辈更多了一个人生体验,见证了宁夏在发展过程中转型的阵痛,比如改制,下岗等等,最为“残忍”和感到痛苦的是,他们还看到了父辈们艰苦奋斗和努力的成果逐渐凋零,倒闭,或者消失。
如今,“支二代”很多也进入了退休或者逐渐退休的年纪。所以,很多人说,在银川进入新的发展历史阶段时候,“支宁人”的时代也已经过去。
其实不然,如今已经有一支新的“支宁”力量在撑起了“支宁精神”,那就是“闽宁情深”!(本来想直接采用电视剧的名字的)。
换句话来说,就是福建支援宁夏建设。电视剧上已经讲述得很详细,威记就不再多说了。和上个世纪的“支宁”大而广泛不同,新时期的“支宁”小而精准,简单一点来说,就是“精准扶贫”。因为宁夏很多地方在上个世纪的支宁人支援和建设之下,(尤其是宁北川区)都已经实现自我造血,或者是转型和发展。
而在宁南山区则稍微慢一点。新时期的“支宁人”有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来到宁夏驻点,挂职,提供理念或者技术上的指导和输出,或者宁夏派人员到闽地区锻炼学习,回来后用所学到的本领投入到本地的建设和发展中去。
所以,如今宁夏很多的“和美乡村”都有“闽”的身影和烙印,他们为宁夏的发展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最为著名和典型的就是闽宁镇。
闽宁镇,这个由福建与宁夏共同孕育的瑰宝,不仅是两地情谊深厚的见证,更是精准扶贫战略下绽放的璀璨之花。走进闽宁镇,会发现这里不仅有福建援建的现代化设施,更有两地人民共同奋斗、携手并进的故事在传颂。
在这里,福建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精神。闽宁镇的人们,在福建先进理念的引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发展起了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华丽转身。
而那些曾在福建挂职、锻炼的“支宁人”,回到宁夏后,将学到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融入到本地的发展中,推动了闽宁镇的快速发展。他们不仅是两地交流的使者,更是当地百姓心中的“智囊团”和“领头羊”。
如今,闽宁镇已经成为宁夏乃至全国的一张亮丽名片,它不仅承载着福建与宁夏的深厚情谊,更展现了中国在扶贫道路上的坚定决心和卓越成就。在这里,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闽宁情深”的故事,每一草一木都见证着两地人民共同奋斗的足迹。
而威记的“闽宁情深”系列也由此开篇,继续讲述“支宁人传奇”!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