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周紫晴、夏琛沣
通讯作者:马杰
通讯单位:同济大学
论文DOI:10.1016/j.cej.2024.158066
全文速览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氯离子(Cl-)废水排放量逐渐增加,高效捕获和存储氯离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铋(Bi)基电极因具备高理论容量和优异的选择性,成为电化学脱盐(EDI)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其反应动力学较慢限制了实际应用。
为解决这一挑战,同济大学马杰教授的团队采用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MOF)限域的氧化还原介导重构策略,合成了重构铋纳米颗粒@多孔碳纳米棒(rBi@C)。在重构过程中,碳骨架的限域作用和晶体破碎使得rBi@C中的Bi纳米颗粒粒径更小,并引入了更多的Bi-O结构和不饱和配位活性位点。因此,rBi@C电极展现出卓越的Cl-去除容量(72.61 ± 1.31 mg-Cl- g⁻¹)和快速的速率(8.58 ± 0.73 mg-Cl⁻ g⁻¹ min⁻¹),同时保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多种表征结果表明,增加的Bi-O结构和低配位的Bi-Bi位点显著降低了Cl⁻的吸附能和反应活化能垒,从而提升了吸附活性和反应速率。本研究通过MOF限域重构策略显著提升了Bi基电极的氯离子去离子性能,为其在EDI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要点一:限域重构诱导结构变化
尽管rBi@C与Bi@C在棒状形貌上高度相似,但rBi@C中的Bi纳米颗粒尺寸显著减小。此外,表征分析结果显示,与Bi@C相比,rBi@C样品呈现出更丰富的Bi-O结构和更多的不饱和配位活性位点。这些结构特征的改变为其电化学性能和EDI性能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要点二:增强的Cl-去除性能
rBi@C电极在Cl-去除性能显著优于Bi@C电极,特别是在去除速率上,相较于Bi@C和rBi样品分别提高了约200%和140%。在不同电流密度下,rBi@C电极展现出最低的能量消耗和最高的电荷效率;经过100次循环后,去离子容量仍保持在83.33%,显示出卓越的循环稳定性。这些性能的提升归因于rBi@C中丰富的Bi-O结构和低配位活性位点,有效促进了Cl-的快速吸附与转化。
要点三:模拟揭示机理
为了深入理解rBi@C电极性能提升的机理,研究采用了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模拟了Cl⁻捕获过程中的吸附能和活化能垒。结果表明rBi@C中Bi-O结构和低配位的Bi-Bi位点显著增强了Cl⁻的吸附能力,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垒,从而提高了其Cl-去除速率。这些结果表明,调控Bi-O结构和不饱和配位活性位点是改善Bi基电极去离子性能的有效途径。
文献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8066
声明:
本文仅为了分享交流科研成果,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联系邮箱或添加小编微信删除。
课题组介绍
马杰课题组主页:http://nano.tongji.edu.cn/
第一作者介绍
周紫晴
周紫晴,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马杰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化学去离子分离电极的开发和应用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Chemosphere等期刊。曾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中滔环保奖学金和胡家骏天行健环境教育奖学金等荣誉奖励。
通讯作者介绍
马杰
马杰,教授,博士生导师,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援疆),长期致力于(电)吸附分离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课题,在Nat. Water, Angew. Chem. Int. Ed., Nat. Commun., Adv. Funct. Mater., Nano Let., Adv. Sci., Small, Research, Water. Res., Environ. Sci. Technol.等期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0余篇,ESI高被引/热点论文30篇/次,论文总他引11279次(WOS),参编英文专著3部,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项。担任Sci. Rep.、Chinese Chem. Lett.、Sustainable Horizons、物理化学学报等期刊编委,Nanomaterials、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客座编辑,新疆工程材料与结构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新疆节能减排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环境保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入选“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同济大学“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百人计划”等,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5),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中国化工学会基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等,2016-2019连续四年荣获Publons环境与生态及交叉学科领域“顶级审稿专家”荣誉,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环境修复材料》分会主席,中国材料大会《环境分离净化材料与技术》分会主席,2020-2024年连续五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2年入选科睿唯安“交叉学科”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NanoEE团队招生招聘信息
同济大学NanoEE团队招生招聘信息:
招收硕士生(推免)、博士生(直博)、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
接收客座研究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
欢迎有志于电容去离子技术的同学加入团队,共谋合作发展!
团队网站:https://nano.tongji.edu.cn
喀什大学NanoEE团队招生招聘信息
招收硕士生、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
接收客座研究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
欢迎有志于电容去离子技术的同学加入团队,共谋合作发展!
招聘详情访问:
https://www.ksu.edu.cn/info/1031/27995.htm
联系邮箱:jma@tongji.edu.cn
关注环材有料视频号,提供会议、讲座等直播服务!
环材有料为广大环境材料开发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发人员提供信息交流分享平台,我们组建了环境材料热点领域的专业交流群,欢迎广大学者和硕博学生加入。
进群方式:扫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为好友,邀请入群。请备注:名字-单位-研究方向。
扫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邀请入群,获得更多资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