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东盟与中国的伙伴关系正走向成熟,但在安全领域仍有问题需要共同解决。在南海争端中,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明显介入,借机挑衅威慑中国,进一步推高了风险。地区国家应排除外部势力干扰,在全球安全倡议框架下通过谈判对话自主解决各自的安全关切。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与西方安全理念完全不同,强调包容性的总体安全。其中,关注气候、粮食、能源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应成为倡议落实的第一步。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翁诗杰
(Ong Tee Keat)

马来西亚前交通部长

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

自2021年以来,中国接连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全球倡议,打破了西方关于可持续发展、安全关切和跨文明互动范式的“金科玉律”。在如今不断变化的全球格局中,特别是在活跃的亚太地区,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全球治理中看似独立的各个层面,实则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一直以为西方化是现代化的唯一模板:只有以环境退化为代价才能实现发展;民族国家只能通过军事联盟和加入西方主导的军事威慑架构来确保安全;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中,“文明的冲突”是必然;和平共存根本不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在美国主导的世界里,这些为西方集团利益服务的歪理邪说被当作“福音真理”,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尤其是在曾经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的“全球南方”国家。

东南亚国家联盟因共同安全关切而成立,其时正值冷战高峰期,它在西方国家眼中,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组成的新兴国家集团。尽管西方宣称在冷战的意识形态对抗中有义务对东南亚提供安全保护,可东盟作为东南亚国家的区域组织,却一直谨慎地在地缘政治的对峙中小心前行。从它在1971年发表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区宣言》(ZOPFAN)中可见一斑。当时,东盟五国外长在马来西亚签署该宣言,旨在确保东南亚“不受任何形式的外部势力干涉”,扩大“有助于加强它们的力量、团结和更密切关系的合作领域”。在当时全球普遍追随美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背景下,东盟顶着“多米诺效应”的阴影,毅然发表此宣言,无疑是一个大胆的“逆行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如今,在东盟对华关系与彼此的经贸伙伴关系日趋成熟之际,安全关切问题却仍然是少数尚未取得共识的领域。在此背景下,一种普遍的观念认为,东盟在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保持两头下注较为明智,即在安全关切方面依赖美国提供的“保护伞”,而在经济上则选择拥抱中国。

这是一种受“零和”思维约束的短视选择。显然,当东盟开始参与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时,这并不意味着它从此彻底被纳入中国周边外交的轨道,而牺牲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国和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可以想象,现有的多维多边合作可能会延伸到安全领域。这种合作并不意味着针对他人。相反,如果有关各方能够超越对“安全合作”的狭隘解读,它可以产生“正和”的结果。毕竟,“安全”并不等同于所谓“志同道合”的国家必须纠众结盟,在军事上针对特定的第三方,更不等同于必须在外国主权领土上驻军和部署军事装备。

诚然,当前我们需要应对许多紧急情况和不安全因素,其中许多是整个地区乃至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非传统安全问题,从气候、粮食和能源安全到跨国恐怖主义和人口贩卖等,都显得比其他问题更为紧迫。

在寻求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同时,中国与若干东盟声索国之间的部分南海主权争议,对弥久的睦邻关系不啻是种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促进区域和平与稳定的前提下,维护中国与东盟的伙伴关系,需要更加注重互信与信心的建立。包容性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共荣和共存,可以成为稳定区域安全的“压舱石”。简单来说,发展带来的繁荣与和平将会铸就安全的环境,进而再为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东盟作为致力于促进经济合作与地区和平的区域集团,有其共同的愿望和关切。在现行互不干预的原则下,全体成员国的共识是,国内问题应在没有任何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自行解决,每个成员国都应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相关问题。

在当前中国与菲律宾的对峙中,外部势力明显介入,显然是冲着中国而来。在军事对峙中,任何的误判或失误都足以引发冲突,使地区和平与伙伴关系毁于一旦。

外部势力,尤其是美国及其盟友,并非争端的利益相关方,因此在干涉此事上毫无法律依据。以维护“航行自由”之名在争议水域耀武扬威实无必要,既无建设性,又具有挑衅性,因为南海的“航行自由”对民用船只来说,从未是个问题。至于所谓水域的主权争议会危及南海的航行自由之说,则是一种夸大之词。美国以东南亚海域的“警察”自居,为其海军舰队在中国家门口展示军事力量寻找机会和借口。这种举动只会使悬而未决的争端更为棘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众所周知,美国在亚太地区主导的整个安全架构是其印太战略的一部分,目标是中国,尽管其声称服务于印太地区的安全利益。美国以“共同防御”为名而主导的小多边集团,如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和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等,实则是公然无视东盟在本区域的中心地位。归根结底,美方的根本目标不外乎是要维护其在该地区的全球主导地位和霸权,即便是以牺牲区域稳定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在争端管控问题上,包容性的对话和谈判是唯一可行的选择,但对话和谈判的参与者必须只限于利益攸关方。

鉴于东盟向来就不是一个军事集团;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也不是一个传统的安全提供者,因此如果要在东南亚地区将全球安全倡议的理念悉数付诸实践,或许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危机等非传统安全关切会是相对容易看到成果的抓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Safe and sound"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栾瑞英

编辑:张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www.chinawatch.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