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波动频繁,导致许多人频繁出现头晕症状,发病率显著上升。威海市中医院耳鼻喉二科主任纪小美在临床中发现,虽然冬天是心血管问题的高发季节,但是很多内耳前庭疾病更容易引发头晕,而这些由内耳前庭问题引发的头晕很容易被人忽视。冬天气温低,血管收缩,供应内耳前庭迷路动脉的血液会减少,从而引起前庭神经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内耳眩晕相关疾病,这样的病人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前庭是位于内耳的一个外周感受器,它的主要作用是感受身体的位置、运动以及外界的刺激,帮助大脑维持人体平衡。一旦出现前庭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头晕、眩晕,视物摸糊,旋转等症状。因此,在临床中不应忽视耳朵前庭器官可能引发的头晕问题。”她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啄治法的第三代传承人,纪小美兼任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分会的常务委员,她在中医治疗耳鼻咽喉疾病方面造诣颇深,尤其擅长处理慢性鼻炎、咽炎、扁桃体炎以及腺样体相关疾病,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纪小美参与的眩晕专科,成立于2013年的,作为胶东地区的先行者,致力于眩晕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经过团队多年的临床实践,他们发现约有70%的头晕病例与耳朵前庭器官的疾病紧密相关。科室配备了先进的检查设备,如眼震电图和前庭功能检查系统,能够迅速且准确地诊断出前庭神经炎等前庭相关疾病。同时,科室还研发了一套涵盖中医手段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独特的朱氏头皮针、浮针疗法、前庭康复训练以及针灸热敏灸等,这些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不久前,一位饱受头晕困扰长达15年的80多岁方大爷,慕名来到威海市中医院就诊。方大爷描述道:“我开始头晕的时候发生的很突然,天旋地转的,连眼睛都不敢睁开,感觉整个世界都要翻转过来,真是苦不堪言,当时做的心电图、颅脑磁共振、颈动脉血管彩超等检查都没什么大问题,过了2天左右,眩晕好转了,后来一直有头昏昏沉沉、走路不稳,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经过纪小美的详细检查,诊断出方大爷患有前庭功能障碍,这是由年轻时患过前庭神经炎未能彻底治愈而逐渐发展而成的。

针对方大爷的病情,纪小美根据病情为其制订了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其中包括前庭康复,中医浮针、头皮针,以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经过15天的精心治疗,方大爷的病症改善80%,他激动地说:“我现在一点儿都不晕了!”方大爷扔掉了拐杖,行走时基本没有了头晕的感觉,对治疗效果感到非常满意。

据了解,前庭功能障碍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极高,主要症状包括走路时头晕、平衡能力差等。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如双温检查和甩头实验,可以准确诊断出这一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庭功能会出现生理性退化。此外,急慢性前庭外周或中枢性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也可能导致前庭功能减退。患者在进行点头、仰头、摇头、行走、蹲下或翻身等活动时,可能会突然出现头晕、脚底不稳、视物模糊等症状。然而,这些症状在保持静止不动时会立即消失,但再次活动时又会再次出现。”纪小美介绍道。

对于前庭功能受损导致的头晕,科学有针对性的前庭康复是关键。据统计,纪小美所在的眩晕专科一年大约能接诊1600多位住院病人,门诊病人数量则超过1万,每天的接诊量大概在20到30个左右,通过针对性的用药和前庭康复,病人们的病情都得到了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