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事业单位,对于一位河北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生活的保障。他没有选择回到老家,而是留在天津,考取了编制。这份工作给他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高额的公积金。

在很多人眼中,体制内的工作意味着稳定的薪水和丰厚的福利。确实,体制内的社保缴费基数高,公积金缴纳数额也相对较大。与那些私企按最低5%缴纳公积金相比,体制内的公积金缴纳数额要客观得多。在天津,除了基本的公积金外,还有补充公积金,两者加起来,每月能达到8000元。这样的数额,确实让人艳羡,但这也是体制内岗位独有的福利。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公积金数额通常较高,但这也并非绝对,各地情况不同。在天津,有些单位的公积金可能只有三四千。因此,这位朋友无疑是幸运的,他不仅获得了稳定的工作,还享受到了意外的福利。

对于普通人来说,考入体制内,意味着一生的衣食无忧。退休后的养老金同样可观。当然,即便不在体制内工作,也不应自暴自弃。只要努力工作,结果同样可以令人满意。

让我们看看一位天津大哥的退休金明细。他在2023年9月退休,10月开始领取退休金。1997年之前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为14年,累计缴费年限为39年9个月,平均缴费指数为0.88。退休时年龄为60岁,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个人账户存储额为137443.21元。

养老金由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组成,每月到手的养老金合计为5245.78元。对于近40年的工龄来说,这个数额并不算多,与同工龄段的职工相比,也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但从养老金核算单来看,工龄长是优势,个人账户余额虽不算多,但13万也不算少。这位朋友尽了自己的全力,能够拿到这个水平的养老金,想必也会感到满足。

关于去哪里缴费最划算的问题,如果你能进入体制内工作,其实不需要考虑更换地方,即使在家乡工作,将来的退休金也不会少。但如果没有在体制内工作,还是建议尽可能去大城市,如上海、杭州等,那里工资高,补贴多,只要满足缴费年限,办理退休手续后,到手的养老金会让你养老无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