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还剩不足一个月,全年数据出炉估计等到2025年1月份。但2024年市场基调已经非常确定。守住基本盘的前提下, 官子阶段 (围棋术语,一局棋的最后阶段局部争夺)无法扰动大局。

惶恐不安是一种普遍的情绪,无论民营还是国有,企业们都在喊“狼来了”, 多位老总惊呼:“80%的企业要被淘汰”、“未来只剩下5家企业”言论没错,市场自由竞争的结果,总是趋于寡头化。但如果不加时间限制,类似的预言其实意义不大。

2024年,依然是艰难的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依然是艰难的一年

至少捱过史上最激烈竞争的这一年,回头再看,出清的品牌还是太少。按照这个速度,淘汰赛还得打上很长的一阵,世界线的走势当然不是线性的,但很难判断何时能有“加速挂”。

2024年,代价很大。顶着“第一大市场”、“第一大出口国”的帽子,但就是很难赚钱。主机厂不赚钱,做智驾芯片的不赚钱,做智驾系统集成的不赚钱,就连做充电桩的也不赚钱。那么到底谁赚到钱了呢?

供应商的紧日子,继续持续

比亚迪作为国内新晋销量一哥,财务表现强劲,Q3营收2375亿元,同比增30.8%;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11.5%。而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563亿元,但Q3末应付账款2375亿元。赚钱速度滞后于规模扩张速度。而自由现金流相当紧张的结果,客观要求自然是更严格的现金管理。这就能理解比亚迪发函要求传感器供应商森萨塔2025降价10%。

比亚迪当期毛利率20%,而森萨塔去年毛利率达到创纪录的38%。比亚迪强硬是因为有替代方案,森萨塔公开表达不满,不知道是不是做好放弃这个客户的准备。此事的大概率结局,就是森萨塔不但接受“超规格年降”,还将在具体产品报价额外再降一块,这是因为其他零部件供应商或者比亚迪自己,做出来全知识产权的替代供应。无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

供应商比主机厂毛利率高是历史常态,但绝对利润规模高于主机厂不大正常。宁德时代Q3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增26%,毛利率28.2%。有车企高管说过,不可能跟着比亚迪持续降价,因为没有一家车企能与比亚迪比拼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

就是这样一个销量规模最大、供应链控制能力首屈一指、在20万元以下产品中“拥有定价权”的车企,其利润规模也比不上头部供应商,且被应付款挤得有点窘迫。

比亚迪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决定了其市场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亚迪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决定了其市场地位

而Q3同期,广汽集团扣非归母-15.3亿元,同比跌216%;长安扣非归母51.2亿元,同比降75%;东风净利润-1.8亿元;上汽扣非归母0.3亿元,同比下滑99%。

主机厂都过成这样了,如果不要求上游让利,“链主”就白当了。在市场挤压OEM资产负债表的时候,OEM有足够的理由将压力向上传导。上游面对“分润”要求,第一反应不会是放弃这个客户,而是努力自己降本。因此我们看到2024年博世、采埃孚、舍弗勒、大陆,裁员裁得哀鸿遍野。

这一趋势将毫无疑问地延续到2025年,并将供应商的毛利率也拉下来。宁德时代是例外,它手握大量长协单。供应商面对OEM是否有“议价权”,实际上取决于技术。博世一直将ESP套件卖2000元,某主机厂做出来了,博世马上自己杀价到800元。而规模生产成本,技术含量更高,否则欧洲电池独苗NorthVolt就不会倒下。

按照这一标准,激光雷达供应商、芯片设计和工具链、传感器、智能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很难与主机厂博弈中占据优势。当然,华为是其中的例外。

简而言之,头部供应商的地位来自于技术护城河。整车市场角度的技术同质化,丝毫没有干扰到这一点。

2025年,头部供应商尚能独善其身,而大多数供应商必须和OEM一起过紧日子,直到整车的竞争烈度掉下来。但很多品牌梦想的“寡头俱乐部”体制,肯定不会发生在2025年。

外资品牌的去留,是伪命题

竞争不再残酷的前提,是新能源与燃油车的势力格局稳定下来,竞争者充分出清。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有可能。

大众集团CEO奥博穆日前对德媒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价格竞争如此激烈,几乎是灾难性的,对于外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来说,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他同时强调“目前电动汽车的价格竞争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我们预计,一旦异常价格竞争阶段过去,大众汽车将能够恢复其作为中国国内市场外资企业中主导的地位。”

作为CEO,他不能唱衰自家企业,必须要给出好的预期。但是,他暗示了两点:其一、大众无法恢复以往的地位,只能寄望于在外资企业中位居前排;其二、中国市场,将呈现中国品牌主导的局面。

中国市场是大众汽车无法失去的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市场是大众汽车无法失去的阵地

两者其实都近乎为现实。这已经是跨国企业能在中国争取的、相对不错的生态位。

扛不住价格战的跨国企业有两个选择,要么停掉产能,回归轻资产,即实际上的撤离;要么干脆地撤离,连大贸也不要了。至于裁剪产能等收缩战略,只是过渡状态。一旦进入死亡螺旋,很难改出。

跨国企业要不要留在中国,这是个伪命题。因为如果能选的话,都应该留下,哪怕不赚钱。因为一旦离开,就丧失了对新能源前沿市场敏感和跟进的能力。从这一角度,除了超豪“七姐妹”,所谓的轻资产运营,基本上是哄骗董事会的话术。就地组织生产,利用本地供应链,都打不过中国品牌,凭什么就能认为走进口大贸渠道,扛着关税和消费税,反而能打过。比如三菱、FCA(Stellantis的一部分),都说要轻资产,但进口数据惨不忍睹。

不过,眼下出现了“第三道路”。已经撤出中国的雷诺(理论上还剩下),目前正在上海以全资子公司“安倍”的名义招兵买马,重组在华研发能力。只是脱离供应链单独在中国做研发,还没有成功例子。

所有的跨国企业,都要好好想想,如何存续中国业务。

扩张还是收缩,取决于摊子

如何才能留在2025年及以后的牌桌上,很多企业提出过“销量门槛”、“市占率门槛”、“ 海外运营门槛”、“财务门槛”(专为新势力设置)、“供应链门槛”,但都可以归结为“工程门槛”。简单地说, 即达到供应链和生产组织都能形成足够的规模效应,摊薄运营成本。新势力就有能力,从“面向投资者”管理转向“面向市场”管理,即向成熟企业过渡。当然,有些“新势力”一上来组织度就比较成熟,比如小米汽车。

对于新势力来说,重要的是建立起足以赋能的产品体系。

11月份的销量成绩挺好看,零跑上了4万,小鹏上了3万,深蓝上了3.6万,小米上了2万。这些取得突破的品牌,除了小米是顺势操作,其余都在价格体系上调整到位,不管是以新车系、副品牌的名义,还是官降、优惠……他们都抵达了市场期待的价位。

越近年底销量抢占越是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近年底销量抢占越是激烈

这套操作只须两步走:智驾为首的技术向下普惠,打穿15元级价格线;生产组织和供应链跟上订单扩张节奏。两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回事,即压降研产成本,做低价产品也能保毛利率。

小鹏一直万把辆徘徊不温不火,现在取得销量突破,大部分应归功于Mona系列和P7+的成功。所谓的“鹰眼视觉”,就是依靠纯视觉替代激光雷达,降低了BOM成本。便宜、供应可靠、方便大规模生产,这就是典型的工程化思路。以前那么多SKU,大部分时间都在乱打。

蔚来也有类似的思路,但并不典型。原因是乐道同时意在摆脱400V的换电架构,这样造成的尴尬是“青春版蔚来”比原版电气架构更先进。

以前新势力共同的毛病,就是订单拿了但生产跟不上,眼睁睁看着订单跑路。原因大多是小门小户、以销定产,导致产能事实上萎缩(与设计产能相去甚远)。订单快速膨胀后,削减的产能来不及回归。表面上是产能爬坡太慢,背后是采购和生产组织不够、成本太高的先天性问题。

和新势力需要大胆谋求扩张相比,传统车企需要做的是收缩。原因是摊子铺的太大,内部竞争过度,以至于削弱了整体竞争力。有的打出旗号,诸如吉利“台州宣言”、广汽“番禺行动”。多数没起名字,但做了收缩的实务,比如上汽、长安、东风、长城等。

操作上没什么可说的,旗下彼此赛道重复、定位相近的品牌,需要大刀阔斧去芜存菁,关停并转。连带着很多管理岗位消失,这个得罪人的活,需要具备威望的领导者来干,需要整个组织体系革命,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许多当年建立、收购的子品牌,市场逻辑不清晰,运营方向彼此倾轧,现在都吃到了苦头。内部资源挣得厉害,外部又没本事单独开疆拓土,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历史已证,“削藩”越晚,付出的代价越大。现在运营资源不够分,确实不是最好的时机,却是现在及将来最好的时机。

虽然2025年不会出现竞争终局,但在2023确认、2024加速的马太效应,到2025年将成为市场的主导趋势。头部名单业内都有数。经营走弱的企业中,新势力更脆弱。一旦传出资金链出问题,哪怕问题没那么大,也会被闻声而来的供应商挤兑。解决就业、带动上游能力更强的合资和民企,即便资金有问题,也会在地方政府和银团的力保下维持下去。这样的“预期管理”下,更加剧了新势力的脆弱性。

2025年,我们大概率能看到新势力的突然终结,却很难看到某些跨国和民企的久治不愈。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非主流”布局,吉利再赌甲醇全球性潜在危机,日系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