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制定非居民并购贷款业务指引、深化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贷款试点、积极筹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12月6日,在2024滴水湖新兴金融年度大会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金融监管局、上海证监局、上海市委金融办、临港管委会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领域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在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双向开放、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提出50条具体举措,明确要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领域高水平开放,打造金融风险压力测试区、高端资源配置新高地、产融结合创新示范区、金融服务集聚第三极。
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在致辞时表示,临港将坚持国际化发展思路,打造离世界更“近”的新兴金融中心,以更大力度发展科创金融、金融科技、航运金融、绿色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更加聚焦跨境和离岸金融、国际再保险、股权投资等重点领域,吸引集聚更多高能级金融机构和开放平台,将滴水湖金融湾打造成为世界的“金融湾”。
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实施方案》指出,支持临港新片区在跨境和离岸金融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上海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陶昌盛表示,上海市委金融办会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中央在沪金融管理部门,结合近年来中央支持上海的重磅文件中,国家交给上海、赋予自贸区以及为临港新片区量身定制的相关金融创新举措,细化和明确实施路径,推出更多创新性举措力,最终联合印发了《实施方案》。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实施方案》50条措施中,加大金融制度创新,打造金融风险压力测试区方面,包括试点放宽非居民并购贷款限制、率先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有效路径、探索制定跨境数据操作指引和建设新片区金融风险监测系统等措施;加快金融双向开放,打造高端资源配置新高地方面,包括积极筹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加快打造国际再保险功能区、进一步推进增值电信业务开放试点等措施;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打造产融结合创新示范区方面,提出深化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贷款试点、进一步拓展金融租赁SPV租赁物范围和市场化运作临港科创投资基金等措施。
以放宽非居民并购贷款限制为例,临港新片区国际合作首席事务官钟儒育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国内对非居民并购贷款尚无法推动,希望借助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将该业务率先落地。”
陶昌盛表示,下一步,上海市委金融办将会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推动《实施方案》落地落实。
会上,为构建国际股权生态,临港新片区股权投资集聚区海外机构联盟正式启动。此举标志着临港新片区在推动国际金融合作、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接下来,临港新片区将以临港新片区股权投资集聚区为依托,持续优化“募、投、管、退”全流程发展环境,吸引一批国内外优质股权投资资源要素集聚。
打造上海金融服务集聚第三极
《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加快滴水湖金融湾建设,在再保险、航运金融、资产管理、金融科技等领域吸引和集聚更多中外资机构总部、功能性总部及各类专业子公司、持牌专营机构等,激发金融市场发展活力,着力打造新时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承载区。
滴水湖金融湾位于临港新片区滴水湖正北侧一环带现代服务业开放区,总规划占地面积98公顷,是临港推进开放型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的核心承载区之一。五年来,滴水湖金融湾从临港新片区一片田野中迅速崛起,已成为上海乃至全球新兴金融发展的新高地。
钟儒育表示,五年来,滴水湖金融湾累计落地金融类项目超过600家,同时加快集聚金融要素平台,上海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已有20家再保险运营中心正式入驻,2024年力争实现再保险分保费收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也在积极筹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努力打造全球资产双向流动、深度通融的战略支点。
上海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仓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滴水湖金融湾一期项目有近150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即将迎来沿街面全面开放;二期项目明年可以全部交付;三期设计方案正在申报,最终滴水湖金融湾将会形成350万平方米的体量。”
“滴水湖金融湾与上海其他金融集聚区的关系是错位协同发展,错位指的是滴水湖金融湾集聚更多聚焦在跨境、离岸等与国际资本市场对接领域。”孙仓龙说。
面向未来,滴水湖金融湾将成为临港新片区跨境金融总部集聚、金融业务创新的承载区,聚焦新兴金融服务、新型国际贸易、高端国际航运等重点产业,布局跨境金融、金融科技、离岸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兴现代服务业,成为与陆家嘴金融城、外滩金融带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金融第三极”。
将加快培育新兴金融业态
当前,临港新片区正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优势,探索新兴金融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打造我国新兴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场,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表示,临港新片区聚集了大量的新兴产业,需要更具个性化、适配性更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所以要引导金融机构丰富和完善特色金融产品服务谱系,创新数字金融产品,拓宽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他建议临港新片区积极探索更加灵活的新兴金融监管沙箱机制,强化监管科技运用,提升风险评估和监测能力。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接受记者采访时则建议临港新片区在离岸金融方面有战略性安排,“中国金融的发展已进入窗口期,如果要在前沿性的金融领域得到长期提升,我国就需要与全世界的资源和制度进行对接,因此离岸金融体系就尤为重要。”
上海金融法院院长赵红表示,上海金融法院全国首创金融市场案例测试机制,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提供法律压力测试,“我们将加强研究、加强调研,进一步了解临港新片区新兴金融发展的司法需求,了解中外金融市场主体的司法需求,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司法服务,持续优化临港新片区法治营商环境。”
钟儒育表示,临港新片区将进一步集聚金融要素平台和金融机构,加快培育新兴金融业态,以滴水湖金融湾作为企业和平台的创新发展舞台,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贡献临港方案和临港力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