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说过,人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人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不论是不得不来,还是不得不走,都不是当事人可以决定的。
所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一切都是命数的问题。命数的诞生,以及终结,都是老天爷安排好的。凡人,只能经历过程。
总有人英年早逝,也总有人百岁而终;总有人中途夭折,也总有人命长福厚;总有人意外而别,也总有人安稳到老。
凡人,连是否生病都无法决定,又何谈完全控制自己的命数、寿元呢?
人呐,只要做完了这三件事,就离人生归途不远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一、经历了某一段历史,就离归途不远了。
当你翻开历史书,就会发现,不论是千古大人物,还是普通小人物,都只是经历一个时期,一段历史,然后就悄然离去了。
东汉末年的曹操,经历了汉末动乱、北方归一的历史,然后就离开了。等他的儿子曹丕上位,篡汉自立,才真正进入到三国时代。
一直被曹家压制的司马懿,经历了汉末、三国前中期的历史,才寿终正寝。而后来者司马师、司马昭,在三国后期大放光彩,但也很快就离开了。
历史的接力棒到了司马炎手上,建立晋朝,完全取代了曹魏,也彻底统一了三国。做完了这些事儿,天下归一,司马炎也就离开了。
一段历史,就是某个时代无数人的命运集合。但是,哪怕再怎么寿长福厚,也不过是百年的时光。而百年的时光,对于历史而言,不过是史书上的寥寥几笔。
哪怕是今时今日,你我也依旧在见证历史。每一代人都会悄然落幕,而历史,只会一直发展下去。一代人见证一段历史,而历史,却注视着每一代人。
二、完成了人生的使命,就离归途不远了。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有使命的。大人物有大使命,小人物有小使命。
不同在于,每一个人的使命都不太一样。而相同之处在于,只要完成了使命,当事人就会离开,不管他活了多少岁。
渭水垂钓的姜子牙活了八九十岁,就是为了完成“兴周灭商”的使命。随着周朝建立,姜子牙被分封齐国,很快也就离开了。
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二十出头就横扫北方,简直就是战神降世。随着他完成了封狼居胥的使命,就迅速离开了,终年23岁。
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才华横溢,诗文天赋极高,还写出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写完《滕王阁序》不久,他也就溺水身亡了,终年26岁。
还没有完成使命,那就继续活下去,比如大器晚成的姜子牙。已然完成了使命,哪怕还年纪轻轻,也不得不离开,比如霍去病、王勃。皆是如此。
自己究竟有什么使命,一开始谁都不知道。要走到生命的后半程,才有可能恍然大悟。
三、相遇、分开、了结这辈子的缘分,就离归途不远了。
缘起缘落,缘聚缘散,缘浓缘淡,一切都是天意。
缘分这种东西,就像是若隐若现的轨迹,贯穿了我们命运的始终。缘来了,挡都挡不住。缘去了,留也留不住。
佛家提出了一个观点:怨憎会、爱别离。
我们终究会跟不喜欢的人相遇,也终究会跟喜欢的人相遇。喜欢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缘者都会来到我们的身边。
随着双方的缘分逐渐散尽,哪怕双方再怎么不舍,也依旧要各走各路。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就是这个道理。
只要人活着,缘分的列车就会一直行驶下去。当走到缘分的终点,也就等于走到生命的终点,这辈子也就“圆满完结”了。
就跟一场“电影”一样,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亦或是什么龙套,当他们的戏份结束,就只能谢幕离场。这戏份,等同于世人的缘分。
写到最后
对于人生归途,不少人都觉得恐惧。
其实,没必要觉得恐惧,因为生命就是一个逐渐走向死亡的过程。这个过程,不论我们是否恐惧,都没有任何的作用。
该离开的时候,哪怕身体健康,也都会无疾而终。不该离开的时候,哪怕遭遇天灾人祸,也都能存活下来。
说得戏剧性一点,在我们诞生于世的那一刻,人生的剧本早已写作完成,只是我们都是“书中人”,就不知道罢了。
身为书中人的我们,会按照剧本的走向,去做该做的事儿,去遇到该遇到的人,去经历该经历的人生。一切结束,也就剧终。
一曲笙歌尽,曲终人亦散。
文/舒山有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