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8月,蒋介石为了缓和国共关系,主动向毛主席发出邀请,希望能在西安见一面。
但是,延安方面认为,蒋介石一向言而无信,毛主席如果去了西安,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张学良,因此,延安就决定,由林彪代替毛主席去见蒋介石。
之所以让林彪去,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林彪毕业于黄埔军校,与蒋介石有师生之谊,蒋介石不会对他怎么样;
二是林彪是抗日英雄,取得过平型关大捷,在全国各界都有着很高的声望,蒋介石也不敢对他怎么样;
还有第三,就是林彪因为受过伤,在苏联治疗了好几年,现在刚刚回国,还没有担任什么职务,正好有时间。
不过,也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认为林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适合做这种谈判的工作。
对这个问题,中央肯定也考虑过,之所以仍然让他去,除了上面的这三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毛主席知道,蒋介石这次邀请共产党谈判,只是在做表面功夫罢了,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诚意,不管让谁去,都很难谈出什么具体的东西来,即使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去,也只是多费口舌而已。
而且,林彪还有周恩来陪同,他不方便说的话,有周恩来帮他说,自然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不过,蒋介石对此还是有意见的,认为毛主席让林彪代替他来,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因此,当林彪到达西安的时候,蒋介石已经离开了,说自己有事先回重庆,让林彪去重庆见他。
林彪到了重庆后,终于见到了蒋介石,两人寒暄过后,林彪就向蒋介石提出了延安方面提出的要求:三停、三发、两编。
什么是“三停、三发、两编”呢?
所谓“三停”,就是停止全国性的军事进攻、停止政治压迫、停止对《新华日报》的打压;所谓“三发”,是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发饷、发弹、发药;所谓“两编”,就是允许中共领导的军队编为两个集团军。
对林彪提出的这三个要求,蒋介石没有直接给出答复,而是避重就轻地说:“我对团结统一是有诚意的,这不是政治手段,希望大家能在统一政令下工作。国内的政治问题,我希望整体解决,而且越快越好,不要零零碎碎,拖拖拉拉。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会为此努力,我会奉行公道原则,不会让你们吃亏。”
林彪见他态度还好,就提起了新四军的事,希望政府能承认新四军,并整编为一个集团军。
没想到,蒋介石一听就火了,大声说:“承认新四军,就是等于不承认政府!今后不要再跟我提新四军了,再提我是不听的!”
林彪没想到蒋介石的反应会这么大,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蒋介石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就缓和了一下态度,对林彪说:“因为你是我的学生,我才会对你说这些话,要是别人,我是不会说的。”
两人的第一次谈判,就这样不欢而散。
林彪回去后,向延安作了汇报,延安经过讨论研究后,提出了四个新的谈判方案,让林彪和周恩来再次向蒋介石申请。
哪四个方案呢?
第一,承认共产党合法化,国民党可以到中共控制的地区办党办报,实行三民主义;
第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整编为4个军12个师,包括新四军;
第三,陕甘宁边区依现有区域改为行政区,直属中央,并改组华北地方政权,实行中央法令;
第四,八路军、新四军原则上接受战后开往黄河以北的规定,但现在只做准备,等战事完毕,保证立即执行。
蒋介石看后,扔到了一边,对李宗仁、何应钦等人说:“中共提出的这四个方案,表面上有进有退,实际上让步少而得利多。第一条,中共控制的地区壁垒森严,我们要是进去办党办报,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第二条,把两个集团军改成了四个军,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第三条,服从中央是假,把在华北抢占的地盘合法化才是真;第四条,现在不执行,以后就更难了。”
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国民党方面的谈判者提出了好几个方案,都跟共产党提出的要求相隔甚远,只能不了了之了。
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谈谈停停,一直磨到了1943年6月,周恩来和林彪感觉实在没有再继续谈下去的必要了,就向延安申请结束这次谈判,返回延安。
这件事也再次证明,蒋介石根本没有和谈的诚意,他的思想还是“独裁”那一套,根本不会允许共产党和国民党平起平坐,之所以邀请共产党谈判,真的就是在做做样子罢了。
(参考资料:《毛泽东与蒋介石》《林彪的这一生》《党史博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