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当时中华民国的当家人老蒋被东北军控制。之后老蒋被迫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当然东北军控制老蒋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长期以来,多数人对东北军的印象是对老蒋有逆来顺受的习惯:比如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期间,东北军本来是可以和关东军打N次硬仗,甚至粉碎关东军的图谋的。但是东北军的当家人张学良却在老蒋的指令之下,选择不抵抗,并把军队撤回到了关内。
后世认为,西安事变的导火索之一,是老蒋撤销了东北军的三个师番号。
放弃东北老家,东北军没有反抗,但是为了三个师的番号,东北军就选择扣押老蒋,这其中原因何在?
1、武林盟主老蒋
虽然老蒋是国民党的老大,民国的当家人,但是,老蒋的权威性并不高——不论是在南京中央还是地方,老蒋的号令都受到抵制。
1927年-1937年,这十年时间,可以视为“十年内战”时期,也可以视为“黄金十年”时期。在这十年时间里,老蒋和各地军头的关系其实是互相猜忌互相博弈的关系:比如广西的桂系,就长期不服从老蒋号令,甚至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1949年。阎锡山更是从民国元年就统治山西,直到1949年,其统治才被解放军结束。
在中原大战之前,老蒋和地方的军头频繁爆发战争:包括蒋桂战争,也包括蒋冯阎战争。这些战争虽然最终都以老蒋获胜而告终,但老蒋的行政对地方的效果很差。
此外,在南京高层,很多同盟会时代的元老也没把老蒋的号令当回事儿。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的年底,而就在这一年的五月,老蒋就和两广地区的军头发生冲突:当时日本对我华北地区虎视眈眈,所以广东广西的军头以老蒋软弱卖国的名义谴责老蒋。甚至还组织武装以抗日的名义,和老蒋对抗。而老蒋也积极应对这些军头。同时,军统单位还声称收到消息:广东的军头陈济棠名义上反日,其实是另有图谋。最终还是老蒋手段高明,瓦解了两广地区军头给自己营造的不利局面。
2、西安事变的推手
其实老蒋对于解决军头林立的局面也想出很多绝招:比如在和红军交战的过程中,就不断派军头手里的地方军和红军交战。这样不论是红军被消灭还是地方军被打击,对老蒋来说都是有利的。
当然地方的军头也不是傻子。比如红军在西南地区活动时期,西南地区的军头和老蒋的中央军,就各怀鬼胎。红军进入贵州期间,贵州的军头王家烈选择出逃,结果被老蒋借此接管了贵州的军务,并派中央军入驻。而四川的军头看到王家烈的情况,也都开始想办法抵制中央军进入四川。
张学良失去东北以后,张学良的东北军被老蒋打发到西北地区和红军交战。比如当时红25军就和张学良的部队有过交战。
红25军的军长是徐海东,开国大将。徐海东的军队重创张学良的部队,张学良的部队有三个师,被徐海东的部队消灭。
其实民国时期人命如草芥,所以按理说,三个师被消灭,只要重新抓壮丁,还是可以恢复三个师的军力的。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民国的军队,也是有编制的——有编制,才能拿到军饷。
老蒋得知张学良有三个师被红军消灭以后,于是下令撤掉了张学良这三个师的编制——意思就是张学良以后想恢复这三个师,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没有编制了。
当时张学良的东北军旗下一共13个师的编制。对于三个师被红25军消灭的现实,老蒋一点悲悯的态度都没有,居然还趁火打劫取消这三个师的番号?于是东北军开始沸腾起来。这种沸腾也让张学良感到坐不住。
毕竟,从1931年开始,东北军和中央军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而三个师的编制,更让矛盾变得更加激化。
就在东北军将士群情激奋的关口,老蒋又继续让张学良派遣东北军进攻红军。而此时,一方面陕北方面和张学良取得了联系,另一方面,东北军将士也不愿意继续给老蒋卖命。所以东北军和红军事实上处于停战甚至合作的状态。
老蒋在南京坐不住了。于是决定去西安督促张学良快点进攻红军,不曾想在西安,老蒋就遭到了扣押。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