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要:该文以环鄱阳湖区88个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学等技术方法构建GIS数据库,对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和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边缘密集,腹地稀疏,多核心连片分布”的分布特征,形成了“一高两次”3大集聚区和多个过渡扩散区的格局,在各历史时期内呈聚集分布,多分布于低海拔缓阳坡丘陵地区;2)环鄱阳湖区各历史时期新增传统村落呈增长趋势,宋代增速最高,明清时期增速开始回落,并伴有显著的圈层扩展和点—轴扩展趋势;3)影响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山水环境是在自然环境因素中的主导要素,因各类时代因素而导致的人口迁徙则是在社会经济因素中的主导要素。
关键词: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历史演变
0 引言
传统村落作为中国劳动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居智慧的物质见证,折射出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近年来,针对地域聚落景观的研究与保护逐渐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汇纳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来水的环鄱阳湖区在历史上多元文化的交织影响下形成了悠久灿烂的鄱阳湖文化,成为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农耕文化发源地之一。区域内水网密布,鱼草丰美,不仅是中国自古以来经济文化发达富裕的鱼米之乡,而且是历史上长江水陆交通运输线上的关键一环和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同时,在历史上多次人口大迁徙中作为最早的落脚点之一的环鄱阳湖区受到一波又一波的文化刺激,形成了独特的鄱阳湖文化特征。针对该区域传统村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前,针对传统村落空间与保护方面的研究,涉及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空间演变与动力机制、遗产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相关研究有从注重个体村落向区域空间研究转变的趋势。然而从研究对象看,目前大多数以自然地理区位划分,较少突破行政界线从人文地理分布视角开展某一区域的研究,分析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文化地理区对于内部要素的影响作用有所忽视;从研究内容看,多关注自然地理要素与村落布局之间关系的研究,人文与自然因素交叉研究却相对薄弱。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与统计学等技术方法,对比环鄱阳湖区内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情况,系统探讨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的特征与演变的内在机制与规律,为挖掘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历史文脉、推动环鄱阳湖流域传统村落景观资源集中连片保护传承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
环鄱阳湖区(见图1)是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农耕文化发源地之一,涉及南昌市、九江市、鹰潭市全境及上饶市、宜春市、景德镇市、抚州市、新余市的部分区域,共跨越8个市、38个区县,区域内分布着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5条主要河流,总面积约为54200km2。
研究以区域内国家级传统村落和省级传统村落为基础,除去重叠的部分,最终将88个省级与国家级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在历史长河中,这些村落经历了形成、发展和演变,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反映了聚落发展与历史沿革、社会、文化、经济、商贸、交通等各个方面密切联系。基于此,本研究聚焦于村落发展演变的时空分布特征比较,以期揭示影响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规律与机制。
研究以ArcGIS为技术平台,将样本抽象为点线要素。江西省传统村落的坐标数据通过Google Earth和百度地图获取江西省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点数据;通过中国科学院地理空间数据云获取分辨率为30m的SRTM高程数据集,包括海拔、坡度、地形起伏、坡面和河流水系等数据;驿道、历史沿革等人文信息主要通过翻阅相关文献、村史村志、地方志、族谱、口述志及网络资料等获取。
1.2 研究方法
1.2.1 最邻近点指数最邻近点指数可用于反映和判别江西省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和空间分布距离的相互邻近程度,通常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类型有均匀、随机和凝聚3种类型,可用最邻近点指数进行判别,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R为最邻近点的指数,为最邻近点之间的距离r1的平均值,为理论最邻近点距离,D为点密度,A为区域面积,n为研究对象的数量。当R=1时,=,这说明点要素随机分布;当R>1时,>,这说明点要素均匀分布;当R<1时,<,这说明点要素呈凝聚型分布。
1.2.2 核密度指数核密度估计法(KDE)体现了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的地理学距离衰减规律,距离较近的对象权重较大,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h为阈值,n为在阈值范围内的点数。密度分布在每个xi点处最高,向外不断降低,当与中心点的距离达到一定阈值(窗口的边缘)时密度为0。
1.2.3 不平衡指数不平衡指数反映了研究对象在不同区域内分布的均衡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G为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地区的传统村落数量,T为传统村落总数,取值范围为0~100。G值越大,分布越集中;G值越小,分布越分散。
1.3 影响传统村落形成及发展演变的因素提取
根据自然条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在村落形成中的作用,综合村史、村志等文献资料提取出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成因及发展演变因素,对传统村落形成与发展演变的因素进行提取,分别有水系、地形、自然环境、商贸、经济、宗族、风水、战乱、迁徙。环鄱阳湖区村落形成主要通过地方志、村志、族谱、考古资料等进行年代判定,由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几个时期逐次产生与发展。
2 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2.1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形成“一高两次多过渡”的聚集性分布特征
由核密度分析可知: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呈凝聚型分布(见图2和图3),呈现较为明显的“边缘密集,腹地稀疏,多核心连片分布”的特征,总体呈明显的“核心—边缘”的空间格局特征。除北部边缘的长江沿岸因历史水患而传统村落较少外,主要集中在南部的宜春、南昌、抚州的高集聚片区,其次是东部的景德镇、上饶和北部九江的都昌、湖口的低集聚片区以及西北部和西南部等多个过渡片区,中心临湖地区最少(见表1和图4)。从文化地理区位看,传统村落多分布在豫章文化区与临川文化区、赣东北文化区的交界区域。从区域发展层面看,根据“点—轴系统”理论,位于高集聚区和次集聚区的传统村落具有较强的区域联动发展优势,宜采用组团连片式进行保护和发展,以发挥集聚性优势。从流域分布看,鄱阳湖区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在抚河流域 (35.23%),其次为饶河流域(23.86%)与赣江流域(21.59%),信江流域传统村落最少。
2.2 传统村落多位于低海拔丘陵阳坡地带
地形是影响土地利用和聚落分布的重要因子,不同高程、坡度、坡向地区的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因子存在差异,对乡村的选址、规模结构及生产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本研究利用ArcGIS10.2将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分布图与地形高程图、坡度图、坡向图进行叠加分析,探究不同海拔、坡度、坡向对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分布的影响。
2.2.1 海拔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最低海拔为14.7m,最高海拔为656.4m,平均海拔为85.55m。在88个传统村落中,海拔107m以下的低海拔区域有77个,占总数的87.5%(见图5和图6)。由此可见,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低丘陵与平原地区更有利于聚落的产生与发展。将村落按形成年代划分,发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村落和元代时期的村落多分布于山区,魏晋时期战乱频发,许多北方士族为躲避战火选择迁居深山;而宋末元初同样时局动荡,也形成了大量注重军事防御的山区村落。
2.2.2 坡度坡度是决定地表面局部地面接收阳光和重新分配太阳辐射量的重要地形因子,可造成局部地区气候特征差异,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基于环鄱阳湖区高程TIF图层,对其DEM进行坡度分析(Surface Analysis—Slope)显示:在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中有74个传统村落分布在坡度为20°以内的滨水尾闾区与冲积平原的平缓坡地带,占总数的84.1%(见图7和图8)。由此可见,平坦适宜耕种的土地、便利的排水和便捷的交通是传统村落择址的重要考量。
2.2.3 坡向将传统村落点数据与完成分类的坡向进行叠加分析可知:环鄱阳湖传统村落朝阳面分布最多,占总数的75%(见图9和图10)。环鄱阳湖区是中国风水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也是“形势宗”发源地,古人为村落相地多选择坐北朝南、具备良好小气候的聚居环境。此外,与常年阴雨天气较多的阴坡相比,阳坡拥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光合生产潜力较大和雨量充沛等优势,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以及聚落的生产生活,能够较好地满足生产及繁衍的需求。
2.3 传统村落多分布于主要水系附近
利用缓冲区分析对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沿水系分布情况进行统计,以500m、1000m、1500m、5000m、10000m为重点考察区域建立河网缓冲区,并根据历史水文资料绘制出历代水系演变与传统村落分布关系图,从图11~13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鄱阳湖从早期面积较小的彭蠡湖逐渐扩张为现在的鄱阳湖区。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分布与各干流支流水系分布相关。在88个村落中有62个传统村落分布在环鄱阳湖区主干道10000m水系缓冲区以内,占总数的70.5%,剩余村落也多位于主要水系支系附近。村落大多分布在水系干流附近,但与河水保持着一定距离,这保证了村庄生产生活取水便捷的同时亦可防涝。从历代分布看,唐宋以后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稳定,商贸交流频繁,修水、饶河、赣江等主要水运通道附近村落明显增多。由于信江流域明清时期鄱阳湖南移成为洪涝灾害频发的滨湖尾闾区,所以该流域的传统村落遗存稀少(见图11~13)。
2.4 水陆交通网络影响了传统村落的分布与数量变化
研究基于传统村落坐标,参照《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等相关资料,绘制历史上的陆路和水运线路。对商道与传统村落分布关联进行分析可知,多数传统村落在主要陆路与水路附近形成。鄱阳湖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尚为荒蛮之地,秦始皇为征兵岭南,开始经由环鄱阳湖区开辟至岭南的古道;魏晋时期虽有大量人口迁入,但由于战火频发,政权更迭,所以水陆交通并未得到大面积进一步的建设;唐宋时期环鄱阳湖区对外交通仍主要依托于发达的水路航运,陆路交通虽有所发展但仍不完善,直到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加剧,驿道和商道网络渐渐通畅完善,环鄱阳湖区逐渐成为国内重要的粮仓和瓷器、茶叶等商品交易中心。驿道与商道决定了传统村落与外界往来与信息交流,也刺激了一批商贸型村落的形成与发展。尤其在明代以后,随着中央集权加剧,驿道进一步开辟,新增村落表现出较高的与道路趋同的线性分布特征,整体呈中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的格局(见图14)。
3 不同历史时期的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的空间演变特征
环鄱阳湖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尚书·禹贡»已记有“彭蠡”,这是对鄱阳湖早的记载。作为江西省历史上重要的移民通道,环鄱阳湖区受到一波又一波的文化刺激,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鄱阳湖文化特征和生产生活方式。悠久的历史使得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经历了复杂的时空演变,关于其演变特征的研究对该区域传统村落文脉谱系的整理以及系统性、精准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各个历史时期传统村落呈现聚集分布
根据村落历代分布可以统计出环鄱阳湖区村落数量变化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在各个历史时期,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都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村落数量最少,聚集程度较低;隋唐以后开始逐渐增加,宋代形成了建村数量上的高峰期,这种现象和变化趋势与战乱和移民政策密不可分。
3.2 传统村落数量整体呈线性增长趋势
魏晋时期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数量为3个,占总数的3.4%,该时期北方人口第一次成规模南迁;唐代增加的传统村落有14个,占总数的15.9%,为避唐安史之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传统村落呈现进一步增长;宋代商品经济发达,陆路水路交通逐步通畅,传统村落呈现井喷式增长,数量为35个,占总数的39.8%;明朝初期因湘鄂战乱而损失大量人口,政府实行“江西填湖广”政策,导致区域内人口一定数量流失,但随着中央集权和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帮兴起,传统村落增加了24个,占总数的27.3%;清代中后期平定太平军战争的破坏,传统村落增长缓慢,占总数的4.5%。
形成村落最少的是魏晋时期,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环鄱阳湖区尚处于未开发阶段,加之当时政权更迭和战乱频繁。唐代以后时局稳定,逐渐形成线性增长趋势,宋代达到增速高峰,在明清时期又恢复了平稳增长。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时间跨度从魏晋直至明清时期,保留最多的是宋代村落,其次是明代和唐代。一方面这与社会稳定程度、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另一方面其与环鄱阳湖区历史上经历的多次移民潮有关。
3.3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演变特征
人类聚居是为自身所做出的地域安排,其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受时局更迭、人口迁徙、社会经济、商品贸易、战乱等因素影响,从总体来看,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演变呈现圈层扩展与点—轴扩展特征(见图3)。
3.3.1 宋代以前整体呈圈层扩展趋势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散点式的空间分布,仅有的零星村落分布在区域东部的景德镇市、北部的九江市和西南部的宜春市等。随着唐代大一统,移民迁徙、经贸繁荣以及交通逐渐便捷,到宋代时期,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已围绕东北片区和南部片区形成圈层扩展趋势。其中当时的饶州(今景德镇市)与江浙交往密切,大量移民自江浙迁移而来;豫章郡(现南昌市)为当时江南道的首府,城市的建设发展也带动了地区传统村落的形成和繁荣,从而形成了传统村落高集聚区。
3.3.2 宋代以后整体呈点—轴扩展趋势宋代以后,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逐渐以景德镇市、南昌市和宜春市为中心点,连点成线,形成了以赣抚流域为核心,向东北和西部逐渐延伸扩散的分布格局,这与环鄱阳湖区人类活动的扩展密切相关。随着唐宋以来的人口逐渐增加,大量原有村落已无法承担激增的人口,宗族分支开始向外拓荒迁徙,取水便捷、土地平坦肥沃的沿河谷底成为形成新聚落的首选地,沿主干水系和分支水系逐渐形成新的聚落带或聚落群。这一时期,一些地区通过对土地的人工干预和梳理,建设了有效的水利系统,形成了更为适宜生产居住的土地区域,催生了大量新的村落的形成与聚集,体现了村落自组织社会性。区域中西部的潦河灌区便是杰出范例。此外,由于这一时期地方行政区逐渐细分和完善,外来人口也随着迁徙、经商、做官迁徙到九江市、南昌市等地,所以加速了村落集聚区的扩展演变,如鹤舍古村(见图15和图16)。
4 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的研究可知:1)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边缘密集,腹地稀疏,多核心连片分布”的分布特征,形成了“一高两次”3大集聚区和多个过渡扩散区的格局,在各历史时期中呈聚集分布,且多分布于低海拔缓阳坡丘陵地区;2)环鄱阳湖区各历史时期新增传统村落呈总体增长趋势。宋代增速最高,明清时期增速开始回落,并体现出显著的圈层扩展和点—轴扩展趋势;3)影响环鄱阳湖区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山水环境是自然环境因素的主导要素,在各历史时期背景下导致的人口迁徙则是在社会经济因素中的主导要素。
三国两晋与唐代的传统村落多为在时代背景下自主迁徙形成,绝大部分分布在丘陵之间的饶河流域。这一时期保留的传统村落均因北方政治动乱和经济重心南移而导致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入赣成村。丘陵易守难攻的地势也利于外来人口形成以家族血缘为依托的相对独立的聚落,保证了聚落的防御性。宋代水运发达,经济繁荣稳定,人口迅速繁衍,这一时期的传统村落兴建多为本地宗族分支过多,土地无法负担激增的人口,部分支系亲族选址重新建村,多选址于在环鄱阳湖中南部赣江流域、修水流域与抚河流域中的冲积平原,在水陆商道附近形成大片聚集点,推动了环鄱阳湖区向南得到进一步开发。元明清3代新兴传统村落分布较为分散,开始呈点轴连片式发展,沿前代已成型的传统村落聚集区之间不断扩展式分布。由此观之,历史演变所包含的人口变迁、战火、商贸等因素皆影响了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分布。信江流域频发的水患导致该区域传统村落保存稀少。
目前保留的传统村落只是历史上的部分样本,很多古村落在历史长河中因战乱、迁徙而破坏、荒废甚至不复存在。此外,一些本身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聚落在近现代城镇化过程中失去了原有价值而未入选国家级或省级传统村落,这导致本文在样本选择上无法更为系统、全面地统计和分析,成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因此,如何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梳理各朝代内部的演化过程以及分析各朝代内部特定阶段时空尺度的村落空间结构和历史演变特征等,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
作者:李宝勇,谈慧敏,曾嘉伟,古新仁,张绿水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
选稿:耿 曈
编辑:宋柄燃
校对:贺雨婷
审订:耿 曈
责编:欧阳莉艳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