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些军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一提起“叶王陶”,都知道这三人是指叶飞司令员、王必成司令员、陶勇司令员,其中叶是开国上将,王、陶是开国中将。部队是指叶飞的第一纵队、王必成的第六纵队、陶勇的第四纵队。
可以说,“叶王陶”,是华东野战军一流战将的代名词,是粟裕麾下著名“三剑客”的代名词;而一、四、六纵,则是华东野战军主力纵队的代名词,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代名词。
军史将“叶王陶”连在一起,成了约定俗成的一个叫法和名号。那么这个叫法和名号最初是从哪来的呢?
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跨江北移苏北后,改为苏北指挥部。陈毅任总指挥,粟裕任副总指挥。所属部队与挺进纵队、苏皖支队会合,整编为3个纵队。叶飞任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王必成任第二纵队司令员,陶勇任第三纵队司令员。
需要说明的是,那时的纵队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纵队编制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解放战争时期的纵队通常相当于军级,每个纵队二、三万人。而这次苏北指挥部组建的三个纵队,实际上每个纵队仅相当于旅一级的编制架构。每个纵队仅编三个团,不过二、三千人。叶飞的一纵,辖第一、第四、第五团;王必成的二纵,辖第二团、第六团、第九团;陶勇的第三纵,辖第三团、第七团、第八团。
这次叶飞、王必成、陶勇分任一、二、三纵队司令的编组,就是最初“叶王陶”叫法的由来,也是三人联手并肩协同战斗的开始。
“叶王陶”联手的第一场作战,就是决定苏北抗日主导权命运的决战——黄桥决战。
既然号称是“决战”,这场战役的重要性及惨烈程度可想而知。毕竟陈粟苏北指挥部仅有7千余人,而韩德勤顽军却是3万多人。敌我兵力对比极为悬殊,这要求陈粟不仅在战略上以少胜多,在战术上也同样需要以少胜多。
为此,陈毅坐镇严徐庄,掌握全局,特别是做好统战和政治工作,确保其他杂牌派系保持中立,新四军能够集中全力对付韩德勤的顽军。
粟裕坐镇黄桥,负责一线战场指挥控制。
陈粟制定的是“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根据这一作战方针,具体的摆兵布阵是,以陶勇的三纵坚守黄桥,以叶飞的一纵、王必成的二纵担任机动突击力量。总的兵力区分是,以四分之一的兵力担任守卫黄桥,以四分之三的兵力担负机动突击,目的是保有最大的突击力量,确保对敌实施猛击,毕其功于一役。
最终,经过三天激战,黄桥决战取得完胜。“叶王陶”三个纵队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守卫黄桥的陶勇纵队,他这个纵队人数最少,也就二千余人。在守黄桥战事最吃紧之时,顽军一部“居然在尘土硝烟中突进了黄桥东门”。此时,身为纵队司令的陶勇“把上衣一脱,挥动马刀,带领部队冲出去,硬是将顽军杀出东门”,其勇猛程度可见一斑。
实际上,在黄桥决战之前,“叶王陶”均已有一定名气。特别是叶飞成名更早,红军时期便是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的创始人,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他为“小叶”;王必成在此之前,便有“王老虎”的盛名,他的老二团被称为“老虎团”。
这次黄桥决战后,“叶王陶”声名更是大震,三人联手作战的名号以此为发端,叫响大江南北,叫响整个华东战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