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串”牌坊是不是很震撼?也很美?从空中航拍更有视觉冲击力,如果选在四五月份春暖花开,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来会美如画。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是在琼瑶阿姨的电视剧《烟锁重楼》,片头还是片尾忘了,总之印象深刻。
琼瑶的小说和电视剧是大部分八零后的童年记忆,八九十代能看的电视节目不多,金大侠的武侠剧和琼瑶的爱情童话占主角。很多年之后,我才有机会有能力来到千里之外的古徽州,亲眼看到,亲手抚摸到这些伟大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安徽歙县,现在属于黄山市,古代是徽州的中心,留下了很多极具特色的文化古迹。歙县棠樾村的七座牌坊是最具代表性的,最牛的是这七座牌坊属于一个家族——鲍氏,而且时间跨度达到五百多年。七座牌坊的建造年代始于宋代,终于清代嘉庆年间,现存牌坊是明朝嘉靖年以后建的,宋代的牌坊曾损毁后重建多次。
更厉害的是这个家族曾兴盛了五百多年,因为这样的牌坊在古代不是普通百姓能建的,也不是你有钱就能建造的,必须有皇帝的圣旨或者口谕才能建牌坊。主要是为古代的“杰出女性”、大孝子和为百姓和国家立了大功的官员建造。
建牌坊的钱谁来出也是有严格规定的,成就最大的皇帝出钱,当然是国库拨款;成就次之的是获奖人出一半,皇帝出一半;成就一般的则是在皇帝允许的情况下自己出钱造。鲍氏牌坊群中只有一座是自己家出钱,鲍家不缺钱,有商人有高官。
为女性建造的牌坊就是我们熟知的贞节牌坊,棠樾牌坊群中有两座是贞节牌坊,两座是孝子牌坊,三座是为立过大功的鲍氏家族成员而建。正是因为都是一家的,所以才这么集中,而且能保护得这么好,非常难得。
来吧,一一欣赏一下这七个杰作:
第一座:鲍燦孝行坊
建于明嘉靖初年(公元1552—1567年),为鲍氏家族一位孝子鲍燦建造,据《歙县志》记载:“鲍燦读书通达,不求仕进,他的母亲两脚病疽,医治多年无效,鲍燦持续吮吸老母双脚血脓,终至痊愈。”为弘扬孝道皇帝下旨建造牌坊。鲍燦还教子有方、被“荣封三代”,特地为其祖父立坊。
第二座:慈孝里坊
慈孝里坊是始建年代最早的,始于宋代,后来因各种原因损毁,明清两代都进行了重建,是为旌表宋末处士鲍余岩、鲍寿逊父子而建,是皇帝新批“御制”的。鲍氏父子立了非常大的军功,赐建此坊,牌坊上还刻有明永乐皇帝的《慈孝诗》,乾隆皇帝也被感动写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对联,并拨银修缮。
第三座:鲍文龄妻节孝坊
第三座牌坊建于清代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额刻“矢贞全孝”、“立节完孤”。据县志记载,江氏为棠樾人,二十六岁守寡后,“立节完孤”,把儿子培养成歙县的名医。在古代宗法社会被认为是最大的孝行,所以在江氏八十岁高龄时族人为她请旌建造了牌坊。
第四座:鲍淑芳父子义行坊
鲍淑芳父子义行坊,也叫乐善好施坊,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1年)。当时鲍氏家族到鲍濑芳时,官至两淮盐运使司,掌握江南盐业命脉。鲍淑芳为了光宗耀祖,便向当时受灾地区捐粮十万担、捐银三万两,修筑河堤八百里、发放三省军饷。于是受到皇帝封赏,下旨为鲍家建了一座“乐善好施”的义字牌坊。
第五座:鲍文渊妻节孝坊
这座牌坊是第二座贞节牌坊,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8年)。鲍文渊的第二任妻子吴氏二十二岁嫁入鲍家,当时小姑生病,她昼夜护理。二十九岁时丈夫去世,自己没有生育,对前室的孩子鲍元标视如亲生,尽心抚养,直至其成家立业。鲍元标后来成了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吴氏还尽心侍奉婆婆到寿终,她在六十岁时辞世。皇帝破例为她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牌坊。
第六座:鲍逢昌孝子坊
第六座牌坊,建于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鲍逢昌的父亲在明末外出多年杳无音信。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十四岁的鲍逢昌一路乞讨千里寻父,孝心感动上苍,最终在甘肃的雁门古寺找到了生病的父亲。他还为父亲的背疽吮脓疗疮,将父亲接回家中。孝心感天动地,荣获孝子坊一座。
第七座:鲍象贤尚书坊
最后一座牌坊建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鲍象贤是嘉靖八年进士,初授御史,后任兵部右侍郎,受百姓爱戴,为他建了生祠以示感恩。不过鲍象贤的性格太直,政治生涯几起几落。但他一直廉智自持,死后被追赠加封为工部尚书,建造牌坊一座。
我这个顺序是牌坊群实际的排列顺序,不是按建造时间依次建造的,因为几百年前鲍氏家族自己也不知道他们家会有这么多杰出人才,所以后面的没地方了只能“插队”。棠樾村除了牌坊还有建造精美的祠堂、花园等珍贵建筑遗产,都是艺术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