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刘 洋
高扬彰显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推进“第二个结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拓展文化创新发展空间,以新的文化生命体为中华文脉提供依附场域;确保文化遗产既“传下去”又“活起来”,推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中华文脉作为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线,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精髓,更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深厚根基。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时隔一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赓续中华文脉的方法遵循,并进一步指明了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赓续中华文脉
要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觉认知与坚定维护,体现为明确的文化意识、自主的发展路径和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在数千年的民族主体一致性和民族文明连续性中造就并不断巩固的,是决定一个民族文化基本形态的关键因素,也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得以彰显的主观表现样态。
新时代,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不仅关乎民族精神的延续,更是实现中华文脉赓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首先,以文化自觉推进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文化主体性体现为文化自觉,是实现中华文化延续与创新的思想基础。文化自觉即对自身文化独特性、价值性和时代意义的深刻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文明积淀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精神体系与价值观。通过文化自觉,中华民族能够清楚认识到自身文化的深厚内涵,认识到自身在全球化和现代化中的独特价值。只有具备这种文化自觉,中华文脉的赓续才能始终保持清晰的方向。
其次,以文化自信加快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文化主体性表现为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核心支撑。文化自信是民族文化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缺乏这种精神状态,就很难在传承文化基因、赓续文脉时坚持其独特的内涵与形式。也就是说,只有以文化自信为根本依托的文化主体性,才能推进中华文脉的接力延展与中华文明的持续建设。同时,文化自信也表现为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扬弃。这种文化心态主张“以我为主”,能够在辩证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并将外来文化的有益部分积极内化为自我文化的组成部分,不断实现文化生命体的更新。因此,文化自信也推动着中华文化不断适应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新需求,为中华文脉的赓续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最后,以文化自强赋能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文化主体性指向文化自强,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文化自强作为文化主体性的核心要素,其进展能反映文化主体性的强弱,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基础上的一种文化创造力。文化自强体现出开创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文明形态,也即推动中华文化构建出具有创新性和独立性的文化体系。中华民族在摆脱西方现代文明的魅影和实现对其总体性超越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文明的创生力和文化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彰显。
赓续中华文脉要深入挖掘和
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对其精神内涵进行挖掘和阐发,不是简单的顺延,而是将其置于新时代坐标之中加以审视,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过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离不开“第二个结合”方法论的遵循。
首先,推进“第二个结合”,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延续中华文脉。“第二个结合”彰显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确证。鸦片战争后,传统文化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过程中遭遇危机,部分人群产生了文化自卑心理,削弱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活力。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化解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困境提供了科学方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对待传统文化,以应对西方文化渗透和消极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新时代,“第二个结合”更是深化了我们党对传统文化内核、样态和属性的理解,并将传统文化吸纳为巩固文化主体性和民族主体性的重要资源。可以说,“第二个结合”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我们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新时代条件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的基本遵循。
其次,推进“第二个结合”,拓展文化创新发展空间壮大中华文脉。一方面,“第二个结合”打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思想宝库,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文化根基,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开辟了崭新的空间。另一方面,“第二个结合”扩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途径,主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文化土壤,再造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打开了无限创新空间。总之,“第二个结合”构建了一种更为广阔的文化创新场域,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文明基因的激活,也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生命的充实。中华文脉正是在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互动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
最后,推进“第二个结合”,以新的文化生命体为中华文脉提供依附场域。文脉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文化的血脉,顾名思义,“脉”必须以肌体为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一重要论述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碰撞、交流、会通而实现螺旋式上升后的有机融合,乃至“基因重组”,进而生成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华文脉需要以这一健康且具有活力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为依托才能得到赓续。同时,中华文脉也能为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源源不断输送维持活力的养料,两者在相互供养中实现交融共生,实现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赓续中华文脉要推动
文化遗产“传下去”和“活起来”
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见证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中华文脉的具象表征。新时代实现中华文脉的赓续,要求确保文化遗产既“传下去”又“活起来”。在高扬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和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推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至关重要。
一方面,“传下去”是以文化遗产的保存为前提,是实现中华文脉赓续的物质基础。要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这不仅要求在保护工作中充分尊重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还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开发对其原真性造成损害。为此,首要任务是健全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方向。通过完善相关法规,明确保护范围、主体责任和法律后果,以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同时要加强文化遗产全过程的统筹与监管,包括范围划定、保护措施落实、资源合理配置等内容,细化监管重点,加强文物资源管理、价值阐释、执法督察、民间收藏等重点领域的深化改革,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强化执法监督和定期督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切实增强文化遗产防护能力,确保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得以延续。另一方面,“活起来”是文化遗产发展的动力,是实现中华文脉赓续的生动方式。在保护的基础上,赋予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是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通过运用数字化修复、3D建模等先进手段提高考古发现和分析的精准性;通过构建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库,开展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展示,实现文化资源的广泛共享;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和体验创新。此外,充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和旅游项目,提升服务质量,为大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体验;在国际传播方面,通过多元渠道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化遗产“走出去”,加强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对话,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四川日报》2024年12月9日第9版
作者:刘 洋(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