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空间魅力正在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间魅力正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一部分,艺术正在为城市更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城市空间整体地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品质、历史演变、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城市特色等,作为有温度、有活力的城市空间,文化和艺术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第29期SEA-Hi!论坛聚焦“空间艺术”主题,将邀请规划师、策展人、艺术家,从城市、空间、艺术多个视角,畅谈“空间筑梦,艺绘未来”话题。

本期SEA-Hi!论坛邀请了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田霏宇,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王子耕,中国当代前瞻女性艺术家胡尹萍,多学科数字生态艺术家袁隆作为演讲嘉宾,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和公共空间促进中心副主任王明颖作为互动嘉宾,他们将共同探讨城市空间与公共艺术的互动关系、公共艺术的策划与社会参与、空间艺术的态度与情感等话题。本期论坛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叶子龙主持。

论坛将于12月14日下午14:00,在保屯路433号上海设计中心南馆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霏宇Philip Tinari,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2001年从美国移居北京,获有杜克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以及哈佛大学的东亚研究硕士学位。自2011年出任馆长以来,UCCA已在田霏宇的带领下,由私人美术馆成功转型为UCCA集团,旗下包括一座由北京市文化局认证、于多地运营的美术馆,一个公益基金会和一组以艺术为核心的企业。田霏宇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有多年的研究和写作经验,他曾任2017年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大展“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的联合策展人,以及2021年沙特阿拉伯首个当代艺术双年展“迪里耶当代艺术双年展”艺术总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的艺术都是公共的,任何空间都可以被艺术所转化。无论是美术馆里的回顾展,还是城市中的雕塑装置,所有的艺术介入都应为观众提供新的可能性,并以引人入胜的方式与他们互动。田霏宇(Philip Tinari)将近一年UCCA在中国的5个城市实施的截然不同的艺术项目,从中提炼出一系列经验教训,探讨这些艺术如何以各自独特的方式适应空间并与观众建立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子耕,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系副系主任,PILLS工作室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硕士。2025年威尼斯双年展主展特别板块牵头人。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雪城大学客座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开放课程导师等教职。曾担任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彩车设计组成员,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设计组成员。曾获得103届纽约艺术指导协会年度奖(ADC)全球最佳小型事务所及最佳学科奖,金方块奖,伦敦艺术节最高奖铂金奖,美国MUSE最高奖铂金奖,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组委会奖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间与艺术的实践涵盖跨学科的多种媒介和方法,创作者如何在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中适应新身份,在保有自身主张和特征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创作和设计的价值,服务更广大的群体,往往是公共艺术和空间实践中隐秘但重要的问题。本次讲座通过回顾王子耕近年来作为艺术家、空间设计师、策展人等不同身份下的代表性案例,分别讲述了作为个体表达的核心理念,集体合作中的感悟与启发,以及城市大型策展中的方法与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尹萍,当代艺术家。1983年生于四川,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2017年获中国青年艺术大奖。至今已在北京、上海、威尼斯、巴黎、纽约等地举办过8次个人展览,参与20多个国内外重要群展。她的创作不局限于雕塑本体的物质性,她更多的是让生活环境和际遇成为她作品的土壤。她将其艺术创作定义为介于“事情”与“作品”间的状态,她的艺术实践与真实生活有着深刻连结,通常是持续一段时间或者一直持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尹萍在2015年年初回四川家乡时,发现母亲和镇上其他妇女在编织一种劣质的毛线帽子,并被廉价地收购。回北京后胡尹萍请一位朋友化名“小芳”充当收购者,介绍她与母亲认识,并以较高的价格收购母亲的帽子。因工作需要,母亲学会了上网、微信、网上银行等现代沟通方式,建立了自信心和存在感。此后,母亲因为爱好创造了一百多种“奇怪”的帽子。随后镇子里的阿姨们也主动参与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隆,多学科数字生态艺术家、新媒体装置艺术家与策展人,联合国UNEP Forest for Life合作艺术家,“Sustainability Resonator 可持续共鸣体”项目发起人,伦敦艺术大学纯艺硕士。他通过跨学科研究与艺术实践,探索物质、能量、信息与意识的关联,并将人类文明置于宇宙维度中探讨生存状态及生态未来,融合中国美学与当代语境,擅长公共空间与跨媒介创作。作品曾展于UCCA、西岸艺术中心、威尼斯军械库、英国萨奇美术馆等国际性展地,致力于推动跨文化对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间艺术不仅是物质的设计,更是一种持续与自然、人类和未来产生共鸣的媒介。袁隆将以“持续共鸣”为核心,探索空间如何成为连接生态、文化和意识的动态场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装置”“园林系列”“量子跃迁”等代表性作品(一系列创作实践),艺术家将探讨空间艺术如何通过动态数据、文化叙事和未来想象,构建人与自然的永恒对话。空间不再是静止的容器,而是一个跨越时间、文化和生态的共鸣体,它以艺术的方式重新定义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塑造持续共鸣的无限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和公共空间促进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长期负责“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组织筹办工作,负责促进公共空间有机更新和公共艺术介入空间的实践探索和传播推广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主持东方卫视《看东方》、新闻综合《案件聚焦》。团十八大代表、曾获SMG名优新主持人等称号。其运营的公众号“子龙说”抚慰人心,成为无数都市男女心灵的港湾。

欢迎参与

第29期SEA-Hi!论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观新闻”视频号将对论坛进行视频直播,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上观新闻”视频号即可预约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