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陈浩 陈若天
冬日,是猫冬的时节,但老王却忙得不亦乐乎。
这不,他在稻田里养殖的中华鳖,进入集中上市期。“我这30亩地能收2000多斤老鳖,每斤能卖到六七十块。”老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光养鳖这一项,今年就增收七八万。”
王来友养殖的中华鳖。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老王,全名王来友,家住安徽省青阳县蓉城镇合心村。最近,发生在这个“非典型村”的新鲜事,可不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新事儿,又呈现出“典型意义”。
非典型村的典型意义
说合心村非典型,并非没有依据。
它地处长江以南,由于资源禀赋一般,没能在致富道路上走在前列。这里耕地面积不大,可用建设用地仅剩5亩,文旅资源几乎为零。
不过,相较于那些山坳坳里的村子,合心村的条件还算说得过去。特别是它交通便利,距离高速口才几分钟车程,是游客前往九华山的必经之地。
以上种种,构成了合心村的非典型性。在安徽1.4万多个行政村中,它“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村里的产业同样如此。
“产业结构单一。”据合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美珍介绍,主要是几名大户流转土地,从事稻虾种养。“过去,受限于养殖技术,我们的小龙虾上市时间比湖北等地晚约1个月,品质也不突出,价格卖不上去。”
更别提村集体经济了。2022年,合心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这其中,还包括蓉城镇统一管理分配的5万元商铺租金。
2023年,合心村发展迎来拐点。
“去年年中,安徽省财政厅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村庄蹲点调研,并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青阳县等出谋划策,统筹整合资源支持合心村发展。”安徽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处处长陈小永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
客观来讲,合心村的非典型性,决定了其难以获得各方的重点关注。然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恰恰是要帮助这一类村子找出路——毕竟,在江淮大地,“资源禀赋一般、但也说得过去”的非典型村,占了大头。
可以说,合心村正是这些非典型村的典型代表。
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徽省财政厅此举,是财政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次创新尝试。
“收入翻番还拐弯”
见到江河,章建国老远就迎了上去。
章建国是合心村第一批种养稻虾大户,而江河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所长。
冬日俯瞰合心村的虾稻田。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两人结谊,不仅缘于这一年多来,江河多次走进田间地头、给予大户技术指导,更是因为,“章建国们”实实在在地增了收。
“支持合心村发展,我们通过用好现有的财政资金,着重在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发力科技兴农。”安徽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处副处长马锐告诉记者,2023年,省财政厅会同省农科院在村里实施“稻虾综合种养模式转型升级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成果转化项目,项目经费200万元。
人民网安徽频道注意到,这一项目,因地制宜推广育养分离、一稻两虾、稻虾鳖连作共生等新技术、新模式。
合心村养殖的小龙虾。合心村供图
“育养分离,保证了虾苗和成品虾品质。一稻两虾,则通过技术加持,提前上市时间,赶上价高行情。同时,实行‘捕大留小’,小龙虾得以分批次上市。”江河进一步说道,在精细化种养助力下,水稻、小龙虾丰收后,村民还能养殖一季中华鳖或罗氏沼虾。
财政支持,不止于此。
“当前,安徽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破除预算基数,集中财力办大事。”陈小永表示,为把合心村建设好,给成千上万非典型村打样,各级和有关部门协同,合力保障合心村乡村振兴相关项目实施。目前,沟渠疏浚、冷库仓储物流中心建造、美丽乡村合心行政村紫竹窠中心村建设等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着。
一系列项目为合心村带来巨大变化。
“收入翻一番,还拐了个弯。”这是章建国等大户的原话。同时,稻虾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广大村民提供了更多务工机会。预计2024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万元,较2022年增长21%。
而通过设立高炮广告,打造观光采摘、田间骑行等项目,今年,合心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有望较2022年增长340%。
变化,还体现在精神面貌上。过去,作为一个关注度不高的非典型村,大伙干劲不足;现在,全村尤其是村两委班子劲头十足。用吴美珍的话说,“不是在谋项目,就是在抓项目。”
做好下半篇“文章”
在既有成绩基础上,如何做好乡村振兴下半篇“文章”?
面对这一课题,各方给出的解题思路是——延长产业链、做高附加值。
合心村的虾稻米广受好评。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众所周知,在农业产业链条中,生产端获取的利润占比较小,大部分利润分布在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
“村里利用财政资金,建造冷库仓储物流中心,拉长产业链。”吴美珍表示,这将有效满足当地及周边稻米、茶叶、肉制品等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的需求。
另一方面,合心村立足虾稻米,发力农产品加工。据了解,新的稻虾养殖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约70%,稻米自然优质。“今年,我们落户于此,收购、加工虾稻米。”禾花实业运营负责人章礼敏说,产品广受好评,并带动提高了周边稻谷收购价格。
下半篇“文章”,还包括辐射周边村庄,探索共同富裕。
“蓉城镇稻虾种养面积约1万亩,在合心村示范引领下,共计4000亩稻田实现一稻两虾。”蓉城镇联系合心村的副镇长查润生告诉记者,接下来,将在全镇推广一稻两虾,“有条件的,开展一稻三虾、稻虾鳖连作共生尝试。”
由此可见,财政资金以点带面的撬动、引导作用,初步显现。
“作为非典型村的典型代表,合心村通过财政创新支撑、科技助力,实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安徽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表示,合心村的发展实践,为财政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思路。“下一步,我们将因地制宜持续探索,并总结经验、适时推广,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财政力量。”
大雪节气一过,气温骤降,但广袤乡村干事创业热情依然高涨。
在财政、农业、科技等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江淮大地上越来越多的村庄,也将迎来新事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