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文物是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无声记录者,近代中国的苦难使得大量文化瑰宝流落他乡,其中360万件被掠夺至日本,甚至11件成为“日本国宝”。
从东京博物馆的展品到靖国神社的石狮,这些文物讲述的究竟是何种历史?它们如何从中华大地流失,又为何被日本视为至宝?
文化瑰宝的离散
在明朝,倭寇的骚扰虽不间断,但对中国文物的侵害尚属零星,自1894年的甲午战争开始,日本的掠夺行为迅速升级。
甲午海战后,日本在中国辽东半岛展开了全面的抢掠行动,当时的日军将文化遗产视为战争战利品,所有带有文化象征意义的物品都被打包运走。
海城三学寺的一对石狮子便是在那时被掠夺的,作为辽东地区的“神兽”,这些石狮不仅代表地方信仰,更象征着中国对辽东地区的主权。
战后它们被运往日本天皇御览,最终落户靖国神社大门外,成为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象征。
这种掠夺并未停止,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日本作为成员之一进一步深化了其系统性掠夺的策略。
万佛楼的金佛被整座掠空,整个建筑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壳,在北海静心斋,成箱的瓷器、铜器和佛教遗物被运往日本海军基地。
在掠夺中,唐鸿胪井刻石成为被日本重点运送的“战利品”,这块刻石是中国东北唯一的唐代碑刻,记载了唐代在东北地区宣誓主权的历史。
因其巨大的历史价值和象征意义,这块刻石被运往日本皇宫,至今深藏其中,成为被隐藏的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1931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文物掠夺达到了癫狂状态,日本军队的掠夺目标从博物馆、寺庙扩展到普通民居,无论是普通家庭的字画还是博物馆中的珍品,几乎没有幸免。
日军制定了严格的搜刮计划,地方士绅被强迫上缴家中珍贵物品,拒绝者则面临严厉的惩罚甚至死亡。
据当时记录,仅雍和宫前的金丝楠木大柱,就被日军运回日本,用于建造神社和寺院。
这些掠夺行为不仅仅是为了物质财富,更包含了文化侵略的意图,例如唐鸿胪井刻石记录了唐玄宗开元盛世的主权宣示,被掠至日本后成为日本试图宣示对中国东北地区影响的工具。
海城石狮从辽东守护者变为靖国神社的“看门兽”,更是对中华文化和民族尊严的深刻讽刺。
这些文物被掠夺的背后,还有一个深刻的问题:日本如何看待这些掠夺来的文物?它们是战利品,还是承载了侵略历史的沉重遗物?
文化的两端
历史的尘埃虽然逐渐落定,但被掠夺的中国文物依然在异国他乡诉说着那段无法忘却的过去。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这里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上万件,从良渚文化的玉器到唐宋时期的瓷器,再到明清时期的书画,应有尽有。
这些文物跨越数千年,类型丰富,成为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的核心展品,在这里,唐代的敦煌写经、元代青花瓷器都被精心布展,吸引了无数参观者。
对于这些文物的来源,展览标签中却鲜有提及,仿佛它们自始便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更令人瞩目的是京都国立博物馆,其三分之一的馆藏竟是中国文物,这些文物中不乏宋代的书画珍品,如南宋的《潇湘卧游图卷》和《红白芙蓉图》,以及备受推崇的曜变天目茶碗。
这些曾经代表中国艺术巅峰的文物,如今被日本奉为“国宝”,成为其文化遗产中的“顶级存在”,展览中,这些文物的艺术价值备受推崇,而其背后掠夺的历史却被巧妙地忽略。
日本的私人收藏馆同样藏有大量中国文物,有邻馆是京都著名的私人博物馆,其三层展馆几乎堆满了中国瓷器、铜器和书画。
这些文物有些以乾隆时期琉璃瓦装点庭院,有些则被隐匿于馆藏深处,公众几乎难得一见,与公共博物馆相比,私人馆藏更倾向于封闭和保守,甚至对文物的来源保持缄默。
如此矛盾的展示态度,让人不得不质疑:这些文物到底被视为艺术收藏,还是掠夺历史的无声证据?
另一方面,日本社会对这些文物的态度也充满了矛盾,部分日本学者和历史研究者开始正视文物来源问题,主张建立文物来源数据库,公开文物流失的历史细节。
日本历史学者藤田高景明确指出,这些文物是“历史负资产”,是侵略战争的罪证,归还中国是修复历史正义的重要一步。
日本历史学家藤田高景
东京历史教育者协会的东海林次男则认为,仅在表面上谈论反省战争并不足够,拒绝归还文物恰恰反映了日本对侵略历史的漠视。
然而也有学者以“研究不足”为由,对归还文物的呼声持保留态度,他们声称,在日本近代史的研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难以有效推进文物归还。
这种态度表面上看似理性,实则为拖延归还寻找借口,更何况,靖国神社和日本皇宫内的部分中国文物甚至连对外展览都不允许,公众对其现状一无所知。
这种矛盾在社会层面也十分突出,近年来,以“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为代表的民间组织,不断通过请愿、集会等方式呼吁日本政府归还文物。
但日本官方对此反应冷淡,既没有公开文物清单,也未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推动归还,这种态度不仅阻碍了中日文化交流,也削弱了日本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文化自信。
回归的可能性
面对文物流失和文化归属问题的复杂局面,文物的回归并非只是简单的归还行动,它还涉及多方面的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
以“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为代表的组织,通过公众签名、集会和请愿等方式不断推动归还议题的热度。
他们的目标不仅是敦促日本政府采取实际行动,还希望在社会层面唤起对文物流失历史的反思和共鸣。
日本学界的部分学者也加入了这一进程,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缬厚便是支持文物归还的声音之一,他认为,归还文物不仅是对侵略战争的认知,更是中日两国构建未来关系的重要基础。
除了传统的法律和外交途径,技术创新也为文物归还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近年来,3D扫描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让远程展示文物成为可能。
通过高精度的数字建模,不仅能够永久保存文物的细节,还能让更多人“接触”到这些瑰宝。
此外文物数据库的建立也是推动归还的一大重要手段,日本学界中支持归还的学者多次提议,系统性地梳理和公开被掠夺文物的清单和历史记录。
通过数字化的文物数据库,不仅能够为归还提供确凿依据,还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这样的透明化过程,不仅是对历史负责,更是对未来文明互鉴的承诺。
当然,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双方政府的支持与推动,归还文物是一个复杂的国际问题,需要强有力的政治意愿和执行力。
正如中国民间和学术界的努力所显示的那样,公众的推动和国际社会的参与可以成为重要的催化剂。
如果日本能够正视历史,并以实际行动表明其对文化遗产的尊重,那么文物的归还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结语
文物是无声的,但它们却记录了最真实的历史,它们的归还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修复,更是一次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文化对话。
日本掠夺中国文物这一历史问题,启示我们更需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参考文章
每日经济新闻2024年12月10日《日本民众集会,要求返还从中国掠夺的文物!包括靖国神社门前石狮、日本皇宫内的唐朝刻石等!学者:不归还是因为没反省》的报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