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中菲两国船只,在南海仙宾礁附近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对峙。尽管现在我方,已经掌握了南海斗争的主动权。但有人认为,如果我军在1980年代能够引进英国的“海标枪”舰载防空系统,那么90年代就能解决南海岛礁主权争端。那么当时解放军一度感兴趣的“海标枪”防空系统是何方神圣,真的能大幅度提高解放军南海舰队的战斗力吗?
解放军战舰防空能力不足,自研防空导弹系统困难重重
之所以会把南海岛礁争端和从英国引进“海标枪”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制约解放军舰艇远洋作战能力的,就是没有可靠的舰载防空导弹系统。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海军从苏联获得了4艘07型火炮鱼雷驱逐舰。并在苏联帮助下,为东海舰队建造了4艘“成都”级护卫舰。可这8艘主力战舰均只有双联装37毫米高射炮负责防空,且其对空探测雷达的性能也很差。
而1950年代苏联海军和西方海军,都开始将防空导弹系统安装在军舰上。苏联就首先将陆基型SA-3安装在改造后的56型火炮鱼雷驱逐舰上,并将其命名为SA-N-1防空导弹系统。然而这时中苏关系恶化让我军失去了外援,到1960年代。解放军只有从苏联购买的SA-2防空系统,和其国产化的“红旗”-2防空导弹。
显然靠中国自己的技术能力,将庞大的“红旗”-2搬上军舰是不现实的。于是中央军委提出,研制“红旗”-61导弹系统。既给陆军负责低空防空,也要上舰作为舰空导弹。然而直到1980年,这款号称具备60年代先进技术水平的。最大射程只有10公里的防空导弹系统,仍然达不到实用的水平。
更不可思议的是,当时海军高层竟然驱逐舰只负责反潜,由护卫舰负责防空。所以1970年开始服役的国产的051型驱逐舰,从一开始就没考虑安装防空导弹系统。而安装“红旗”-61的053K型护卫舰,实际只完工了两艘。这样解放军战舰离开近海作战时,就必须要得到解放军战机的掩护。一旦前出超过100海里,“腿短”的我空军歼-6、歼-7战斗机就爱莫能助了。因此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解放军海军主力舰都没有去南沙巡航。河内当局公然继承南越对我南沙岛礁的侵占后,又加强了在南沙的军事存在,我南海舰队却只能干瞪眼看着。
英国主动推销“海标枪”,我海军试图改装国产战舰
俗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1960年后中苏关系恶化,却为中国同美国和西欧国家改善关系创造了机会。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中国海空军有机会去西方国家采购先进的武器系统。而当时仍拥有西方国家第二强海军的英国,也愿意向中国推销,包括“海鹞”战机,“斯贝”航空发动机及其改造的舰用主机等先进武器设备。
1980年9月初,英国42型驱逐舰“考文垂”号访问中国上海。这艘代表着欧洲国家当时最高技术水平的导弹驱逐舰,给了现场解放军官兵强烈的冲击。而英国人则向解放军介绍,该舰装备的英制114毫米全自动舰炮,先进的全燃动力系统,“山猫”反潜直升机。以及撑起英国海军舰队防空伞的,“海标枪”防空导弹系统。
英国海军在二战之后,非常重视舰载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发。1964年为了替代体积庞大、飞行速度慢的“海参”系统英国BAE公司开始研发,新型“海标枪”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当时英军认为其舰队最大的空中威胁,来源于苏军图-16轰炸机发射的KS-1空对舰导弹。于是“海标枪”的性能指标为:最大射程40千米,最大飞行高度为22千米,最大飞行速度为3.5倍音速。
由于采用了新型电子设备和冲压发动机,“海标枪”导弹的长度只有4.36米,发射重量只有550千克。尺寸只比“红旗”61大一圈可见其技术先进性。1973年“海标枪”导弹系统首先安装在了82型驱逐舰上,在舰尾安装了一部双联装导弹发射架。之后该型导弹装备了16艘42型驱逐舰和3艘“无敌”级轻型航母上,每艘战舰都在舰首位置安装有一部双联装发射架。其作战时舰艇上的雷达发现目标后,由火控计算机处理目标相关信息。导弹发射后再由两部909型火控雷达引导,直到两发导弹命中目标或坠毁。
对解放军海军来说,当时051型驱逐舰舰龄相对较新,但技术水平却严重落后。于是中央双方开始接触,试图把“海标枪”安装到中国驱逐舰上,也就是051S项目。不过在对已有的051驱逐舰考察后,英国技术人员指出:051的原始设计完全照搬了苏联56型驱逐舰,舰体过于细长也没有多少改进空间。
若直接在051驱逐舰上进行改造,把舰首37毫米高射炮的位置替换成“海标枪”发射架和弹库非常困难。而当时解放军现役的051驱逐舰只有6艘,如果像苏联改造56型驱逐舰那样。去掉驱逐舰舰尾的双联装130毫米主炮和海鹰反舰导弹发射架,那么就会损失一半的对海火力。英国人甚至提出,可以把“海标枪”导弹装在包装箱内,以不同的角度固定安装在驱逐舰的不同位置。可这个方案备弹量太少,我方人员不感兴趣。
而如果重新设计051S驱逐舰,就必须采用高干舷甲板船型的更大舰体。同时对动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也都要升级,所需要的工程量太大了。而中国海军肯定希望能借造新驱逐舰,实现对“斯贝”燃气轮机的国产化。在当时解放军军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设计和建造新驱逐舰所需要的时间会很长。最后海军高层提出先改装两艘051型舰,再新造6艘装备“海标枪”的驱逐舰。
马岛战争中表现不佳,英国政府的傲慢导致051S项目流产
直到1981年时,中英双方还对051S项目感到乐观。然而1982年马岛海战中“海标枪”导弹系统的实战表现,却让全世界都感到难以置信。1982年4月2日被国内经济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阿根廷军政府,悍然出兵占领了跟英国有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迅速组建战时内阁,派海军特遣编队前往南大西洋作战。
由于这是二战结束后,世界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海军对决。解放军高层也时刻注意着,英国舰队在马岛战争中的一举一动。6艘42型驱逐舰作为英国舰队防空的主力,4月底抵达战场后很快同阿根廷空军战机交战3次。实际击落了只一架阿军战机,但英国人却对外宣称击落了4架。
可5月4日阿根廷空军,就狠狠打了英国人一个耳光。其使用法制“超军旗”攻击机发射法制“飞鱼”导弹,击中了42型首舰“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而该舰在被“飞鱼”导弹命中之前,“海标枪”防空系统竟没有任何反应。几天后“谢菲尔德”沉入了大西洋,成了那些天世界各国报纸上的头条新闻。5月25日“考文垂”号与“大刀”号护卫舰组成的编队,迎战低空投弹的阿根廷攻击机编队时。“海标枪”系统再次表现不佳,而“大刀”号的火控计算机又出了故障。结果“考文垂”号中了多颗炸弹,燃起大火最后沉入大西洋。
整场马岛战争,英国海军特混编队共损失了两艘驱逐舰、两艘导弹护卫舰,一艘客串航母的“大西洋运输者”号运输船,另有多艘战舰被阿根廷空军击伤。这样的战绩让解放军高层,对英国海军防空导弹系统的实际效能产生严重怀疑。而且英国海军战后也不得不承认,由于“海标枪”设计时只考虑了对抗高空高速目标,对于掠海飞行的攻击机和反舰导弹缺乏应对能力。
可中国人更想不到,当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盛气凌人的要求我方在香港问题上让步。为向我方施压,还大幅提高了英制装备的出口价格。英国人的傲慢惹怒了中国人,高层提出应该优先发展国产舰载防空系统。于是1983年2月我方正式决定终止051S项目,解放军战舰同英制防空导弹系统彻底说再见了。
051S改变不了南海局面,新世纪我军才真正控制了岛礁
现在有声音认为,如果解放军当时能够改造几艘驱逐舰。那么就不会在1988年3.14海战后明明占据了上风,却畏惧越南空军报复而被迫放弃了5个已经控制的岛礁。但这种说法不仅过高估计了“海标枪”导弹的防空能力,也没有理解解放军长期在南海被动的根本原因。
在海战从平面发展到立体空间之后,想要控制住一座岛礁,击退威胁敌方的敌海空军力量。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在岛上建机场,从而牢牢掌握住该岛附近海域的制空权。二战中美日鏖战瓜岛,美军就是利用瓜岛亨德森机场上的几十架战机。将拥有兵力优势的联合舰队压得死死的,最终迫使日军主动撤军。可装备着“海标枪”导弹的驱逐舰,显然是不能代替飞机执行这样的任务的。假定到1988年时南海舰队服役的051驱逐舰,都已经加装了“海标枪”导弹系统。那么以解放军的后勤保障能力,一次又能派几艘驱逐舰到南沙巡航呢?以当时我国的基建能力,能将南沙岛礁,改造成为驱逐舰提供后勤保障的军港吗?如果051S每年只能到南沙巡航几次,如何能改变我南沙守岛官兵孤悬在外,时刻受敌方海空军威胁的现状呢?
事实上南海岛屿争端的根本症结,就在于争议岛礁距离敌国太近,距离我海南岛太远。敌方只需要很少的资源,就能实现对这些岛礁的长期控制。而我国一直到了新世纪才通过填岛作业的方式,实现了对南沙岛礁的实际控制。所以在80年代引进“海标枪”防空系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南沙争端。反倒是会让解放军白白消耗一大笔军费,影响整个海军发展规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