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10日,2024成渝双城科普行活动在成都启幕。活动上,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和成都科学技术局联合打造的成渝地区数字科普地图正式上线。

据悉,成渝地区数字科普地图是首个通过信息化手段集中展示成渝两地科普基地信息的数字产品,涵盖成都市科普基地、重庆市科普基地。通过全面上线科普基地的展教内容、预约方式、活动信息,推动实现一站式科普服务。

活动现场,成渝两地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科普基地分别与成渝两地及德眉资中小学校签署合作协议,搭建成渝及成都都市圈科普资源对接平台,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科学精神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重庆自然博物馆正利用馆藏资源,通过打造百余项特色课程、博物馆奇妙夜和暑假周周乐等品牌活动,让科普活动重体验、重参与、重实践。据馆长高碧春介绍道,本次与成都市盐道街中学签约,是博物馆首次与省外的学校建立馆校合作,一方面将利用博物馆现有的各类展览展陈资源,帮助科学精神“进校园”;另一方面将促进成渝双城中小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通过开展科学讲座、展览展示、研学活动等,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探索创新科普形式。

“这种馆校合作的形式有助于整合科普资源及师资力量,使双方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互补,用不同的方式共同助力中小学生科普教育。”高碧春说道。

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是全国唯一经袁隆平院士授权以其名字命名的科学园区,也是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国家杂交水稻成都分中心副主任、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馆长刘金涛表示,“本次我们与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签约,将以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契机,计划携手袁隆平院士的母校——西南大学,把成都和重庆的活动结合起来、融合发展,双城联动赋能科普。”

作为此次签约的学校之一,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是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首批 13 家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学校以及教育部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学校。在校长卿知人看来,此次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的签约意义重大,是成渝地区科学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举措。卿知人表示:“此次签约的突出亮点在于构建起成都与重庆之间科技场馆与学校顺畅沟通的桥梁,有力促进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在教育领域的深度交融,高度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布局。”

活动现场还对2024年成渝地区“十佳”科普研学线路、课程、基(营)地和导师进行了授牌。其中,“十佳”科普研学线路和课程包括川盐古道、科学启迪智慧·科创筑梦未来,我为熊猫摘竹子等;“十佳”科普研学基(营)地和导师包括成都博物馆、成都川菜博物馆,重庆师范大学的付文博等。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黄志凌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