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尊龙在《末代皇帝》中饰演的溥仪印象深刻,但其实真实的溥仪还要复杂得多,溥仪的身上具有多种不同的特性,有些甚至互相冲突。《我的前半生》是溥仪的自传。
书中的溥仪形象可以说既是旧社会的皇帝又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公民;但也可以说溥仪只是一个人性木偶,一直都在被动适应浩荡的历史潮流。溥仪好像对主动改变自己特别抗拒。
这一点可以在对待清朝最后一位恭亲王爱新觉罗·毓嶦身上得到充分而完全的显现。爱新觉罗·毓嶦从身份关系上来说是溥仪的侄子,溥仪是他的叔叔。但叔侄二人的地位却不平等。
溥仪对待毓嶦仍然用的是旧式皇帝对待臣子的方式,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如果硬要形容毓嶦和溥仪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用为奴为仆四个字高度概括。然而,毓嶦为奴的年限特别长。
足足达到了20年之久。难以想象,一个侄子竟然就这样给叔叔当了二十年的奴仆。毓嶦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溥仪说过的话:皇上跟谁不论亲戚,就是论皇上,你是奴才,我是皇上。
君贵臣卑的思想在这一刻无疑体现得淋漓尽致。毓嶦父亲溥伟是溥仪堂兄,是清朝的和硕恭亲王。溥伟在辛亥革命后变卖家产逃往他乡。溥伟的做法只是众多皇族成员的一个缩影。
因为就连溥仪自身都失去了特权,不再被人尊称为天子、皇帝。张勋虽然曾经拥护过溥仪,要复辟帝制。但这场闹剧没有持续多久就被迫中止。溥仪虽然生在帝皇家却没拥有帝皇的命。
自溥仪退位到成立伪满洲国,溥仪于长春登基的这段时期里,类似于毓嶦这样的皇族子弟都过着和溥仪一般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原本紫禁城是他们这些人的家,但他们没了居住的资格。
居无定所、身无长处、思想封闭......此间种种,汇聚起来便是他们这样的人所拥有的悲惨境遇。毓嶦于1923年在大连出生,虽然贵为皇族后裔长子,但毓嶦却不知道北京有恭亲王府。
以及恭亲王府到底是啥样子的。与其说毓嶦是恭亲王倒不如说他只得了一个恭亲王的名头,其他什么好处也没有。不过,硬要细究的话,还是有一个好处的。那就是可以去溥仪身边。
众所周知,溥仪从北京出逃后,便一路辗转来到天津和东北。溥仪在天津接触到了包括土肥原贤二在内的一众侵华日军高官,这些日本人来找溥仪是想借助溥仪的旧皇帝名号稳固统治。
准确一点来说,日本人想把我国东北地区便成他们的大本营和基本盘。但统治过渡却需要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亦即:事实占领可以转瞬即逝达成,但心灵的教化奴役却要一朝一夕。
用溥仪来发挥余热,再合适不过。但单单有溥仪一个光头皇帝还不行,还必须要让溥仪身边凝聚一大批皇族子弟,这些人既可以让溥仪更有皇帝样子又可以帮助溥仪更好稳固统治。
毓嶦的恭亲王父亲溥伟于1937年去世了,溥伟死后留下了孤儿寡母四位。分别是毓嶦母亲、毓嶦自己和两个弟弟。毓嶦听说溥仪在长春的伪满皇宫里给皇族后裔子弟们办了一个私塾。
皇族子弟不仅可以去读书而且还能领到一笔生活补助。毓嶦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与母亲和弟弟们告别,只身前往长春,投奔在伪满洲国做皇帝的堂叔溥仪。这一年毓嶦只有14岁。
毓嶦第一次见到溥仪的情形是:只知道溥仪是皇上,见到就要行下跪之礼,于是毓嶦就在半步茫然的状态下跟着别人磕了头。溥仪见到毓嶦后并未说话但毓嶦也不畏惧和害怕溥仪。
伪皇宫私塾里的学生一共五个人,都是清朝王室的后裔。溥仪偶尔也会来私塾讲课,但大多都讲的是君臣之礼。包括毓嶦在内的皇族子弟因为受惠于溥仪的缘故也心甘情愿地认了这理。
1939年,毓嶦承袭了父亲溥伟和硕恭亲王的爵位,拥有了恭亲王的头衔。虽然毓嶦得到了恭亲王的名号,可毓嶦经过这一年半载的生活已经把溥仪当成是自己的主人了,甘愿为奴。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了,伪满洲国政权最大的靠山不再了。溥仪听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后当即冲着东北方向跪下,给日本天皇叩头。溥仪还打自己嘴巴子,说我这个满洲国没弄好。
没能帮你打太平洋“圣战”,你也垮台了,这是我的罪孽。这是毓嶦和溥仪在入狱前见到的真实一幕。由于东北地区日军的清剿工作是由苏联负责的缘故,溥仪和毓嶦都被押往苏联。
先后关押于赤塔和哈巴罗夫斯克的看守所。1950年,毓嶦与溥仪一道被遣返回国并羁押在了抚顺战犯管理所。1957年,毓嶦被释放出来了。但毓嶦在这段时日里仍然是溥仪的仆人。
也就是即使毓嶦与溥仪都是犯人,都要接受劳动教育和改造。但溥仪还是会把毓嶦和其他皇族子弟当成臣子来对待。毓嶦曾回忆这段历史:溥仪在抚顺管理所里没有太监宫女伺候。
给他打洗脸水、洗脚,就成了我们的差事。明明房间离厕所很近,但溥仪早起不自己倒倒尿盆,要我们给他端出去。管教干部不在时,溥仪张口闭口还是奴才,要我们行君臣之礼。
幸运的是,毓嶦在抚顺战犯管理所重获了新生,思想观念发生重大转变。毓嶦觉得社会在不断变革和前进,人一味地困在过去只会徒增烦恼和浪费生命。自己是时候开始全新生活了。
于是毓嶦出狱后便和溥仪“断绝了来往”,毓嶦不再跟在溥仪身边,扮演着奴仆的角色。即使为奴为仆的岁月已经过去二十余年。毓嶦这时回到了母亲和弟弟身边,同他们居住在一起。
有意思的是,毓嶦住的地方距离恭亲王府并不远。但毓嶦却没有任何想法和心情,甚至一点激动的感觉都没有。1959年溥仪出狱了,不久后还结了婚。但毓嶦却没有参加溥仪的婚礼。
和毓嶦一样之前曾经伺候过溥仪的皇族子弟很多也都未去。就连溥仪去世的消息,毓嶦也是通过报纸才得知。不过,毓嶦认为溥仪作为末代皇帝很传奇。像他这种情况的是头一个。
毓嶦对于自己的命运则用了一句话概括:大河没水小河干。意思是大环境的作用很大。但毓嶦却不假设,也不去美化没有走过的路,比如不投奔溥仪会如何。毓嶦觉得老了享福就挺好。
参考资料:
与最后一位恭亲王的共事经历丨北京晚报
跟随溥仪二十年 “末代恭亲王”传奇丨凤凰卫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