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秦末汉初第一猛人。根据项羽的自述,他起兵八年,大小七十次战役,就没有输的时候,这并不是什么自吹自擂。

哪怕身在乌江之畔,身边只剩二十八骑,已经是穷途末路,但他说要取敌将性命,就一定会斩杀敌将。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敌人穷追不舍,他只需大喝一声,就能让敌人惊惧后退数里,不敢直撄其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末乱世,名将无数,彭越、英布、曹参、章邯、灌婴……一时之间将星璀璨,可真要评出最顶尖的名将,毫无疑问当属韩信和项羽。

韩信用兵“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有鬼神不测之机,是兵家“兵权谋家”一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尊称为“兵仙”。

而项羽则与之稍有不同,项羽本人武力值爆表,仅凭自己一人便足以在战场上斩杀数百敌人,更重要的是他并非“匹夫之勇”,他在身先士卒的过程中,将个人的武勇内化为军队的士气,仿佛只要前方这尊英勇无敌的身影还在,楚军就会战无不胜。

从巨鹿之战的破釜沉舟,到彭城之战的闪电作战,他曾经先后击败过章邯、田荣、彭越等豪杰名将,这些都足以证明他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项羽是兵家另一流派“兵形势家”的代表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战场之上的胜利无法弥补政治上的缺失,作为一个将领,项羽是强大而出色的,但作为一个政治领袖他却是短视而天真的,争霸天下终究不只是战场上的刀枪剑戟,他终究输了一切。

项羽在无数的胜利中没能走向另一个胜利,反而日渐削弱,他曾有无数胜利的战绩,亦曾有彭城之战的高光时刻,然而垓下一败,却让这些顷刻化为乌有。

“彭城之战”的高光时刻

项羽一生赢得不少战争的胜利,然而其中赢得最漂亮的,还是巨鹿之战以及彭城之战。

巨鹿之战与楚汉相争关系较远,今天暂时不去说它,彭城之战才是今天的主角,它是楚汉双方第一次大规模短兵相接的会战。此战后,汉军一举歼灭项楚集团的企图宣告破产,而项羽也没能摧毁汉军的根基,导致了之后楚汉相持局面的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实说,汉军前期的准备工作可圈可点,在会战爆发之前,刘邦采纳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拿下了关中之地,取得了一块较为稳固的根据地,对内一面委任萧何坐镇后方,安抚百姓,一面整军备武,厉兵秣马。

对外,则打着为义帝报仇的旗号,师出有名,团结诸侯。配合着武力东出函谷关,刘邦先后降服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河南王申阳、常山王张耳、韩王郑昌、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卬、赵相陈余等诸侯王,甭管他们是否真心归顺,从表面上看来起码天下大半已入刘邦之手。

而项羽此时却是一片水深火热。由于灭秦之后项羽分封诸王,以自己的主观好恶和对己方的贡献为准,造成了利益分配不均。齐地、赵地、燕地先后爆发动乱,项羽虽发兵击败齐地反抗自己的田荣,但因为暴虐的战后行为,加之田氏势力的引导,导致齐地反抗不断,楚军深陷战争泥潭。

之后刘邦大军兵临彭城,项羽便面临着多重困境。一来天下诸侯或反叛或作壁上观,己方孤立无援。二来己方两面作战,前有齐国反叛,后有刘邦大军。三来根据地被围,无法及时提供补给,自己劳师远征,敌人以逸待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人到了这一地步,还未开战恐怕就要在压力和恐惧下崩溃了,但项羽就是项羽,他未多做犹豫,精选3万骑兵,回师彭城,剩余兵马则继续拖住齐国。

之后他利用骑兵的高度机动性,出其不意千里奔袭,一路之上与各路敌军未多做纠缠,擒贼先擒王,对刘邦亲自率领的反楚主力军从侧面进行闪电突袭,仓促之下汉军大败,诸军仓皇逃遁之下,被楚军斩杀10余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后项羽追亡逐北,也不管其他诸侯,盯紧刘邦不放,在项羽的追击下,汉军宛如惊弓之鸟,丧失了继续抵抗的能力和勇气,一路被追着打,被斩杀20余万,据说睢水都被汉军的尸体堵塞,刘邦最后身边只带了10余人仓皇逃离。

回顾这场战役,项羽其实行了一步险棋,刘邦坐拥56万大军,敌我双方兵力差距悬殊,齐地距离彭城也有千里之遥,暂且不提己方高强度行军必然疲惫不堪,一旦敌人回过神来,己方深陷包围,仅凭3万人,插了翅膀也逃不出去。

但此时刘邦蹩脚的军事能力帮了项羽大忙,他虽前期准备充分,但在具体指挥作战的过程中,却有三败。

兵力虽多,但嫡系较少,多属诸侯之兵,诸侯各怀异心,士卒虽众,不能齐心合力,实为乌合之众,此其败一也。包围彭城后,志得意满,自以为天下尽在我手,日日贪欢享受,既不能料敌机先,又不能警惕防备,此其败二也。排兵布阵未能统筹把握,兵力安排分散,反应迟钝,未能发挥出兵力优势,给予敌人穿插作战机会,此其败三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何况,刘邦虽对外宣称大军56万,但古代行军,兵力多有夸张,而且可能连后勤人员等非战斗人员都算在内,所以真正的可战之兵可能只在10万到20万之间,再加上战场分兵,项羽对上刘邦主力时,刘邦手下的生力军可能不会超过项羽多少。

不管如何,这场仗刘邦惨败,让人不禁感叹,项羽不愧是你。此战过后,刘邦总算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此后的争斗中,扬长避短,不跟项羽比军事,只跟项羽聊政治。

而项羽也未能摧毁汉军的根基,在萧何出色的理政才能和稳固的关中根据地的帮助下,刘邦迅速恢复了元气,之后在荥阳、成皋与项羽展开对峙。

垓下之败

在荥阳、成皋这两个地方,楚汉双方打了一次持久战,仅从军事角度而言,双方你来我往,难分胜负,但问题在于刘邦这人不怕拖,打不死你也耗死你,而项羽的政治素养实在太差,导致后方建设不到位,战争拖得时间越长,对他越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项羽虽厉害,但项羽集团其他成员的平均水平是比不上刘邦集团的。在项羽和刘邦荥阳、成皋对峙期间,刘邦派遣手下能臣干将,多路并举。

自己亲自拖住项羽,派韩信、曹参等将领背后收拾魏王豹、赵王歇、陈余、齐王田广等异己;派彭越打游击,截断项羽粮草;派随何拉拢英布,挖墙脚;让萧何坐镇后方,提供补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垓下之战的前夕,此消彼长之下,天下大半再次落入刘邦之手,楚汉斗争的天平再次倒向刘邦一面。项羽率先扛不住了,后勤供应困难,只能与刘邦议和,约定双方以鸿沟为界共分天下。

刘邦自己倒是没看出战机所在,但手下两位超级大谋士张良和陈平却看出了项羽的外强中干,项羽如今缺衣少食、兵卒疲惫,而你刘邦却兵多将广,占据天下大半,这时候不趁你病要你命,还等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这个人战略眼光不咋的,但有一点好,听人劝吃饱饭,听到两位先生这么说,立马撕毁和议,对项羽穷追猛打。为了一举拿下项羽,还调集了韩信、彭越、英布的兵马。

最开始韩信、彭越没有来,就凭刘邦那三脚猫的功夫,就算项羽累了他也打不过,这个时候张良为他出谋划策,韩信和彭越那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这个时候赶紧给他们封官许愿、画大饼吧。

于是向来大方的刘邦立马许诺为两人加官进爵,分封土地。两人也很快率军前来,加上刘贾、英布,汉军人马齐了。这次刘邦也学乖了,没再逞能,老老实实地把军队指挥权交给了韩信。

韩信布阵品质保证,自己亲率大军三十万为中军,皇帝就去后边待着吧,再安排了左右翼以作策应,再安排几队人马在最外层,以防意外,彼此之间相互连接,互相呼应,把项羽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项羽虽然还有十万大军看似比彭城之战更有优势,但两次战役的相关条件却已是天壤之别。

首先,垓下之战的汉军不再是乌合之众,韩信、彭越此时虽然也是半独立的一方诸侯,但他们的官爵基本上都是刘邦封的,刘邦对他们有知遇之恩,都是刘邦一手提拔起来的,算是汉军嫡系,而英布虽然是后来投降的,但他与项羽结仇已深,何况他身边还有刘邦的亲戚刘贾来做监视,那些反复无常的诸侯几乎已经被刘邦尽数收拾掉了,军队起码在消灭项羽这件事上是团结一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此时项羽的对手不再是军事能力堪忧的刘邦,而是“兵仙”韩信,韩新布局周密,谋略得当,军事部署没有什么空子可钻,如果项羽一方还在全盛时期,或可硬碰硬来一仗,胜负未可知,可如今残兵败将,已是无能为力。

最后,项羽多年征战,手下人才凋敝,范增、龙且已先后离开自己,自己已没有多少可独当一面的可用之人。军队缺衣少食,长久远离故乡,又处于重重包围之中,士卒士气低落。

总之,此次项羽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力挽狂澜了,在经历了垓下的十面埋伏和四面楚歌后,项羽只能逃窜到乌江之畔,在那里送走自己心爱的虞姬和乌骓马后,从容赴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项羽无疑是个悲情英雄,人们都说“成王败寇”,但总有些人虽败犹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假使项羽不是争霸天下的一方政治领袖,而只是一位单纯的军事将领,他的结局会不会好点呢,可是谁又能降服他心中的野心呢,历史也不会允许有假设。

参考文献:

《史记》、《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