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是粟裕大将指挥生涯最为辉煌的时期。但事物往往都是一分为二的。向以能打大仗、硬仗著称的粟裕,在解放战争的第二年,也就是说从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至1948年6月豫东战役的一年时间,粟裕一直没有打上大仗。尽管期间也打了沙土集战役、平汉路和陇海路破击战等作战,但远没有之前的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那样大开大合、酣畅淋漓。

一年多时间没有打上大仗,这对于战神粟裕来讲,是不多见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从敌人角度看,经过多次失败变得“聪明”起来,通过增加机动作战力,致使我军战机难寻

山东战场一直是蒋介石重点进攻的方向。经过鲁南战役、莱芜战役,特别是孟良崮战役之后,国民党军经过多次失败,对其战略战术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战争就是这样,博弈的双方总是针对对方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战略战术。蒋介石和国民党统帅部也不笨,他发现以前的那样战略战术对付不了我军,于是利用其优越的机动和运输条件,开始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我兵力分散时则集中进犯,我兵力集中时则后缩,敌我兵力相当时则与我纠缠。不仅如此,国民党军还学会了临机变动建制的方法,针对战场形势,不时调整建制,以适应现时作战需要。

由于国民党军改变战略战术,加之敌人还处于综合优势,这使得南线战局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仗越来越不好打,战机越来越难以寻觅。一时间,双方形成了反复拉锯的状态。

对此,粟裕后来曾经对这段经历作过深刻总结。他这样说道:面对敌人的新情况,我军必须把歼灭战发展到更大规模,这是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要我军能打两三个大歼灭战,形势必将改观。反之,如果我军不能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而是打中、小规模的歼灭战,战机就很难寻找。

粟裕的这番话,即揭示了这一时间为何不能打大仗的原因,同时又指出了我军必须适应战争发展规律,敢于同敌人打大仗的客观性和必要性。

其二,从兵力规模上看,经过“七月分兵”,陈粟大军规模锐减,不具备打大仗的现实条件

打大仗需要大的兵力规模。但是为了适应战略进攻大形势需要,为了配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需要,当时已是全军第二大规模的华野大军(兵力仅少于东北野战军),开始仓促实行“七月分兵”。一时间,将近30万大军开始分为三块。一块为叶飞、陶勇两个纵队,主要是出击鲁南;一块为陈士榘、唐亮指挥的3、8、10三个纵队,出击鲁西南;一块为陈粟率领的2、6、7、9纵队和特纵五个纵队,主要留山东内线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之后直至1948年9月济南战役,尽管陈粟外线兵团对外一直仍号称华野,但兵力规模远较以前小了很多。1948年2月,华野大军曾一度分为四个兵团,一个是粟裕兵团,主要是做好渡江南进,准备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第二个是许世友兵团,主要是负责山东地区的作战;第三个是陈士榘兵团,主要配合刘邓作战;第四个是韦国清兵团,主要是负责苏北地区的作战。

粟裕带兵,同韩信一样属于多多益善型。这样一样,从指挥二三十万华野大军到指挥华野外线兵团的六七个纵队,再到最后指挥1、4、6三个纵队准备渡江南下,这一客观现实也决定粟裕不可能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

其三,从战略和作战指导上看,要求粟裕实行第二个战略跃进,很长一段时间忙于渡江准备

早在决定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之时,毛泽东即曾同时有过叶飞和陶勇两个纵队渡江作战的考虑,并曾在电报中明确指示“叶(飞)陶(勇)两纵出闽浙赣,创立闽浙赣根据地”。后来根据形势变化,决定将两个纵队过江之事放弃。

1948年1月,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将粟裕率三个纵队过江正式提上日程。粟裕率1、4、6三个纵队也开始于2月份进行整训,开始做好渡江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的一切准备。

从1948年2月份起直到5月份,粟裕率三个纵队主要进行整训。这几个月不要说大仗没有打,连小仗都不可能打。要知道,粟裕率三个纵队过江,这可是继刘邓大军千里跃进之后的第二个战略跃进。这可是个大战略。因此,整训部队、搞好教育、做好补充,便成了粟裕麾下三个纵队的主要任务。

5月初,中央在城南庄召开会议,对粟裕率三个纵队过江问题进行了讨论。最终决定同意粟裕的战略建议,三个纵队暂不过江在江北打大仗。

根据这一新的战略调整,陈士榘兵团调归粟裕直接指挥,加上中野的11纵,粟裕可指挥的兵力大为增多。

6月份,豫东战役爆发。这可是继孟良崮战役之后的一次大仗,也是当时为止全军最大的一次大仗。只是这一大仗的爆发时间,算起来,与孟良崮战役的时间间隔已经有一年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