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方面军曾被称为“中央红军”,前身是毛主席和朱老总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领导的红军部队,经过多次整编和发展,最终形成的红军的三大主力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55年的授衔中,从红一方面军走出了31位开国上将,占整个上将名额的一半还多。在这31位开国上将中既有军事能力突出的将领,也有政工出色的将领。

而有两位名将,其实资历也挺深,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期间,都担任过兵团政委,却最终与上将无缘。

第一位莫文骅

莫文骅毕业于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第六期(比照黄埔军校第九期)。1929年参加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开始了辉煌的革命生涯。红军期间他担任过师政治部主任,级别也不算低。

抗日战争爆发后,莫文骅担任过抗大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不过是在后方,缺乏表现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解放战争时期,莫文骅就相当耀眼了,他在东野担任纵队政委以及军政委。

此后,他更是先后担任过14兵团政委、13兵团政委。这在整个四野当中,仅莫文骅一人能够做到。建国后,他担任了广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兼南宁市市长。然而没多久,他又回了东北,担任了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

1955授衔的时候,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授衔结束之后,莫文骅对自己的军衔不太满意,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他每次在签名时都会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中将”二字。

第二位郭化若

郭化若是黄埔四期毕业生,也曾赴苏联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回国后长期在毛泽东、朱德的直接领导下做参谋工作。抗战期间也是如此,他留在了延安,主要从事部队的教育训练工作。

抗战胜利后,郭化若离开了延安,去了山东战场,被任命为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后又接连担任华东野战军6纵副司令员以及4纵政委。1949年2月9日,郭化若出任三野9兵团政委。

建国后郭化若担任了淞沪警备司令员,1955年被任命为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还被授予中将军衔。

尽管两位都被授予中将军衔,但原因却并不相同。

之所以莫文骅仅被授中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52年定级时,他被定为副兵团级。而往深了说,那就是他得罪了一个人。

他在晚年回忆录中曾写道:我得罪人了!其实说的就是就是抗战期间与高岗的矛盾。当初留守兵团政委空缺时,高岗想当,结果莫文骅不同意,就这样将他得罪了。

在评级的时候他被评为了副兵团级干部,当时高岗就说过:这是个老革命啊,就发扬一下谦让精神吧,评个副兵团级。

这也是后来他被授予中将的主要原因

和莫文骅的经历不太一样,郭化若尽管参加革命较早,但长期在军队机关院校工作,担任军政主官的时间较短。

另外,在中央苏区期间,郭化若曾经因“托派”嫌疑被开除党籍,时间长达7年,一直到1938年,在毛主席的亲自过问下,郭化若的冤案才终于平反了。但客观说,这几年对他的发展影响已经非常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