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着眼患者“一床难求”之忧,我国多地医院探索试行“共享病床”——打通各科室,医院哪里有病床,患者就住在哪里,让全院床位成为流动的共享资源,减少患者入院等待时间。(12月11日《北京青年报》)

医院里的病床有多紧张,相信不少人都有所体会。在一些热门科室,病床“走”出病房、摆进走廊,有的甚至连“走廊里的床位”都要排队。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为79.4%,其中三级医院91.1%,二级医院74.3%,一级医院54.1%。一边是某些科室走廊内“床”满为患,一边是部分科室尚有余闲。平衡各科室之间的床位使用,是提高患者就医体验的题中之义。“共享病床”的推出,打破科室间床位壁垒、提高床位利用率,有效缓解了热门科室床位紧张的问题,不失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生动实践。

在提高床位利用率的同时,也要考虑“共享床位”可能带来的难点。根据以往经验,住院医师的办公室往往设立在住院科室附近,以防患者发生临时情况。“共享床位”的推行,让部分患者转移至其他科室,难免增加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成本。而站在患者和家属角度,住得离主治医生远了,也容易缺少“安全感”。针对这些现实问题,不少医院在推进“共享床位”时遵循“医生跟着患者走”的操作模式,尽可能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接下来,要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科学调配科室分区。通过大数据测算,对住院部布局进行优化,让高需求科室与床位相对充裕的科室比邻而居,有效缩短医患间的物理距离。强化全科护理能力。可对护士队伍进行针对性培训,提升其跨学科护理技能,打造全科护理团队。也可成立紧急医疗救护快速反应小组等机动部门,对“共享病床”患者数据进行监控,确保危急重症病人能得到及时、规范的急救治疗。

文/刘硕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