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家长比孩子还焦虑。
甚至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搅得家里鸡犬不宁。
其实完全没必要。
把孩子培养成学霸,有更高效的方式。
之前有一个学员,自己从小就是学霸,大小考试从没掉过链子。
可她儿子却不太争气——
上课走神,写作业时偷玩平板。
甚至,在一对一家教的眼皮子底下都能睡着。
为了成绩,她对孩子打骂过,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过。
却怎么也不顶用。
在我们深度交流过后,她终于开窍了。
还凭借这套方法,让孩子一学期进步了137名。
她说:
这三个习惯,孩子一旦养成,想不提分都难。
01时刻的觉察
想拒绝「自我感动」式的假努力;
想避免「事倍功半」式的笨努力;
首先,需要养成觉察的习惯。
心明晰了,顿悟,只需一瞬间。
很多时候,孩子开窍,也只需要一个念头——
觉察,实际上就是「成为旁观者」。
这是大多数中年人都没有的能力。
回想一下:
儿时,我们学习、帮家里干活;
长大后,我们工作、成家立业。
年岁渐长,我们却很少察觉到——
- 我当下的动作,是出于什么目的?
- 当下的想法,是否有助于解决问题?
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更别提孩子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身体这幅躯壳里,我们的意识在大部分时间内,是自由流动的。
我们很难去主动控制这种流动,但可以察觉到它的发生。
先是察觉,随后才能把这种流动从「自动挡」变成「手动挡」。
孩子的学习也是如此:
上课总是开小差,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
本质上就是没有构建起觉知力。
从今天开始,在主动引导孩子及时自省的同时,家长也需要一起训练。
孩子在书桌前发呆时,可以主动问他:
「宝贝,你现在在做什么?在想什么?」
然后引导孩子把自己的行为和想法,用最最准确,最最细节的语言表达出来。
你会发现惊喜的——
「妈妈,我在做语文作业。」
「我在写阅读题。」
「我在想:这个作者的名字,和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好像。」
「我想起课代表今天在课上出糗了。」
「但其实他答错的那个问题,我也不会。如果被叫到的是我,那肯定出糗的就是我了。」
「可大家都在笑,难道他们都知道答案吗?」
到这一步,孩子也会发现惊喜——
原来,我的注意力,就是这样溜走的。
同样的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的学习场景:
- 漫无目的地制定学习计划时;
- 做题遇到自己的知识盲区时:
- 做作业走神不自觉笑出声时……
可以说,时刻觉察,才是学习的底层逻辑。
02每日的复盘
复盘是一种更深层的觉察。
人想要进步,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不足。
才能针对性地修正自己的不足。
复盘的意义,就是发现不足。
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在每天睡前回想一下:
- 我今天都做了什么?
- 今天和昨天相比,我有哪些地方做得更好了?
- 有哪些地方我对自己不满意,应该做得更好?
- 我对学科的认知有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
- 我的解题技巧有没有得到充实?
- 我有没有发现题目的命门?
甚至,如果他能在每周、每月都做一次复盘。
觉察到自己真实的学习现状,制定下一步的前行策略。
那将使他彻底和同龄人拉开差距。
人与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差距。
想成功,就要找差距。
- 我与理想的我有什么差距?
- 我的答案与参考答案有什么差距?
- 我与学霸的行为、想法、习惯有什么差距?
- 我与昨天的我又有什么差距?
那么我想问,对于有这般心性,有这般上进心的孩子而言。
还有什么问题能够难倒他?
还有什么挫折能够击败他?
03宏观的视角
想要在游戏中取得高分,首先要了解游戏的规则。
但大多数孩子,在中考、高考的游戏中,只能陪跑。
选拔性考试,对真正的学霸来说,是走个过场。
对学渣来说,也是如此。
最难受的,是成绩不上不下的孩子们。
哪怕同考场的人稍微走个运,或许就会顶掉你的入学名额。
真相很尖锐,但我们必须去正视。
不想让孩子浑浑噩噩地走个过场,就需要培养孩子从宏观的视角看问题。
比应试思维更重要的,是出题人的思维。
想做对题,首先要知道出题人为什么要这样出题?
他想看到什么样的答案?
同样,比读书逻辑更重要的,是教材编写的逻辑。
教材为什么要这样去设计?
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为什么能够编写教材的大佬们,会选择这样的措辞和结构,去启发一个初学者?
谜底就在谜面上。
静待有心人自行发掘。
会学习的孩子,很容易就能分辨顶尖的老师和平庸的老师。
因为他明白,一个新知识,怎样讲最言简意赅、最生动形象。
他也明白,一个新知识,要怎样和旧知识建立联系,把它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教是更好的学,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费曼学习法」。
把维度拉高,从更宏观的视角看问题,才能最高效地到达目的地。
04
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家长,比起孩子学习中的小细节,更在意的,是孩子的底层学习力。
孩子握笔的姿势,做笔记的美观程度,都是无可厚非的小毛病。
但底层学习力是黄金,是一种硬通货。
无论在校园还是社会,这都将是孩子最核心的竞争力。
可以说,区分聪明人和普通人,看的就是学习力。
答应我,从这一刻,开始改变自己,改变孩子。
点个「赞」,决心构建真正的「幸福家庭」,是一个家变好的关键。
我是蒋沅池,如果你有家庭情感或心理上的困惑,欢迎交流留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