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人出发,3,000人掉队,这一仗到底是打赢了,还是打“亏了”?
1946年,黄克诚带着3.5万人从苏北一路北上,目标是东北。而东北此时是什么状况?国共两党抢地盘,苏联红军刚撤退,国民党忙着空投部队,我党呢,兵力不够,地盘也没站稳,急需增援。可黄克诚这支部队刚打完仗,伤兵不少,还得跨越五省,路上光长白山的雪就够喝一壶的。可中央说了:东北重要,必须去。黄克诚没得商量,带着队伍就上路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黄克诚的电报,改变了中央的战略布局”
先说重点,黄克诚不是光听命令的执行者,他其实是个“敢提建议”的人。在1945年,他给中央发了一封电报,核心意思就是:东北要人,得多派,越多越好,最好能派个十万人。这话听着像是句大白话,但其实非常有战略眼光。当时东北是苏联红军刚撤,国民党还没完全进驻的真空地带,占领东北就等于拿到了中国工业的命脉。可问题是,中央手头没那么多兵,黄克诚直接说:我们能去!结果他自己成了“北上第一人”。这份电报和黄克诚的主动请缨,直接推动了中央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东北,最终让东北成为我军的根据地。这一仗,不是随便打的,是黄克诚带头抢下来的。
2. “3.5万人一路减员,黄克诚是‘亏本买卖’?”
有人可能会说,3.5万人出发,到东北只剩下3.2万人,这是不是亏了?还真不是。减员看着心疼,但长途跋涉加上恶劣的环境,这点损失其实早有预料。关键是,黄克诚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没掉,反而在这种艰难条件下练得更精锐了。要知道,东北当时的地方部队,战斗力普遍偏弱,黄克诚的部队一到,直接成了东北民主联军的核心力量。后来整编成了39军、43军、44军,这些部队在解放战争中打出来的硬仗,全靠黄克诚当年拉起来的这批人。如果说减员是“亏本”,那黄克诚用这些兵换来的,是整个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基础。
3. “宋维轼的评价,揭示了黄克诚的真正贡献”
宋维轼晚年回忆时说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是黄克诚的第3师造就了四野。”这话怎么看?夸得有点过,但也不是没道理。整个东北野战军(四野)的崛起,离不开黄克诚的这支部队。黄克诚的3师不仅带来了兵力,还带来了纪律和作风。当时东北地方部队松散不堪,战斗力参差不齐,黄克诚一来,立规矩、抓训练,直接把部队的作战能力拉到了新高度。后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四野横扫东北,靠的就是这些从黄克诚部队里锤炼出来的精兵。所以宋维轼那句话,不是单纯的“吹捧”,而是对黄克诚历史地位的肯定。
总的来看,黄克诚北上东北,这是一场“战略豪赌”。3.5万人是“赌注”,东北根据地是“筹码”,他赌赢了。东北成了我军立足全国的桥头堡,而黄克诚的名字,也因此写进了解放战争的历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