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传统写印材料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云南省贝叶经保护院士工作站承办的2024年贝叶文化科学保护研讨会暨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传统写印材料研究专业委员会与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云南腾冲召开。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传统写印材料研究专委会委员、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专委会委员、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师生以及企业代表等40余人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主任张金文表示,近年来在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的领导下,专委会在各位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积极开展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是贝叶文化科学保护研究工作。此次研讨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学习、互鉴机会。云南的民族古籍文献资源非常丰富,未来两个专委会将在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的领导下,携手推进新时代民族古籍科学保护工作。
复旦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馆长侯力强表示,中国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文献资源,它们记录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对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研讨会上,专委会委员以及贝叶文献研究相关专家学者,围绕“贝叶文化科学保护”作了学术报告。云南大学副教授周娅阐述了贝叶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以及21世纪以来傣汉合作视角下的贝叶文化传承保护实践,并对中华民族贝叶文化保护传承提出了思考和展望;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王珊概述了最小干预原则在藏纸文物保护与修复中的应用现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图书馆馆长周杨鑫介绍了贝叶经的保存价值、存藏情况和保护工作成效,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贝叶经保护的未来发展方向;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馆员李燕报告了贝叶文献的科学研究进展以及贝叶经修复实例和修复新方法的应用;云南大学讲师高兴从经典傣文贝叶写本的制作,与傣文贝叶写本有关的信仰和仪式等方面展示了经典傣文贝叶写本文化;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易晓辉阐述了贝叶经原片的材料性能和劣化机制,包括贝叶的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内部微观结构分析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后姚娜介绍了各类传统黏接剂的制备方法、黏性评价,以及与黏接剂与贝叶结合性能的分析,并针对贝叶文献的典型病害进行尝试性修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汤书昆详细介绍了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树皮布和树皮纸制作研究;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孙迪展示了国内外手工纸材料新用途产业化研究现状,以及构树种植快繁技术和构树皮/杆全利用技术的发展;张金文以“让云南民族古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为主题,对近年来开展云南民族古籍抢救保护、数字化保护、展示宣传、采录识读、翻译整理出版特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书系》编纂出版等工作进行了交流。
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参观了本次研讨会举办的专题贝叶文化展,展览展出了傣文古籍、贝叶原片、贝叶刻画、贝叶书法、贝叶禅意画、经折画、棉纸画、汉纸灯饰、汉纸复制品等。
期间,参会人员前往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深入体验传统手工造纸技术和造纸文化,观摩了手工造纸中的选料、泡料、煮料、打浆、淘浆、抄纸、晾纸等工艺流程。参观了滇西抗战纪念馆,缅怀革命烈士,继续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知难而上、奋勇前行的精神。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