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据悉,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

记者注意到,基于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需要,此次增设生态环境数智化监测技术、资源循环工程等专业。另外,立足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此次增设智慧综合能源工程、电力储能应用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应用等专业。

为何增设与环境能源相关的专业?

数智化转型是未来我国生态环境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今年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未来5年,我国将加速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的数智化转型,创新监测手段,实施四大监测能力建设工程。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我国将通过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技术,基本完成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智能化改造。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从采集、传输、处理到分析及应用,将基本实现全链条流程化、智能化。

在这一背景下, 增设生态环境数智化监测技术的用意显而易见,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而在“双碳”背景下,资源循环的意义愈发凸显。不久前,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成为国内首家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的央企。这对于维护国家战略性资源安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意义重大。资源循环工程专业的增设将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储备重要人才。

此外,伴随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等,智慧综合能源工程、电力储能应用技术等专业的设立也是顺应时势。例如,智慧综合能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能源企业、信息技术企业等都有用武之地,可以从事能源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工作,或者从事能源大数据分析、能源互联网平台开发、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设计等工作。

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行专业调整

本次职业教育专业增补工作还涉及其他方面。

  • 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天装备精密制造技术、现代工业清洗技术等专业。
  • 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增设人工智能数据工程技术、智能体工程技术、电子信息材料应用技术、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等专业。
  • 对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增设乡村治理技术、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应用技术、茶叶生产与应用技术等专业。
  • 促进数字经济、海洋经济、低空经济发展,增设数字时尚设计、文物数字技术、远洋渔业、电动飞行器应用技术等专业。
  • 聚焦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增设足球运动、足球运动与管理等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本次新增设的专业重点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面向先进制造业、数字产业发展等,新增相关专业占比超过50%。这体现了近年来教育部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等要求,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不断加大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优化调整力度。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中环报记者刘良伟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8355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