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卢凤兰 黄质夫乡村教育研究,对原平台表示感谢!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
1940年春,刚刚建校的国师(国立贵州师范学校,今贵州榕江一中),正值抗日战争的年代,我国许多大好河山相继沦陷了。当时,物资供应奇缺,民众生活艰苦,而这所学校是国立的,师资力量雄厚,待遇较好,师范生全部公费,榕江100里以外的边胞子弟前来投考就读,有来自贵州各县的,有湖南、广西的,也有从沦陷区来的逃亡学生,全校总计有600多名学生,分成13个班级,其中女生仅为70多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2%左右,与男生人数比,还是很少,有的班只有几人,有的仅有1人,称“独姑娘班”,有的班一个女生也没有,称作“和尚班”,女生中大部分住校(家在榕江城区的初中班女生不住校,叫走读生)。
学校将全部女生编为一个中队,下分3个小队,住校的编2个小队,走读生1个小队。记得当时的中队长是胡政修,中队副是魏佩琳,小队长各为梁运英、高娴、何梅仙。中队设指导员1人,初为郑阿兰,后为张质民。郑阿兰是附属小学单级部的老师,她有丰富的教小学的经验,白天她给小学生上课,晚上管理国师女生的纪律生活,由于组织纪律严明,女生宿舍整洁不紊,我们这些女同学最大的20岁,最小的11岁,大家相亲相爱,团结互助象亲姐妹一样,小的不称姓名而叫小妹妹,大的则尊称为大姐。
学校生活中大凡集会,升降旗,女生都要集中列队,站成队或坐在一起。黄质夫校长对我们女生教育是特别严格的,他说:“男女有别,不能授受不清”。上课时间女生回各班上课,每天下午的事业活动(生产劳动)时,全校女生都安排到校工杨做一些适合女生的轻便活路,如装订练习本、印刷表格,或缝纫裁剪衣服,有纺纱、织布等各工组都有技术熟练的师傅作指导,产品主要交校合作社,低价售给本校师生,学校基本上能做到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学校对参加生产劳动非常重视,女生也无一人例外,与男生一同参加劳动(女生干的是手上劳动)。 黄校长特别强调男女学生都要遵守劳动纪律,如发现在劳动中有人偷懒者,将受到严厉的训斥或处罚。 每天下午劳动的钟声一响,全校师生都奔赴各自的劳动岗位,寂静的工场和农场沸腾起来了,到处热气腾腾,生气勃勃,大家都干得很起劲。 黄校长在此时到各处巡视,指导劳动,有时他也卷起袖子和学生一起干。 多数学生劳动都很卖力,也有做样子的,但都害怕校长来检查。 黄校长远远地走来了,就有人喊警报,警报提请大家要卖力干,待他走了也就是“解除警报”,大家松了一口气。
我们女生在学校的几年间,从劳动生产中使我们学到一些技能,享受了劳动成果和劳动后的欢乐,同时使我们的身心也得到了锻炼。每天饭桌上端上香喷喷的猪肉、蚕豆、白菜佳肴,都是我们劳动的成果,吃起来特别有味,特别香,心里乐滋滋的。我们住校女生晚7—9点钟集中在一个教室里自习,每人在一盏桐油灯下安静地复习和做作业,显得非常专心用功。9点下晚自习钟声响了,教室中像一阵春雷响彻四维院,笑声、歌声、喊声和课桌凳的响声连成一片,我们有说有笑地结队回到女生宿舍,各自洗脸洗脚准备就寝,10点钟经指导员点名、熄灯号吹响后,一天紧张的学习和劳动才算是结束,大家方可进入甜蜜的梦乡。
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号吹响,大家起床叠被子,内务整洁均有规定。清洁卫生在女生宿舍总是全校第一,早上时间有限,梳洗完毕,就迅速地到大操场列队升旗做早操。每日由一个同学担任宿舍留守值日,负责打扫宿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
女生宿舍是我们女生的小天地,课余饭后星期天和节假日,女同学们都要回到宿舍看书、写信或缝衣服、洗衣被,宿舍就象是我们的家,大家都很爱护,经常搞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也常得到黄质夫校长的表扬。
1943年3月我们女生中队中有两位同学梅素和潘懋(mào)禧,在缺衣少药的年代里因患结核未能及时治疗就去世了。黄质夫校长还为去世的梅素写了悼词。
50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回忆起在国师几年的学习、劳动的学生生活,那黄金般的学生时代的一切,还历历在目,多么有趣和有意义啊!我衷心感谢黄质夫校长将学校迁来榕江,使我们有学习的机会,是国师母校把我培养成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50年来,我坚守教育岗位,没有辜负母校和黄质夫先生的培养。现在我已退休了,回忆往事应该饮水思源,感谢老师们对我们的教育。
1944年学校合影
本文摘自榕江县教育局、榕江县民委、榕江县政协文史委《国立贵州师范文集》,作者为卢凤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