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71岁的粟裕将军在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刘奎的陪同下,专程来到位于安徽境内黄山区东部的谭家桥,遥望四周巍峨的高山峻岭,回忆当初那场惨绝人寰的悲惨战役,杀伐果断马革裹尸的枭雄,禁不住老泪纵横。
一生几乎无甚败绩的粟裕,对着老部下不无伤感地说:
“我这一生基本都在打胜仗,这里,是我最大的遗憾。”
1984年2月,粟裕将军去世,他留下遗嘱,将自己的部分骨灰,撒在谭家桥一带,他要与死去的战友葬在一起。
这里埋葬着那些让粟裕午夜梦回时,都会心生愧疚的老战友,他们曾出生入死。
那场战役究竟经历了什么,让战神粟裕迟暮之年都无法释怀?
谭家桥战役的由来
“做错事的是你,然而付出惨烈代价的却是我。我始终相信有一天你会突然很心痛地想起来,自己到底弄丢了些什么。”
1934年,蒋公中原大战结束后,集结100万大军,66个师和8个独立旅——准备集中力量红军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
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蒋公吸取了之前四次围剿失利的经验,找准红军的薄弱点:攻坚能力不足。
国军采取堡垒式战略,以数倍于敌军的兵力优势,及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势必要将红军一举歼灭。
此时,红军临时最高领导人博古,在苏联军事顾问李德的指挥下,采取多次突围战役均以失败告终后,红军主力势弱,形势十分危急。
最终,中央计划让三路大军同时向国军军事要害处进攻,以转移国军注意力,为红军主力争取喘息机会。
一路大军由时任军团总指挥的贺总带队;
二路大军由时任师长的林总带队;
三路大军由时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带队。
同年11月,时任红十军团参谋长的粟裕,在三路大军方志敏麾下,带领红军北上抗日。
先遣队赶往闽浙皖赣诸省,试图以声东击西的方式,掩护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苏区向西南部撤退。
著名的谭家桥战役就发生在这个背景下。
谭家桥战役最大战略失误是什么?
粟裕所在的先遣队的最高军事主席是方志敏,由于方志敏本人并不擅长军事,所以实际指挥权,落到了黄埔一期出身的军团长刘畴西肩上。
刘畴西曾经担任黄埔军校会长,在国军任职期间,深得蒋公器重。
后又去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在红军里除了左权,就属他在军中威望最高。
1934年11月初,刘畴西和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师长寻淮洲等就战略方针做出了深入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决定:
由于刚出茅庐不久的旅长王耀武部并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根据当时王耀武立功心切的心态和他部队所在的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王耀武部是目前最有可能取得胜利的突破口。
于是他们决定,在乌泥关至谭家桥段公路两侧,对王耀武部进行伏击。
但就任命去伏击王耀武部队的人选上,两人产生了很大的争执。
刘畴西计划:由他熟悉的老部下20,21师的师长胡天桃担任伏击先锋,进行连夜突袭。
但对当前部队人员情况非常了解的粟裕认为:因上次战斗失利由军团长“降职”成了师长的寻淮洲在伏击,突袭等方面有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完全有能力作为这次伏击的主力。
寻淮洲率领的19师是红十军团改编,也是当时最核心的战斗部,他们主导此次伏击,一定可以快准狠地给予王耀武部沉重打击。
而刘畴西则认为,他们二人对王耀武及其部队太过谨慎,派由新兵组成的20,21师做主力伏击部队,19师从旁掩护配合,即可一举歼灭敌军。
三人就此事一直争执不下,最终因刘畴西是该次战役的最高军事指挥,于是此次任命采用了刘畴西的建议。
事后很多年,粟裕每每谈及这一时刻,都会忍不住悲叹:
如果当初不是因为我没有话语权,能够在此次会议中,力挽狂澜坚持任命寻淮洲部为伏击主力军,也许历史就改写了。
而正是这一任命的决策性失误,变成了此次战役由胜转败的关键导火线。
12月13日夜,借着灰蒙蒙夜色的掩护,20,21师长胡天桃,提前占据有利地形进行了完美的前期设伏工作,而王耀武部队此时并未有任何察觉。
眼看敌人一步步踏入了我军提前设好的包围圈,而就在此时,20,21师的伏击先锋士兵因为是初次参加战斗,心理素质和经验都十分羸弱。
看到一步步踏入我军陷阱的敌人,不知道是出于欣喜还是太过紧张,在敌军进入伏击圈前——12月14日上午9时许,蹲点一夜的一个士兵居然提前开了一枪……
也许是因为神经实在过于紧张,紧接着他又开了两枪。
此举,让王耀武很快识破了,这个提前设置的埋伏圈,于是他迅速调整军队部署,由原计划的直线进军改为沿路反包。
伏击圈整个暴露在敌人的视线范围后,敌人进行了强有力的反攻。
彼时,20,21师的战士,被强大的火力轰炸得溃不成军,眼看就要全军覆没。
而此时,刘畴西迅速命令:在从旁策应20,21师,对王耀武部后部进行攻打的19师师长寻淮洲,火速进行正面支援。
也许是出于赌气,也许是眼看20,21师无力回天,想要做最后挣扎的寻淮洲并未听从命令,而是持续对王耀武后部进行玩命攻击,寻淮洲也在此次战斗中光荣牺牲。
刘英在内的8名师级以上指挥员身负重伤,3个师在此次战役后,几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兵败撤退后的残兵面临敌人的大举围剿。
对于寻淮洲同志的英勇就义,粟裕每每提及都显得十分沮丧。
他像是着魔般,总是一遍遍重复着说:“要是当时我有更多一些的话语权,寻淮洲这样优秀的同志也许就不会牺牲了。”
谭家桥战役第二次更加致命的失误
如果说上次战略失误,导致三个师几乎全军覆没,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军事指挥错误。
那么很快来临的,在这个失误上,又一次更为致命的决策失误,直接导致了方志敏部整个军团的主力军几乎未能幸免于难,就连该部最高指挥者方志敏,也一同阵亡。
1935年1月中旬的一个漆黑的雨夜,19、20、21师残余部队在面对国军三十多个团在后猛烈追击,并且前方即将形成包围之势时,领导干部方志敏,刘畴西,粟裕等人进行了简短的会议讨论。
粟裕坚持深夜冒雨突围,趁敌人的合围之势还未全面就位,快速逃离战场,为红军最大可能地保存有生力量,以备后续再战。
而刘畴西则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
浙赣的山路十分崎岖,旁边就是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当晚下着瓢泼大雨,地面泥泞不堪。
士兵经过了数次的战斗及连日不曾停歇地奔波,已经到了体力透支的边缘。
就连粟裕本人,都因为数次探路,掉进山沟,脚踝严重擦伤,腰部扭伤严重。
根据刘畴西对国军的了解:在这样的道路上,敌军不可能不顾地势险峻,冒险进行玩命追击。
所以刘畴西建议全员休息一夜,次日一早,天微亮就继续赶路。
而灵敏度极高且一向做事谨慎的粟裕,强烈要求当晚必须连夜突围,一定要在天亮之前走出该山区,突破敌人封锁线。
激烈争执未果,方志敏出面调停。
最后做出决定:粟裕和方志敏带领3个战斗连,作为先头部队继续连夜赶路。
剩余大部队在刘畴西的带领下,稍作停留后全力赶路。
1月16日夜,粟裕拖着之前战斗中受了枪伤的左臂,迈着因为掉进沟里扭伤的下肢,举步维艰地向前挺进。
他明确告诉部下,哪怕再困,再累,再痛,再难,摸着黑,一刻不能停顿,爬也要爬出包围圈。
而就在粟裕一行,行至中途时,久久不见刘畴西部跟上,因担心刘畴西部未能迅速撤离,方志敏先是发了军令过去,命令其加紧时速与前方的粟裕会合,但粟裕担心刘畴西行动过慢,打算亲自回去劝他。
此时方志敏对粟裕说:“刘畴西是个倔脾气,还是我去催他。”于是方志敏返回刘畴西部。
最终的结果是:这次战斗,只有粟裕部因撤离及时,拼尽全力后,仅有少数有生力量冲出重围。
连续两次重大决策性失误后,方志敏部几乎团灭,1月29日方志敏,刘畴西被捕。
粟裕也是狼狈不堪地带着残余部队逃出重围,突围后,中央任命粟裕为师长,刘英为政委,在浙江境内继续打游击,创建根据地,为红军主力进行战略辅助。
谭家桥战役两次重大失误的本质原因
此次战役的最高领导人方志敏同志不善军事,在粟裕,刘畴西,寻淮洲几个主要将领战略部署上产生分歧时,因自身军事才能的不足,做重大决策时,未能给出明确且正确的指导意见,最终间接导致自身的不幸罹难——这是国家的不幸,更是民族的不幸。
在最高领导人不善军事的情况下,当时作为军中资历最老的刘畴西同志,两次决策上都出现了轻敌的问题。
首先肯定该同志在战役中坚忍不拔,奋勇抵抗的决心。
尤其是在被捕后,蒋介石专门授意部下尽量策反刘畴西,但他依然顽强抵抗,最终英勇牺牲的精神。
没有一个将军不想将自己的每一个士兵都安全带回家,也许是该方面战斗经验确实不足,导致刘畴西同志在决策上,出现了很大的战略失误,这是造成本次失败的主要原因。
作为军团长“降职”师长的寻淮洲同志,其在战略部署时,给出了较为正确的战略方针。
但在刘畴西同志命令其19师回援20,21师时,他选择了抗命,坚持原作战计划,未能第一时间与20,21师合兵进行全力突围,也是战役失败的原因之一。
当时27岁的粟裕,在此次战役中,无疑是最无奈和痛苦的。
他认为在战役早期,就看到了领导人在决策上也许会导致的失误,也据理力争了。
但当时只是参谋长的他,遇到了资历丰富且坚持己见的刘畴西同志。
当时,作为青年军事参谋官的粟裕,自己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在战斗中所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是正确的。
毕竟一场战役的成败,在执行过程中有很多其他因素。
在最终分出胜负之前,没有任何人敢断言自己的战略计划就一定正确。
所以年纪尚轻的他,也不能对最高指挥者的决策进行全盘的否定,作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执行命令是他的天职。
只是年纪轻轻的粟裕同志,在经历了这场因各级领导层的决策失误导致的人员伤亡惨重的战役后,内心的悲痛和悔恨的情绪想必是极其深刻的。
看着自己昔日的领导,战友,一个个在自己眼前牺牲,尤其是这种牺牲也许是可以避免的。
这次战役,也成为了战神一生中,无法释怀的伤痛和遗憾。
王耀武和粟裕之间的恩怨情仇
作为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王耀武,这个隐藏在敌军中未被发觉的军事奇才,也成为了粟裕日后战场上,最有力的对手。
棋逢对手地角逐,新仇旧恨的加持,让二人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针锋相对。
让粟裕没有想到的是,军事才能极高,对敌军内部实力极为敏锐的王耀武,早在谭家桥战役后,就对粟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他开始深入地研究粟裕的每次战略部署,排兵布阵,惯用打法,将粟裕当作了自己将来最大的竞争对手。
虽然此时,粟裕的战神之路,才刚刚开启。
粟裕生于1907年,湖南会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南昌起义,井冈山会盟,先后经历五次反“围剿”战争,长期在南方做游击队主力。
在他年轻的军事生涯中,谭家桥战役是少有的一次惨败。
也是因为这次失败中他先知先觉的军事敏锐度,在负伤且路途坎坷的突围道路中,坚持自己的判断,坚持自己的信仰,最终从尸体堆里将残余的800多士兵艰难地带出敌军势力,成功与中央会合的军事才能和信念,被中央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
后来直接任命其为新四军第一师师长。
粟裕在后来所展现出的军事才能,让先知先觉的王耀武也始料不及。
1946年10月,沉浮战场多年的粟裕遇到了他命中的贵人陈总。
宿北之战中,粟裕与陈总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国军的大将戴之奇和胡琏。
粟裕一反常态地兵行险着,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仍是坚持把最强火力集中在当时装备最精良的戴之奇部,不论是敌人还是红军内部,都认为应该先攻打更容易攻下的胡琏部。
在粟裕的精心安排下,戴之奇如若无人般深入我军腹地,被粟裕以最强的火力完美包围。
最终戴之奇自尽,胡琏兵败撤退。
此次战役粟裕一战成名,毛公都对其进行了特别嘉奖。
并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在粟裕天才般的诡谲多变的军事才能加持下,我军多次开创了以少胜多,险中求胜的军事奇迹:
其中就有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
连林总都评价:“粟裕尽打神仙仗。”
以陈总为首的元老级别领导,开始对粟裕的作战意见高度重视。
粟裕终于将军队最高指挥权,逐渐掌握到自己手里。
也是那时起,他告诉自己,谭家桥战役的悲剧不能重演。
后来毛公更是给予了粟裕“独立处置,不要请示”的特权。
有了此特权的粟裕更是如虎添翼,在8月结束的苏中战役中,以3万人对阵蒋公名将李默庵12万人,七战七捷,名震天下。
战神粟裕“百万大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名号,响彻全国。
而和王耀武斗智斗勇多年的粟裕,终于逮住机会,在1948的济南战役中,8天歼敌10万,活捉王耀武——为当初罹难的战友报仇雪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粟裕因功勋卓著,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将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粟裕作为我国开国前后战神般的存在,他领导的战役大大小小上百场。
而在他心中一直无法忘却的,还是那场惨烈的谭家桥战役,那段经历让将军粟裕,看到了一个领导人在决策失误后,会给军队带来多么惨痛的无法挽回的损失。
那些在谭家桥战役中死去的同胞,让粟裕对于在战斗中做的每一次决策,都更加谨慎,更加心怀敬畏。
毕竟那些鲜活的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有人能够波澜不惊地去面对一群年轻的生命,因自己的错误而离开这个世界。
也是因为心中这份悔恨,激励着我们的常胜将军,更加不畏艰险,不惧死亡地投入到以后的每一次战斗中。
那些死去的战友,也一定希望他能够秉承当初共同奋战时的遗志,勇往直前,为祖国战斗到最后一刻,完成他们没能完成的梦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