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野怪现状:粟裕不在场,长津湖原样照搬他打法,为何没全歼美军
1950年冬,朝鲜长津湖畔寒风刺骨。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与美军陆战一师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惨烈的较量。这场战役本应复制粟裕大将的辉煌战例,却最终未能如愿。战后,许多人难以接受这个结果。在那个年代,失败往往意味着严重的后果。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让我们回到那个冰天雪地的战场,揭开这段尘封的往事。
话说这长津湖之战,打得是稀里糊涂。本来九兵团的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给美国佬来个狠的。谁成想,这仗打完了,大伙儿都懵了。
且说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那会儿是1950年11月底,天寒地冻的。九兵团的宋时轮将军接到命令,要去长津湖一带给美军来个“惊喜”。宋将军心想,这不是小菜一碟吗?咱们可是粟裕大将的嫡系,那套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法子,早就烂熟于心了。
可惜啊,这位宋将军是想当然了。他哪里知道,美军可不是国民党军那帮酒囊饭袋。这美国佬不但枪炮厉害,飞机坦克更是不要钱似地往上搬。咱们的战士呢?冻得哆哆嗦嗦的,连枪都端不稳。
再说那天气,简直就是老天爷和咱们作对。零下三四十度,冷得连呼吸都能结冰。有的战士还没见着美军影子呢,就让这鬼天气给放倒了。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宋将军这时候才如梦方醒。他突然想起,当年粟司令打仗,可不光是套路厉害。人家是看情况随机应变,哪像自己,生搬硬套的。可惜啊,这醒悟得未免太晚了些。
战斗一打响,九兵团就碰了一鼻子灰。美军的火力凶猛得很,咱们的突然袭击根本不管用。更要命的是,美军的飞机像是捅了马蜂窝似的,嗡嗡往这边扑。咱们的战士连头都抬不起来,哪还谈得上什么分割包围?
一位老兵后来回忆说“那会儿打仗,跟在国内可不一样。美国鬼子的飞机一来,咱们就只能躲。白天根本没法大规模调动,晚上行军又冷得要命。”这话说得,让人心里直打颤。
更糟的是,补给跟不上。很多战士饿着肚子,顶着严寒在与美军周旋。有的连队甚至出现了吃树皮、喝雪水充饥的情况。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宋将军这时候可急坏了。连夜开会调整战术,可为时已晚。美军已经抓住战机,开始突围。在长津湖西岸,美军陆战一师硬是凭着强大火力,杀出了一条血路。
眼看着到手的胜利就这么溜走了,宋将军心里别提多难受了。一位参与指挥的军官后来感叹道“我们只学到了粟司令的形,却没学到他的神。光有战术套路不够,还得有随机应变的本事啊!”这话说得,可谓一针见血。
再说美军那边,他们也没好到哪去。虽说最后是突围成功了,可伤亡也不小。那些大兵们被冻得鼻青脸肿的,连枪都快握不住了。有个美国大兵后来写回忆录,说那是他这辈子经历过最可怕的仗。
你看,这仗打得,双方都不好受。但最后吃亏的还是咱们。预期的全歼目标没达成不说,自己还搭进去不少人马。这下可好,上级非得找个说法不可。
宋将军后来没少挨批评。有人说他太死板,有人说他估计错了形势。可宋将军心里清楚,问题可不是这么简单。这仗输得不冤,是咱们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敌人啊。
长津湖之战,最终以美军突围成功而告终。虽然志愿军给了美军重创,但预期的全歼目标并未达成。这场仗,可以说是给我们上了一课。
有人说,这仗要是粟裕来打,结果肯定不一样。可这话说得,是不是有点托大了?毕竟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咱们是不是也该好好想想,为啥同样的招数,在国内百试百灵,到了国际战场就不灵了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