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杜聿明制定徐州撤退计划,为何最终会出现两个完全不同的方案?蒋介石听完后,为何先是夸赞,最后却又派专机传信,痛骂杜聿明此计划是要“亡国灭种”?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救火将军
1948年11月8日,杜聿明从刚刚整肃好的葫芦岛前线飞回北平,傅作义专门设宴为其接风洗尘。席上,杜聿明得知了徐蚌战场上何基沣、张克侠被我方接收改编的消息,他感到震惊且异常恼怒。
杜聿明和蒋介石合影
因为杜聿明本就是徐州总司令,当时去葫芦岛进行撤兵,也是老蒋临时给他安排的工作。这些临时的活儿一干完,杜聿明还是要回到徐州战场的。何、张二人的这个举动,无疑给徐州战场上雪上加霜,等杜聿明再回去的时候,等着他的会是一个更大更复杂的烂摊子。
而且这也意味着,正在向徐州转移的黄百韬兵团,很有可能会被我方拦截。那个时候,他刚刚制定好的徐蚌会战作战计划还没开始实施,蒋军就已经失去了一半的优势。
而和以往不同的是,随着蒋军方面不断地战败,杜聿明此刻的心态也早已发生了转变,他这个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一流的将领,甚至也开始临阵怯战了,这是为何?
济南战役规划图
事实上,徐州撤军是在济南战役之后,当时济南被我军许世友将军一星期拿下,重挫国军。可蒋军方面表面上接受失败,实际上背后却开始筹谋要反扑济南。对此,一向富有谋略的杜聿明就提出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那就是“佯攻济宁、实取济南”。
当时他们的目标可不是从徐州撤退,而是把重兵集结在徐蚌,等待我方刚刚打完大仗人困马乏之际,主动发起进攻,把我方聚而歼之。进而从我军的手里夺回济南,而这个计划也得到了蒋介石的认可。
计划破产
但是可惜的是,我方并没有杜聿明想的需要那么多的时间,而是很快就重新集结了兵力,趁势发动了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辽沈战役。
当时蒋军在东北一带的情况已经非常危急,而蒋介石本人也对尚在辽沈一带的那些国民党将领早就失望,所以在他的心里,急需一个人去到东北辽沈战场上力挽狂澜。杜聿明又是他最好的选择,所以当时杜聿明再次被蒋介石当成“救火将军”,派到了东北去协助卫立煌。而徐州总司令就落在了无勇无谋的刘峙身上,原本堪称完美的徐蚌计划,因为刘峙本人根本主动向我方发动进攻的魄力和能力,便无奈宣告破产。
辽沈战役我军将领
可惜的是,杜聿明之后就算到了东北,也并没有能够完成蒋介石的嘱托,东北已经是无法挽回,而徐蚌这边,因为蒋军低下的执行力,导致大军移动时发生混乱,被我方及时给追上并纳入包围圈中,最终黄百韬被围、宿县也落入我方之手,原本要主动进攻的徐州重兵集团,已经被我方逐渐包围起来,形式非常的危急。
当时杜聿明人还在东北,蒋介石无将可派,只能考虑桂系的白崇禧,可是白先是答应,之后却又变卦不去了。而蒋介石的第二人选的宋希濂,也三推四阻不肯就任,最后,徐州的烂摊子果然还有又派杜聿明上场了。
所以当时杜聿明从东北飞回南京的时候,一下飞机就去找顾祝同了解徐州的最新情况。
秘密商讨
蒋介石随即在第二天举行了会议,邀请众多国军高级将领,商讨徐州30万大军的撤退方案。但是会场上,杜聿明却对国防部的郭汝瑰提出的计划持怀疑态度,而且他早就怀疑郭汝瑰的身份,便邀蒋介石私下两个人详谈。
蒋介石对杜聿明当时也非常器重,便听他的暂停会议,两个人开始秘密商讨。
而但是杜聿明也没有绕弯子,开口就说郭汝瑰的撤退方案,简直是把国军往死路上带。
郭汝瑰
因为当时按照郭汝瑰的建议,他让徐州大军放弃徐州,直奔东南而去,走两淮,经过苏州再转向南京,理由是那里经过侦察,没有发现我军的主力,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可是那个地方的地理情况,杜聿明心知肚明,那里河网密布,多为湖沼地带,非常不利于带着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的大兵团移动?
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方案实行撤退,那么部队的行进将非常迟缓,就算这里没我方的阻力,但是我方一旦追上,那么撤退将会全线崩盘。老蒋听完觉得确实有道理,便问杜聿明可有破解之法。
对此,杜聿明给出了另外两个方案,那就是从徐州沿陇海线往东到连云港,这条路线选择的是从海上撤退。但是这个方案的风险,并不比郭汝瑰的小,因为海运虽然可行,但是他们可是一个有着30万兵力的大兵团,附近港口的运力根本难以支持,一旦被我方给追上,那么杜聿明的集团只能背海作战,很有可能会被赶到海里。
最佳方案
那将会全军覆没。所以杜聿明只看重自己的第三条撤退路线,那就是选择从徐州的西南,沿着京津的西侧,绕过山区南下。
这里最大的好处是地形开阔、道路平坦,非常方便大兵团和重装备的移动。部队撤退的速度就会加快,而且这里还和被围的黄维兵团挨得很近,一旦徐州的30万大军带出我方的包围圈,就可以转头来解救黄维,并且一路上还可以和李延年、刘汝明两大兵团互相策应,实现南北方向的对进。
黄维独照
这样,不仅可以解黄维之围,还守住了淮河。老蒋听完之后连连夸赞,称杜聿明不愧是他看好的黄埔一期最优秀的学员。
杜聿明听后知道自己的方案被认可,也非常高兴,但是他转头跟蒋介石提了个要求,那就是希望把这个计划列为最高机密,不像任何高层透露,因为他怀疑他们的高层中已经有人出现了问题,所以便和蒋介石演了一出移花接木的好戏。
表面上宣布徐州撤退就用郭汝瑰制定的方案,但是实际上徐州撤退用的却是杜聿明制定的第三条方案。
而郭汝瑰呢,也因为不知情,把这个错误的撤退方案发给了我方。
歪打正着
可是虽然杜聿明魔高一丈,但是我方依旧是道高一尺。
当时和杜聿明打对手战的是我军赫赫有名的战神粟裕。虽然当时粟裕也接到了郭汝瑰传来的这个情报,说杜聿明会向东南撤离,但是基于自己对杜聿明的研究和分析,他觉得这不是走东南撤退,不是杜聿明这个黄埔高材生该有的思路。
粟裕
便坚定自己的想法,认定杜聿明肯定是从西南撤离,往西南方面继续安插了重兵。
当然东南方面粟裕也有做过考虑,为了免得出现问题为时已晚,粟裕当时做了两手准备,也在东南方面少部分安插了兵力。好在最后,粟裕还是号准了杜聿明的脉,最后实际报回来的消息是,杜聿明确实从西南撤离。
之后,粟裕马上安排东南方面的部队也往西南赶去,协助西南的我方战士,共同拦截杜聿明这个大兵团。
最终经过我方战士连夜跋涉,而杜聿明虽然有汽车坦克走的快,可是部队里混杂了大量的老百姓,还是拖慢了行军的脚步,最终让我方战士赶在了杜聿明的前面,占领了杜聿明的下一个休息地,永城。
蒋介石在伏案
改变主意
而这个时候再行军途中的杜聿明还不知道情况,可远在南京的蒋介石却收到消息坐不住了,直接派出专机空投信件,指责杜聿明我方已经到了永城,杜聿明还把部队往永城带,这是要“亡国灭种”啊。
而且之后还让杜聿明马上调整方向,去营救黄维兵团,气的杜聿明拍桌而起,表示明明答应的方案临时又变,其他将领虽然也心有不悦,但是后来为了怕承担黄维兵团被灭的责任,还是选择听从蒋介石的安排,去解救黄维兵团。
最终,不仅仅黄维兵团被围,连杜聿明带领的徐州大军,也失去了撤退的时机,被我军重重包围,最终撤退失败损失惨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