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方支付

先介绍一个名词“备付金”。你去网上购物,大多都是要预先支付货款的。这些预付款不是在卖给你东西的商家手里,而是在支付宝等支付机构手里。这就是“备付金”。

千万别小看这些资金!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就像个水池子,尽管资金有进有出,但是总能保持一定水位。据媒体上看到的数据,有分析师估计,当前规模超过1.5万亿元(2020年10月初)!

这部分资金在银行账户里产生的利息,就能占支付机构总收入的11%。机智如你,一定会替卖东西的商家考虑一个问题:不管是不是土豪、也不管是不是在乎“备付金”的利息,商家心里肯定会有这样的顾虑,“如果备付金被挪用了怎么办?岂不是连本钱都拿不到了?”

这可不是杞人忧天,备付金被挪用的事情曾经真实上演过,涉及风险资金动辄上亿。针对支付机构备付金的管理,2018年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宣布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

第三方支付在央行监管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方支付在央行监管之下

这意思就是,原来在支付机构账户里“备付金”,央行要求他们必须一步步地都交存到央行,到2019年1月14日时,全部备付金都要集中交存央行。

接下来不久,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又下发了《关于支付机构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有关工作的通知》,规定支付机构应于2019年1月14日前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这意思就是,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将会被“连窝端”到央行去。

于是,接下来在2019年1月14日后,支付机构除了发出支付命令、不可能再挪用任何一笔资金。打那以后,尽管各个在备付金里有钱的商家仍然还是拿不到利息,但再也不用担心本钱拿不回来了。这对于商家来说,这无疑就吃了一个定心丸;对于支付机构来说,会很无奈,因为它们躺着吃利息的时代宣告结束。

到了2020年的10月13日,央行再次出台办法,给备付金又上了一道保险,具体就是出台了《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这个办法出台的背景、据央行解释是这样:虽然备付金集中存管可以有效遏制资金挪用风险,但是不能杜绝支付机构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虚假商户和虚假交易,也无法完全避免非法交易平台传染给支付机构引发的资金风险。这套说辞读起来不太具象,我们就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一些不合规的交易所带来的备付金风险吧。

备付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备付金
行业保障基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业保障基金

为解决这个问题,支付机构将全部客户备付金用来作为清算保证金,然后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度计提支付机构清算保证金利息的一定比例(计提比例按支付机构分类评级结果确定,大约10%左右)划入基金,直到计提的基金总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含)

专业人士对此的解读是,央行此次设立行业保障基金,补足了第三方支付风险的最后一块短板,等于为备付金上了双保险。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马云能不能平白无故地在自己的支付宝账户上增加十个亿呢?当然不能啊!整个支付宝系统都和央行实时对接,处于央行妈妈的监控之下,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对数据做手脚,别说十个亿、一块钱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