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底,随着“新增的医保目录”官宣,老百姓和医疗界对哪些药物拿到“医保目录入场券”非常关注。有一款在我国上市才14个月的新型降压药纳入医保,它就是“依普利酮”。
高血压药物在我国已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药系,原因是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基数较大,高血压目前不可治愈,不同病因的患者需要用不同类型的药物稳压控压,甚至要同时吃好几种药物。
科学家已大致搞清高血压发病机理,它本质是心脏、血液、血管、血容量等几个关键指标之间,出现纠葛、恩怨、失衡等引起的心脑血管综合征。
比如,心脏泵送血液压力变化、血管变硬变窄、血液变黏流速减缓、血容量增多等,几个因素升降失调,就会打破血压稳定态势,长期必然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影响生存质量和寿命。
降压药物的出现,为缓解血压持续波动和长期高位运行做出了贡献,涌现一批医患信任的药物,如“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等等,近些年还有一批复方制剂上市。相比较之下,“依普利酮”是什么来头?
依普利酮早在2002年已获美国FDA批准上市,随后在欧盟、日本等多个国家临床应用,被称为“全球最好的降压药”。我国直到2023年8月才批准上市,2024年5月才在我国开出第一张处方。相当于比国外晚了二十多年才正式用上,名头如此响亮的降压药,为何我国引进较晚?
很重要的原因是:依普利酮属于“难治性高血压”的主力药物,“难治性高血压”在我国指南的定义是:患者已改善生活方式,仍每天需服用3种不同的降压药,其中含有利尿剂;或者要服用4种药物才能控压,就是难治性高血压。
高血压不是吃药越多越久越好,因为药物本身有副作用,服用药物越多、越杂才能控制病情,说明身体机能正在衰退,用药风险已经增大,不是好事。
二十多年前,难治性高血压在我国的数量不多,依普利酮的用武之地较少。从依普利酮临床试验结果看,针对黄种人的研究不够充分,引进需慎重。还有一条:依普利酮刚上市价格很高,我国患者用起来负担很重,国家希望通过仿制手段把价格打下来。
综合各种原因,依普利酮在国外“风生水起”,已属于“老药”,但对于我国患者而言,仍是“新药”。
依普利酮属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一种甾体类药物。醛固酮是肾上腺的激素,它分泌太多,会引起心肾过劳和受损,带来高血压,并演变为“难治性高血压”。阻断醛固酮的作用,就可以降压稳压,保护心肾功能。
在依普利酮之前,国内其实已有2个药物用于拮抗醛固酮:螺内酯和非奈利酮。但螺内酯会影响男性患者的雄激素分泌,可能引起乳腺发育、欲望减退等问题;非奈利酮护肾和降尿酸效果好,但降压效果一般,多用于糖尿病肾病领域。
换句话说:依普利酮较好克服了螺内酯的副作用,拓展了非奈利酮的功能,临床上有可靠疗效。
依普利酮的临床应用数据,体现了4个特点:
1、有三个靶点:对付难治性高血压、缓解心力衰竭、防止心肌梗死,可较好替代螺内酯,尤其是联用多款降压药仍未能稳压的高血压患者,依普利酮加入后可以有效解决。
2、有效提高左心室功能紊乱病人的生存质量,患者长期反复受到心悸、疲劳、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困扰,有心衰的危险,依普利酮能较好缓解症状。
3、降压效果明显,有护肾功能,临床数据对比分析显示,依普利酮对收缩压和舒张压有强效作用,在单用或联用试验中都体现出优势,而且可改善肾小球内高压、高过滤等问题,减少蛋白尿,有效护肾。
4、安全性比较好,依普利酮较好克服了螺内酯和非奈利酮的缺点,尤其适用于醛固酮增多引起的高血压,使用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
在依普利酮在我国上市之前,国内一些高血压患者,或受心衰等问题困扰的病人,通过海外代购、买海外仿制药等方式,用过依普利酮,它有两种规格:25mg/30片/盒、50mg/100片/盒,折合人民币价格约为:850—1000元以上,即使是仿制药,也不低于600元/100粒,总体上价格较高。
如今依普利酮已获批在我国上市,并纳入医保,虽然最新价格仍未公布,但从纳入本批次药物平均降价幅度达63%的比例看,下一步依普利酮的价格也将大幅“缩水”,真正获益的是广大高血压患者。
不过,依普利酮作为化学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有相应的禁忌症和禁用人群,需要对照说明书、遵医嘱谨慎用药,防止出现问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