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极越汽车陷入经营危机,被曝将“原地解散”,相关话题引起持续热议。
12月13日下午,百度、吉利联合发布声明:
这个声明,其实就是在善后了。
所以算是变相承认了“原地解散”的传闻。
这个周末,网上更是出现了经销商“1.98万甩卖”的传闻(未知真假)。
而这款车此前的报价为20.99-29.99万,等于是降价了90%!
关于汽车行业,近期哨兵反复讲过:明年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主要就是因为供需失衡!
供给端,近几年,各路资本疯狂的涌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各种所谓的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目前正在迎来产能的大爆发。
而在需求端,最近两年,汽车行业成为了刺激消费的主力,国家推出了“以旧换新”补贴以及其它各种刺激手段,企业也是各种营销手段频出,销量是上去了(哨兵观察,身边很多00后的年轻人,都买上车了),但汽车属于是耐用消费品,不是快消品,过去两年透支的消费潜力,终究拖累未来的消费能力。
海外市场方面,过去几年增长很快,但也面临其它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潜在压力;并且,国内越是降价、越是打价格战,在国外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就会越大。
前段时间哨兵分析过,比亚迪为代表的车企,向上游供应商压价10%的消息,就是准备明年继续大打价格战的;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是越来越大。
所以说,明年汽车行业的竞争压力只会更大。
极越汽车这种情况,估计明年还会继续见到……
供给过剩、需求不足,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汽车行业,而是很多行业。
从近期两场大会来看,咱们还是延续了“重视供给端、轻视需求端”的思路。
供给端,为了稳增长,过去几年一直在加码各种投资,投资的结果就是转化为产能,那供给端自然是持续的爆产能。
而在需求端,明年出口面临着贸易战2.0的压力,内需的问题,也是一个难解的长期难题!
外贸方面,有人说,现在跟2018年相比,对美贸易的占比明显减少了,所以不必担心贸易战2.0。
但这只是咱们的策略变了,把产能转移到了海外,或者搞起了转口贸易。
典型的就是前段时间被美国要求加征关税的东南亚光伏行业,就是中国企业把产能转移到了东南亚,生产之后再出口美国。
这在出口上,属于是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但实际上还是中国企业。
外需受到影响之后,国内的企业会怎么办?
他们最擅长的,大概还是价格战……
前几天,第二场大会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
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整治“内卷式”竞争只能是从供给端出手,也就是压缩过剩产能。
目前,光伏行业就是典型,近期不断的传出压缩产能的消息。
那么,过去几年,大量的重复低端产能建设,是不是就浪费了?同时,这些被压缩掉的产能,就业怎么办?
就业受到影响,就会直接影响消费,需求端又更弱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哨兵一直讲,应该从需求端发力,但政策层面一直没有这个意思,那问题恐怕还是继续难解,只能继续熬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