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从“愁容进门”变“笑脸出门”。
“原本是想过来咨询一下,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拖了很久的问题解决了!”在阳城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乔女士激动地说。仅用1天时间,乔女士就拿到了村里拖欠父亲多年的工资。这高效背后,是多个部门联动、多种功能集成的有力支撑。
整合资源“最多跑一地”
近年来,阳城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2021年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县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整合信访、法庭、检察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单位入驻中心,按照“一站受理、多元化解”的思路,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力争把县域打造成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的“终点站”,着力提升了疑难复杂纠纷的化解率。
乔女士的父亲是一名教师,退休后返聘在村办小学代课。2000年离职后,村里累计拖欠了4000元工资,乔女士和父亲索要多次都没有结果,一拖就是20余年。父亲离世后,乔女士就父亲的工资问题到阳城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寻求帮助,可由于时间跨度长,该村涉及跨乡镇两次合并,村情复杂,财务混乱,导致问题迟迟未能解决。为彻底解决乔女士的诉求,该中心接待后,交由人民调解和信访联合化解,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帮乔女士拿到了拖欠父亲20多年的工资。
阳城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负责人介绍说,群众只要到窗口反映诉求,他们首先进行分析研判,属于信访问题的,就会责成相关单位限期办理;对于适宜调解的案件,导入调解程序,由相关的调解工作室针对纠纷的性质,组织各方力量、运用多元化解机制进行攻坚调处,“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让群众从‘愁容进门’变‘笑脸出门’。”
创新工作模式提升调解率
“必须把她的监护人给撤了。”“凭什么撤掉我的监护人,闺女是我的。”……近日,阳城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入驻的阳西法庭审理了一桩特殊的案子。婆婆将儿媳告上了法庭,请求撤销儿媳的监护资格,指定她和老伴为孙女的监护人。婆媳二人在法庭上争执不休。
为了彻底化解她们的积怨,法庭将案件移交给了阳城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进行调解,最后在调解员杨金会的努力下,一场已经进入诉讼阶段的案子,得到了化解。
阳城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运行三年多来,按照“司法局主调、信访协调、法庭兜底、联调联办、共同处置”的原则,创新“1263”工作模式:搭建一个多元解纷平台。前置两个关口:一是法律服务向信访接待前置,在信访接待中心设有律师接访室,每天安排律师接访,释法说理,疏导情绪;二是诉讼力量向调解环节前置,根据调解进度及需要,阳西法庭适时参与调解,把关法律问题,提高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或进入诉讼环节工作质效。完善六项机制,分别为研判分流机制、吹哨报到机制、一卡流转机制、联动调解机制、听证复核机制和考核追究机制。努力实现三个效果,就是将化解纠纷的过程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过程,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平安稳定;将化解纠纷的过程作为学法普法的过程,增强群众法治观念,推进部门依法行政;将化解纠纷的过程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过程,创优营商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
聚合力量“矛盾不上交”
“谢谢!多亏了您,我才能正常开工。”阳城县白桑镇的王师傅满心欢喜地向调解员郭发命道谢着。前段时间,王师傅打算用彩钢瓦封院子,没想到施工刚开始,就遭到了邻居的阻拦,之后在调解员的努力下,王师傅和邻居握手言和,院子的封顶也很快完工。
棘手的矛盾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也有调解去处。据介绍,阳城县在所有乡镇全部建立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同时建成标准化、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此外,阳城县还积极推动重点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成立医疗、交通事故、商事纠纷、物业纠纷、校园纠纷、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17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成了110人的人民调解专家库,吸收法律顾问、基层法律工作者、行政人员等担任调解专家,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参与各领域重大疑难矛盾联合调处。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阳城县探索“调网融合”新模式,将优秀网格员纳入人民调解组织,开展村(社区)品牌调解室建设,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来源:太行日报·晚报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