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24日,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在纽约曼哈顿的公寓中安然去世。
这一消息传开后,吸引了不少记者前来拍照,导致在移灵的过程中秩序有些混乱,警察也不得不开始封锁现场。
究竟为何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呢?原来这位老人的身份很不一般,她就是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
蒋介石去世后,她在美国度过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时光。
宋美龄移居美国长岛
1975年4月,蒋介石在台北去世,台湾当局也由此发生了很大变化。
虽然严家淦在蒋介石逝世的次日,就成为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但是实际的权力却掌握在蒋介石之子蒋经国的手里。
蒋经国肯定要组建自己的“班子”来维护统治。
这样一来,宋美龄这个“前第一夫人”在政府中的地位肯定有所下降。
而宋美龄自己也清楚自己走上政坛的希望比较渺茫。
因此,她试图将自己的外甥孔令侃推上去,让他成为新领导“班子”里的高层,让他成为自己在政坛里的“代言人”。
不过,这一努力最终也失败了。
这个时候,宋美龄已经意识到自己彻底失势了,也成为了那个“多余的人”。
与其这样谨小慎微地生活,还不如换个地方。而她熟悉的美国就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蒋介石去世后,宋美龄就以“赴美就医”的理由离开台湾,前往了美国纽约。
虽然宋美龄已经移居美国,但她对台北的事还是多有挂念。当年,她在台北官邸的布置也按她的要求,始终保持原状。
据宋美龄的随从说:
“蒋夫人,应该始终都没有将纽约当成自己的家。她心里一直有返回台北的打算。”
到了美国以后,宋美龄就长居在纽约长岛的一栋庄园式别墅里,由外甥女孔令仪陪着她,这栋房子也是孔家的产业。
自此,宋美龄在这里度过了二十年的光阴。
这是一栋两层的小楼,四周绿树环绕,环境幽雅。
宋美龄在此居住时,出入十分低调。直至二十年后她搬走,周围的邻居才知其身份。
当然,这栋别墅里经常出没的豪华加长版的林肯轿车还是会给人以遐想:这种派头,一看就知道在这里的居住者肯定是个大人物!
平时,宋美龄在长岛的别墅里深居简出。她喜欢安静,不喜欢人声嘈杂的地方,只有节假日的时候她才会出门。
因为只有节假日,购物中心才会关门。
而只要她出门,就必定要“兴师动众”一番了。
宋美龄经常去当地的一家美发沙龙做头发,每次出行都有两辆汽车护送,周围还跟着数名中国保镖,保护她的安全。
就这样,宋美龄在美国算是安置了下来。
宋美龄在长岛的奢华生活
而随着年龄增长,宋美龄在生活上所需的人手更多了。
到美国的时候,虽然宋美龄已经年近八旬,但是因为她非常重视养生,生活习惯也比较健康,所以身体状况一直不错。
比如老年人经常患的高血压、心脏病等都与她绝缘。但是宋美龄有个治不好的顽疾,那就是皮肤过于敏感,经常会过敏。
到了美国以后,由于环境气候的变化,让她有些不适应,因此皮肤过敏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后来有一次,宋美龄在家中因为行走时,感到皮肤瘙痒不适,在伸手抓挠的时候不慎跌倒,腿部和臀部都受了伤,被送到医院做了手术。
从那以后,宋美龄就需要专门的医生和护士对她进行照顾。
虽然伤势倒不算特别严重,但由于宋美龄年纪太大,因此恢复起来并不容易,有一段时间必须要用轮椅代步。
渐渐地经过调养,她的伤基本痊愈了。医生虽然嘱咐: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尽量使用轮椅,但是宋美龄却不认可这一点。
比起让人推着走,她更喜欢自己走。
宋美龄非常喜爱大自然。在上了年纪以后,呆在室内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但是她每天依然坚持要到户外活动一段时间。
只要天气情况好,宋美龄就会在庭院中散步,欣赏花草树木等等。这个时候,她的心情最为愉悦。
有时候,宋美龄还会到海边去。她说:
“虽然我身在美国,但是心里却忘不了中国。面对着大海,可以让我想起自己的故乡。”
宋美龄到了美国以后,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按照她的随从所说:蒋夫人过的是一般人的家庭生活。
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宋美龄在美国几乎断绝了“官方应酬”。
对于有些台湾高层官员访美时,提出要前来拜访她的请求,宋美龄大多都婉言谢绝了。
一方面,是因为她年纪大了,见客的时间并不多。而那些台湾的官员行程,通常都安排得很满,两边时间对不上。
而另一方面,就是宋美龄本身,也不希望再进行这种无意义的会面。
她心里清楚,自从蒋介石去世以后,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就已经消失了。
现在,她只想平静地过完余生,从此再不涉足政治。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宋美龄在美国很少和客人见面,一般都只有家人和贴身的随从、护士等陪伴她。
而她平时生活很有规律,早晨基本固定时间起床,一日三餐也不曾落下。
在美国居住后,读书读报就成了她最大的爱好。
到纽约以后,宋美龄订阅了很多报刊杂志,比如《纽约时报》、《时代》和《新闻周刊》等。每天早上起床,她都是边用早饭边读报纸的。
宋美龄很重视这件事,因为她觉得,阅读可以让人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让大脑不会过早衰老。
除此之外,读报还能让她及时了解国际形势。
虽然不再涉足政治,但宋美龄对时事非常关心。台湾方面也会定期把主要报刊摘录下来一起寄给她。
生活的规律再加上保持一份平常心,这才是宋美龄得以高寿的秘诀吧。
但是,这样看似岁月静好的生活也是需要高成本的,一般的工薪阶层根本无法想象。
我们知道,在美国是要征收房产税的。而房产税,是根据居住地点的估算价格计算。
孔家在长岛这栋别墅绝对算得上是豪宅了,再加上位于纽约核心地段,居住成本绝对不低。
再加上,随着宋美龄年事已高,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
除了中餐西餐各一名厨师以外,还有两名司机、保镖以及专门处理事项的人员3到4人左右。
这么多人照顾她的生活,所需要的开支是非常大的。
据统计,宋美龄在美国期间每年的花销高达上千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也有将近250万元了。这个生活,比起在美国的绝大多数华人高层都要奢侈太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宋美龄到底是怎么维持这样优渥的生活的呢?
宋美龄的巨额财产
宋美龄出身于豪商之家。
宋家是民国四大家族之一,她的家族从她父亲宋耀如时期就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作为宋家的继承人之一,宋美龄自然继承了大量的遗产,而在和蒋介石联姻后,她的身价更是水涨船高。
作为“前第一夫人”,有无数人上赶着巴结她,各种名贵礼物源源不断送到宋美龄的手上。
再加上亲戚孔家在商业领域势力庞大。他们疯狂敛财,财富迅速扩张。
早在三十年代,就有经济学家对蒋介石夫妇的财产做了个评估,得到的结论是:
他们的资产多达5000万银圆以上。其中,宋美龄的个人资产就达3500万银圆,是蒋介石的两倍以上。
由此可见,中年时期的宋美龄财力就十分雄厚了。
虽然宋美龄长期涉足政坛,但是她毕竟出身商人之家,对于经商之道也非常擅长,她有着很高的投资水平。
做生意的人都知道,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此,宋美龄也将自己的资产分了很多地方储存。
除了不动产和股票以外,她还非常热衷于收集古玩字画。
当然,宋美龄的收藏品中,有很多都是她在当政期间收取的礼物。
七十年代,宋美龄前往美国时,她携带的行李曾由三架专机分三次运送,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古玩字画。
这些收藏品到了美国后,仍在升值。后来,曾有少量宋美龄的收藏品流出,上了拍卖会后,都卖出了不菲的价格。
由此可见,宋美龄的投资眼光的高超。
除了这些原有的资产以外,宋美龄作为“前第一夫人”,一直都有一笔不菲的特殊津贴定期汇入她的账户。
虽然蒋经国上台后,蒋宋美龄及她背后的势力被彻底排出了权力的核心。
但是对于宋美龄本人,蒋经国还是非常照顾的,在待遇上一切如常。这或许也是出于孝心。
据了解蒋介石在去世前,特意交代过自己的儿子要善待宋美龄。
因此,根据蒋经国的指示,宋美龄享有的那些专属陪同人员,都是政府批准的。
1978年5月台湾当局发布了“卸任总统礼遇条例实施办法”,所以,宋美龄在美国用的那些人员,其实都是台湾当局在买单。
当然了,即使没有台湾当局支持,她自己也可以负担得起这笔开销。
对于蒋经国的善意,宋美龄也很感激。
1988年蒋经国去世时,她不顾自己年近九旬,特意返回台北参加他的追悼会。
结果就在追悼会上,宋美龄见到了李登辉,二人进行了一番交谈。
考虑到,宋美龄在美国的人脉和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李登辉决定拉拢她,以实现自己的野心。
李登辉表示,自己不会终止对宋美龄的特别津贴,一切资金都会照旧。
如果宋美龄在经济上有什么新的要求,只要合理他都会批准。
然而,李登辉机关算尽,还是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宋美龄当年确实在美国人脉很广,但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蒋介石逝世后,她也只不过是个有钱的老太太罢了,已经无法影响美国对台湾的态度了。
美国只会着眼于利益,等到李登辉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自然会被抛弃,他想实现自己的野心是不可能的。
而后来,事情的发展也正是这样。
宋美龄曾有大量灰色收入
而宋美龄虽然出身于商人家庭,但她大多是以一个政治家的角色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她的各项事务也是以政治活动为主。
因此,单凭个人理财投资,很难想象她能积累出这样多的财富。
另一方面,虽然有很多人送她礼物,但在宋美龄的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
事实上,宋美龄的手中一直有一笔庞大的蒋家“秘密资金”。
蒋介石领导下的反动政权从未把中国当成自己的祖国,而是借着权力之便疯狂敛财。
就像红楼梦中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一样,蒋介石统治下的四大家族也是盘根错节,同气连枝。
他们像吸血鬼一样,借政权之手积累了数不清的财富,其中不乏大量的钱权交易。
宋美龄的姐夫孔祥熙和兄长宋子文,都曾先后担任过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他们也利用权力之便,中饱私囊,非法攫取了大量财富。
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其盟友国进行经济上的援助,史称“马歇尔计划”。
在这一计划中,当然也有支援国民政府的配额。
本来这些资金应该用于国内重建,结果国民党政府却大肆敛财,各种吃回扣,贪污公款。
这中间自然少不了宋美龄的,有些援助甚至是通过她的关系拉来的。
有一次,蒋介石要对空军进行改组,成立了“航委会”,由宋美龄出任秘书长。
这个“航委会”的职责就是和美国政府谈合作,比如投资建厂或者谈美国飞机的购买合作。
宋美龄就曾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将大部分购买飞机的资金都划入了她的私人名下。
到了1948年,国民党反动派在战场上连连失利,已到穷途末路的宋美龄为了挽救败局,亲自前往美国,希望能争取到一笔援助。
不过,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腐朽已经让美国人很不满意了,明明已经投入了不少的援助,为何还如此的“烂泥扶不上墙”呢?
于是,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让联邦调查局,查明个中缘由。
这一查很快就查出了大问题。
原来,美国对国民党当局的许多援助款项,都被蒋介石当政养的“蛀虫们”给“吃了”,而这些人已经预感到国民党形势不妙,正在大肆转移资产。
其中,四大家族转移到美国的资产就多达20亿以上。在这些资产里,其中约有七亿美元都是出自美国给国民政府提供的援助款。
闹了半天,美国纳税人交的钱全进了国民党人的腰包里,最后又转到美国来投资吃利息。
这下,可把杜鲁门给气坏了,他大骂这些人都是无耻蛀虫。
除了宣布自己绝不会再给国民政府提供一分钱的援助之外,还准备冻结国民党人在美的非法资产。
不过,宋美龄已经提前收到了消息,也及时做了些准备。
她通过请人代持等手段,规避了部分损失,最终被美国冻结的钱并不多。
宋美龄晚年仍热衷于各种投资
而四大家族虽然明面上没落了,但根基还在,他们早早就在美国开始布局了。
虽然,当年杜鲁门总统对他们的资产进行了一次打击,但是并未“伤筋动骨”,他们的钱大多都已经被洗白了。
而这,也成了宋美龄晚年在美国进行投资活动的基础。
宋美龄的外甥孔令杰,在美国人脉很广,消息也灵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此人的头脑非常灵活,他看自己的姨妈非常有钱,而且名气大,影响力也大。
因此,他就去游说宋美龄让她跟着自己一起投资。
孔令杰的胆量非常大。他毅然选择了石油行业,在休斯顿组建了“西方石油开发公司”。
并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开发石油天然气,而前期投入的资金就多达几百万美金。
这种垄断行业是非常暴利的,很多人想投资都没有这个门路。
再加上当时的两伊战争和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国际的油价飞涨。
结果,自然是让宋美龄这笔投资赚得盆满钵满。
除此以外,宋美龄对于股票和债券等投资也有不少,光是这项收益就多于每年的花销了。
到了九十年代,宋美龄已经年近百岁,身体情况一日不如一日了,她已经没有精力去打理自己的资产了。
因此,她基本都交给自己的外甥女孔令仪去操办。
而她本人也是长期住在孔家房子里,生活上的大小事宜也都是孔令仪在处理,宋美龄对她很是信任。
关于生活上的开销,宋美龄也问过一次。当时孔令仪回答说,只靠台湾方面提供的经费就够了。
从此以后,宋美龄就不再关注这个问题了。
后来,在宋美龄去世后,孔令仪宣称她的遗产只有十二万美元。
这明显不是实情,十二万美元怎么可能维持这么奢华的生活呢?连一年都撑不过去。
当然,这并非是说孔令仪侵吞了宋美龄的财产。
对于这种巨富人家,都深刻地明白财不可露白的道理。他们对外公开的资产,其实只是自己的“冰山一角”罢了。
宋美龄人生最后的日子
此前,孔令侃在世之时曾在曼哈顿买了一栋公寓,也多次表示希望宋美龄可以搬进去居住,但都被宋美龄以喧闹为由拒绝了。
直到1995年的时候,宋美龄觉得自己年事已高,需要经常就医,在长岛的别墅内居住不是很方便。
于是她便在外甥女孔令仪的劝说下,搬到了曼哈顿格雷西街10号,度过了她人生中的最后时光。
虽然这栋房子表面上看只是一栋公寓,但是内部却奢华得很,比起别墅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它共有十八个房间,装修豪华,是纽约最顶级的富人区。
而宋美龄虽然因为身体不好搬了家,但是她依旧保持着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和爱好,比如书法和绘画。
她的绘画水平非常高超。
在2000年的时候,103岁的宋美龄还特意出席了一个书画展,其中就有她的作品。
当时的宋美龄虽然老态龙钟,但是风采依旧不减当年。
她戴着硕大的钻石戒指和钻石耳环,微笑着和来客们交谈。
宋美龄一直过着奢华的生活,可她的孤独感是无法用金钱填补的。
由于自己没有孩子,宋美龄和几个外甥、外甥女最是亲近,他们也会经常来看自己的姨妈。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晚辈也先离宋美龄而去了。
亲人离去带来的悲伤,对宋美龄产生了一定的打击,她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有时候还会将人认错。
看到自己的姨妈似乎情况不好,孔令仪提出为她出版一本传记。
但是宋美龄表示了拒绝,她希望自己始终保持低调的形象。
她自己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每天要读圣经并做祈祷,在身体条件还允许的情况下,会定期到附近的教堂做礼拜。
到了晚年,信仰似乎已经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
她在祈祷什么自然无人知晓,或许是在祈祷家人们的平安,又或许是在为自己这些年的错误做忏悔。
但这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她的所作所为,历史将会给予一个公正的评价。
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孤独离世,也没有写下一封遗书,在她的身边只有外甥女孔令仪陪伴。
这位在政坛上叱诧风云的女人,终究还是摆脱不了和普通人一样的命运,在异国他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诚然,她度过了荣华富贵的一生,也有了极大的名望。
但在这背后,多少劳动人民被她以及她背后的资本家吸干了血,在她晚年的奢华生活下,还有无数贫苦大众的血泪。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