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都忌讳谈“死”,但始终无法回避。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与其战战兢兢地担忧生死,不如过好当下的每一天,顺其自然。

作为晚辈,一旦有老人过世,也不要过于折腾,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改变。

老人走了,这家还在,活着的人还要奔赴前程。

以下五件事,在老人过世后的第一个月,一件都不要做,很不吉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盛大的葬礼:本是活人演戏,劳民伤财。

我的一位堂叔,在八十多岁的时候,卧病在床一年多。

这一年多时间里,女儿来探望一两次;儿子长年在外打工,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了儿媳。

儿媳给堂叔送饭,也是有一顿没有一顿,邻居看不过去,还常常给堂叔送好吃的。

堂叔有两个弟弟,不过都在县城安家,极少互相走动。

堂叔过世的时候,两个弟弟就发话了:“要办体面的葬礼,这是喜丧。”

儿子也同意,毕竟他也算村里比较富有的人。

一场葬礼,耗费了七万多。

我算了一笔账。堂叔老年时期,总共都没有花儿女七万块钱。就是卧病在床,也没有人主张送医院做彻底的检查。怎么葬礼上花七万多,就不心疼呢?

很明显,葬礼上的孝道,就是演戏给村里人看的。大家都会说,某某就很孝顺,花多少钱,请多大的戏台,吃喝档次多高。

自古以来,都是厚养薄葬为孝道。不管家庭多富有,盛大的葬礼,都是浪费钱财。如果钱很多,花不完,你可以分给穷人,多做几件好事。

02

华丽的打扮:不遵从孝道,会败坏家风。

《三言两拍》中有一个故事:战国的庄子外出游玩,看到一座新坟。

坟墓旁边,有一个妇人,打扮妖媚,拿着扇子,使劲对着坟墓上的土扇风。

原来,坟墓里是妇人的丈夫。妇人和丈夫约定,等坟土干燥了,妇人才可以改嫁。

庄子叹息一声,然后帮忙扇风。土很快就干了,妇人扬长而去。

诗曰:“早知死后无情义,索把生前恩爱勾。”

尸骨未寒的情况下,家人就彻底忘掉了哀伤,就要各自去飞了。这是不符合礼节的。

从古至今,但凡有老人过世,都要穿“丧服”,以素色,麻布为主。

老人过世一年的时间里,可以脱掉丧服,但也要打扮朴素。这是对老人的持续思念。

我们可以看到,葬礼上,打扮妖媚的人,都很刺眼。甚至会被赶走,很不吉利。

现在,我们在安葬老人后,要迅速投入工作,但是打扮上,仍旧要坚持朴素,多穿素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过分的悲伤:伤害了身体,带来家庭次生灾害。

有的人,在老人过世之后,大哭不停,这就导致身体承受不住。

在魏晋时期,才子阮籍,母亲过世的时候,大哭一次,导致呕血。之后,他停止哭泣,还喝酒吃肉。

有人认为,喝酒吃肉,不符合礼仪,就到朝堂举报。

权臣司马昭说:“他哀伤过度,身体有恙。喝酒吃肉,才能保命啊。”

是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老人过世,就折磨自己。

如果是身体不好,一直脆弱,甚至可以回避葬礼,也不到老家来,避免睹物思人。

我们相信,老人在天之灵,也是希望子孙健健康康的,活得 比以前更好。

老人的葬礼过后,大家停止哭泣,好好工作。慢慢回归到正常,这不是忘记老人的恩情,而是满足了老人的愿望。

04

殉情的冲动:制造诡异的场景,让家庭不得安宁。

在古代,大人物过世,有人殉情,但那都是被动的,不可取。

对于殉情制度,孔子深恶痛绝,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春秋时期,魏国的权臣魏颗,听到父亲说:“我过世后,把妾用来殉情。”

父亲过世后,魏颗没按照父亲的意思去做,而是把妾改嫁了。

这个妾的父亲知道情况后,对魏颗感恩戴德,留下了“结草报恩”的典故。

看清楚了殉情的真相,我们就应该杜绝 类似的情况。

当今社会,没有殉情的制度了,但是很多家庭,一个老人过世,其老伴就承受不住,可能有走极端的情况发生。

作为子孙,要多安慰老人的老伴,多一些陪伴,一起走出哀伤。

要知道,老伴一旦殉情,外人就会看笑话,指指点点,让大家都背负不孝顺、家庭诡异之类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卖老屋田地:丢了祖先的成果,家庭失去根基。

老人过世了,老房子,田地,还留着干嘛?子孙都外出打工了,或者在外地定居了,也没有打算回来。

从经济的角度,马上把房子和田地转让,这是不错的,起码还挽回损失了。但是从长远看,这是把子子孙孙的退路都斩断了。

农村的祖业,是 可以让同村人管理的,根本不要卖掉。以后子孙还可能回来养老。

至于城里的房子,可以卖,但是别急着卖。

过一段时间,家里把房子的归属搞清楚了,免了各种扯皮之后,和和气气地把房子处理,也来得及。

如果有兄弟经济困难,还是把房子给他住好了,也算功德无量,珍惜血脉。

06

清代王夫之说:“死不足忧,所忧者,死而无益于世。”

老人过世不可怕,可怕的是生死没有好处,坏处众多。

每一个人都是世界的过客,但是每一个家都有千秋万载。本着对家庭负责,对子孙教导的原则,是老人过世后第一个月,尽量做吉利的事情。

比方说,简单的葬礼,朴素的打扮,兄弟姐妹合理分配财产,珍惜祖业,健康活下去等。

老人走了,德福还在,大吉大利。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