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元旦当天,苏州的街道蒙上了一层反常的冷寂,没有人挂灯笼,更没有人在街上闲聊,只看见一群又一群,戴着黄色帽子,手持长枪,挎着大步子的士兵,在周围的院墙外游荡。
另外几个女学生推搡着,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她们走到一户人家门口,小心翼翼地敲着门,一个士兵突然调转方向,朝着女学生的方向踱来。
此时门内伸出一只手,女学生被拉拽进去后,院门迅速被关上,动作之流畅,一气呵成。
拉女学生的正是杨荫榆,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女校长,却被大文豪鲁迅先生一顿痛批,在我们的中学教材《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可以找到出处。
因为鲁迅,杨荫榆的名字被大众所熟知,只是这种出名的方式,实在是不值得为人称道,
那么她究竟是不是被冤枉的呢?鲁迅有没有可能出错呢?
01
出生世家,包办婚姻
杨荫榆,出生于1884年,江苏无锡人,她还是著名作家杨绛先生的三姑母。
尽管她出生于书香世家门第,也接受过西方新式教育,但在婚姻上,她依旧不得脱离封建时代的牢笼,在父母的包办之下,17岁时嫁给了一个傻子少爷。
对于丈夫是个涎水的低能儿这件事,杨荫榆是在新婚当夜才知道的,此前一直被蒙在鼓里;她胸中愤怒难平,当丈夫新婚之夜想对她行夫妻之事时,她内心一阵恶心翻涌,直接抓破了傻少爷的脸。
这件事使蒋家老太太对这个儿媳,一肚子怨气,自己的宝贝儿子,自己都舍不得打骂,娶了个媳妇儿,居然还被抓破了脸,婆媳矛盾的种子自此就埋下了根。
想想,一个嫁出去的女儿,别人家的儿媳,在婆家的现状有多难堪。
不和谐的夫妻关系,加上杨荫榆心有不甘,她决心反抗封建的包办婚姻,并“悄无声息”地与丈夫离了婚,这件事在当时的晚清时期,还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但碍于父母的阻挠,杨荫榆的婚姻在名义上一直存续到1906年,才在《女子世界》上刊登了与蒋家少爷离婚的消息。
02
缘起女师大,被迫去职
直到1918年,杨荫榆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成了教育部首次甄选教师赴欧美留学中的一员,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留学归来2年后,就任于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首位校长。
在杨荫榆心里,教书育人一直是她的人生理想,她也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学生们得到最好的教育。
然而,就在她就任不到半年时间,在治学上就出现了尖锐的问题,因女大学生反对杨荫榆治校规则,她直接将国文系预科的三名学生开除了。
而开除几人的理由是,她们没有在规定的开学时间内报到,由此在女师大引发了一场“驱杨运动”,杨荫榆的坏名声,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被传得沸沸扬扬。
实际上,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报到的三名学生,是有足够理由不被开除的:
1、当时江苏军阀齐燮元与浙江军阀卢永祥开战,江浙一带交通受阻,导致学生无法北上;
2、另外三名学生缺课时间,也没有达到女师大校规中规定的:连续缺课三个月,方能令其退学。
她以为只要开除了那几位打头的闹事者,就能够平息学生们对她治学的反抗思潮。
可最后的结果,远远没有杨荫榆想的这么简单,并且在“女师大风潮”问题的处理上,杨荫榆的一系列做法,也将这场学生运动推上了高潮,她被迫辞去校长职务。
1925年5月7日,也就是“国耻纪念日”当天,女师大学生集体动员拒绝杨荫榆主持讲演会,并且不承认她的校长身份。
杨荫榆是怎么处理的呢?
首先,为了整顿学风,杨荫榆得到教育部总长章士钊的支持,在2天后贴出要开除大学生自治会6名职员,其中就包括刘和珍和许广平。
但因为受到学生的抵制,紧接着杨荫榆,又进一步呈请京师警察厅出动警员和打手武装接收女师大,这两件事,将她和学生的矛盾引到了爆炸点,并且引起了公愤。
就连当时北京大学的校长蒋梦麟,都不顾友人胡适的反对,也要与教育部总长章士钊断绝来往,自此与教育部脱离关系。
在这一事件当中,许广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她将此事写在了给鲁迅的信中,而鲁迅是一个妥妥的革命者,自然无法忍受杨荫榆的做法,并且认为她是在给北洋军阀站台。
实际上,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只是因为杨荫榆认为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学习,而不是不着调的天天搞什么运动之类的。
再加上,杨荫榆从小在封建家庭中长大,内心依然有封建思想的残留,她将学校比作家庭,将自己视为家庭中的婆婆,学生们则是一群小媳妇儿,就应该听话照做,才符合她的规矩。
只是她却忽略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的特性,只是故步自封,在处理问题上,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一味地激化矛盾,最后导致无法收场的结局。
尽管如此,杨荫榆依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国人士,她只是不适合担任校长职务,这些却是国人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下,所忽略的重要的一点。
03
一生为教育,最终惨死
杨荫榆离开女师大后,就回到了苏州老家任教,只是因为女师大的事,学生们根本不尊重她,这给她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她只好放弃大学的职务,转而在家中开私学。
抗战爆发,苏州沦陷后,杨荫榆成了女学生们的保护伞,她公然与日本人对抗,
结果死在了敌人的枪下,这个事情在杨绛的作品中,也有详细记录。
正是开头那一幕,几个女大学生躲进杨荫榆家中后,原以为敌军已经走远,却不曾想,一阵紧急的敲门声响起,女学生吓得捂住嘴,害怕自己叫出声来。
杨荫榆镇定自若,将她们安排妥当后,拉扯了下上衣,一脸平静地打开了院门。
毫无疑问,是日军,打头的那个人跟杨荫榆秘密说了几句话,杨荫榆放松了警惕,随后跟着士兵们出了门。
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只能听见他们的脚步声,以及屋檐上落下的雨滴声。
直到杨荫榆上了桥顶,突然一声枪响,紧接着扑通一声,平静的睡眠泛起水花。
屋内的几个女大学生吓得身体一颤,差点叫出声来。
她们没想到,是杨荫榆中枪了,但没死,她拼命地在水里扑腾,想要游到岸边,却被突然回头的士兵,连续几枪,打到了要害。
鲜血染红了桥下的水,水面很快恢复平静,日本士兵才满意地离开了。
而杨荫榆的死因也有迹可循,在这之前,
她曾因为日本士兵公然非礼女学生,而跑到日本司令部,冲着长官一顿指责,因此埋下了祸根。
在杨荫榆学生后来的回忆中,是这样评价她的:
“杨先生在女二师,恰是吾级的级任老师。吾们既佩服杨师的学识、经验,更感觉杨师的和蔼可亲、热心恳切,宛如慈母的态度。后杨师应聘北女师,我级同学哭留无效,一别二十余年”。
在教育事业上,杨荫榆投入了她全部的心血,和百分百的责任心,是一个无可辩驳的教育家。
作为一名中国文人,一个弱女子,杨荫榆不畏强暴面对凶残的日本兵,竟敢孤身入虎穴,大义凛然地斥责敌酋,谴责日军暴行的民族气节,让所有中国人感到由衷敬佩,更值得颂扬。
只是在对于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她的很多举动,却是不合时宜的。
在这一点上,杨荫榆的侄女杨绛先生的评价,相对公允:
“她好像忘了自己是女人,对恋爱和结婚全不在念。她跳出家庭,就一心投身社会,指望有所作为。她留美回国,做了女师大的校长,大约也自信能有所作为。可是她多年在国外埋头苦读,没看见国内的革命潮流;她不能理解当前的时势,她也没看清自己所处的地位。”杨荫榆一直被人误读,也许和她的不合时宜有关。”
这个世界很奇怪,总是遵循着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的规则,而没办法从大的整体方向,来判断和评价一个人,也使得后人没办法真正全面的了解一个人。
我以为,若是站在鲁迅先生的角度,未免太过于片面,很多事情,只有在结合人物的全貌,才能盖棺定论。
对于杨校长的死,确实令人扼腕,谨以此篇文,致敬杨校长,也希望曾经误解过杨校长的人,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杨荫榆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啊!
文章参考资料:
1.杨绛:《回忆我的姑妈》《杨绛文集》第2卷;
2.鲁迅研究月刊2015年第6期31-34:《女师大师生缘何反对杨荫榆——对陆建德先生“回应”的回应》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