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美科技竞争进入热化,各大科技巨头纷纷站队,有的科技巨头选择两边都不得罪,还有的果断地选择美国。

他们的选择背后暗藏什么玄机?又释放出哪些不易被察觉到的信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美芯片大战

拜登对华政策始终摇摆不定,表面上高喊不搞"新冷战",实则暗地里对中国高科技产业步步紧逼,这种口是心非的做法,在他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候,终于完全被暴露出来。

尤其是一纸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禁令,将中美关系推向了新的冰点,这份来势汹汹的禁令,不同于以往的点状打击,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围剿。

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再到上游的原材料和设备,美国试图构建一张密不透风的包围网,这种做法,用"釜底抽薪"来形容也不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禁令的覆盖面之广,令人咋舌,不仅包括了华为、中兴这些耳熟能详的科技巨头,连带它们的供应链企业也难逃厄运。

更有甚者,一些刚刚崭露头角的芯片新秀,也被美国盯上了,这种"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做法,充分暴露了美国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决心。

可贸然切断这些联系,不仅会伤及中国企业,美国本土的科技公司也将遭受重创,这种自伤八百的做法,引发了美国国内不少理性声音的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伟达高层

而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让我们有了与之抗衡的底气,华为麒麟芯片的突破性进展,就是最好的例证,从90纳米到7纳米,再到更先进的制程,中国芯片产业正在快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和企业展现出的战略定力,比如,对稀土等关键原材料的出口管制,就是一记漂亮的回击,这些看似普通的原材料,却是现代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维生素。

只是我们并非与世界脱钩,而是要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网络,于是欧洲、日韩等国的半导体企业,正在重新审视与中国合作的战略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背后离不开我们既要有志气和骨气,更要有静气和底气,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持续发力,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芯片大战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中美双边关系,演变成了一场全球科技产业链的重塑一些国家虽然表面上附和美国的做法,但暗地里却在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关键时候,科技巨头的选择很重要,稍有不慎,失去市场是小事,被挤出全球市场才是大事,于是惠普,戴尔、微软三大科技巨头这段时间的选择背后,各有各的考量在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大科技巨头站队

今年8月份,有关“惠普要把一半个人电脑产能移出中国”的相关报道,让惠普身陷舆论漩涡,他们果断在第一时间出面辟谣。

相比于这些辟谣内容,更值得被注意的事,惠普提到他们正在优化供应链策略,换句话来说就是惠普不会大规模撤离中国,但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均衡地分配生产资源。

这种策略调整,反映出全球科技公司在面对地缘政治风险时的普遍做法,既要维护现有的重要市场,又要分散风险,提高供应链的抗压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于惠普,戴尔的做法圆滑许多,它作为另一家全球知名的电脑制造商,同样面临着市场对其"去中国化"的猜测,早些时候,有传言称戴尔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大幅减少在中国的生产,甚至可能完全停止使用中国制造的芯片。

戴尔对这些传言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既没有直接否认,也没有明确确认,但是,通过公司高层的一系列表态和实际行动,我们可以看出戴尔对中国市场的态度。

更具体的证据来自戴尔在中国的实际投资,2023年3月,戴尔在厦门的工厂完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这是一项长期投资,显示出戴尔对在华业务的信心,还有他们的主要供应商,也公开否认了有他们大规模转移生产的传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中国不仅是戴尔个人电脑的重要市场,也是其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高端产品的关键市场,戴尔在中国这种深度的市场参与和资源投入,使得它难以轻易放弃中国市场。

可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像戴尔这样的跨国公司可能会考虑通过多元化供应链来应对潜在的风险。

而科技巨头微软的处境,和惠普、戴尔都有所不同,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他们在中国的策略似乎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7月有消息称,微软计划关闭在中国的线下授权门店,并将部分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这些举动引发了市场对微软是否正在减少在华业务的猜测。

后续微软当然也是第一时间出面表态,只不过他们的表态过于官方,既没有否认调整的事实,又试图淡化其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总裁史密夫透露,中国市场仅占微软全球收入的很小一部分,这一数据似乎为微软可能减少在华业务提供了一定的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对微软这样的全球科技巨头来说,其战略意义远远超过了当前的收入占比。

那么这三家科技巨头的态度和行动,在中美芯片大战的背景下,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三家科技巨头面临着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却没有完全放弃中国市场,它们的态度反映了短期内,完全"去中国化"既不现实,也不符合这些公司的商业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它们的策略调整,暴露出它们在地缘政治压力和商业利益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它们可能会适度分散生产基地,优化供应链结构,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撤离中国。

在一个更加多元化、更具韧性的全球科技产业链格局中,中国有望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不仅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更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这场没有硝烟的芯片之战,最终的结果可能不是输赢,而是全球科技产业的重构和升级,希望我国也能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涌现出来,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宝贵的力量。